┊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命题人:肖 玮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绾发(guǎn) 香茗(míng) 削肩细腰(xuē) 蓊蓊郁郁(wěng) B.漱盂(shù) 瓦楞(léng) 沸反盈天(fèi) 不落窠臼(kē) C.间或(jiàn) 宫绦(tiáo) 乳臭未干(xiù) 参差不齐(cēn) D.炮烙(pào) 撇捺(nà) 一椽破屋(chuán) 涸辙之鲋(zh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幽僻 寂莫 没精打采 责无旁贷 B.勖勉 袅娜 揠苗助长 婆娑起舞 C.切蹉 弭谤 孜孜求学 开诚布公 D.惦记 凋谢 义愤填赝 销声匿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权夺利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因不满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警方启动代号为“平安春运”的春运安全保卫,对铁道、客运、民航的客流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生车辆、旅客滞留,将增派警力进行疏导。 B.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C.奇幻文学之所以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因为正义战胜邪恶、英雄创造历史的主旋律,正好暗合了人们心灵深处对英雄的呼唤,对正义的渴望。 D.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经历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5.下列对文学名著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对王熙凤描写的笔墨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 B.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具代表的现实主义大师,其代表作《高老头》中的面条商高老头、江洋大盗伏脱冷及穷大学生拉斯蒂涅都个性鲜明。 C.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他也是位“背运”的老人,好不容易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一副鱼骨。 D.祥林嫂自从和柳妈谈了天后,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7.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借着分析文学作品成文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8.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①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②。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③,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④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释】 ①梨园部:戏班。 ②)《鸣凤》:指明传奇《鸣凤记》,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椒山先生:即杨继盛,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 ③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夏言诸人主张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 ④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下句“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迨:等到 B.坐客乃西顾而叹 叹:叹惜 C.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 且:将要 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拜访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表现李伶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 ①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②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③坐客乃西顾而叹 ④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⑤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⑥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大堂会两边的场子演出中,马伶与李伶分别都扮演宰相严嵩角色,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技艺较量,最后马伶大败,遁匿他乡。 B.归来的马伶再次与李伶较量,同样是扮演相国严嵩,而他的登场演出,确实令李伶震惊万分,匍匐在地,自称弟子。 C.马伶去京城相国严嵩门下当仆人,籍此观察相国的言行举止,从而把握人物的特点,这可说是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了。 D.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先败后胜,其成功得益于他能意志坚定地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耐劳,潜心钻研艺术,技艺精益求精。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给下面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选自《世说新语》)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处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①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②全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3)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6)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一千年的村庄 陈应松 ①是谁使大地上布满了村庄?也许,在田野上劳动求食的人,要有个睡觉的地方,于是有了村庄。也许,一些四处乞讨的人,走累了,决定停下来,于是有了村庄。 ②舟车劳顿,千辛万苦,还要走向它。你爱它,或者疏离它,或者怨怼它,再或者,抛弃它,你不可能不走向自己的家乡。你永不回家,你的心,依然顶着漫天风雪,寻找你曾经的家门和稻草铺垫的床榻。你的心即使不能到达,你的梦,你的噩梦,会把你带向故乡的村庄。因为,你虽在富贵繁华处,你的灵魂却依然衣不蔽体,永远在那个村庄寂寞无依地游荡。我很自卑,我来自草莽。可我不会掩饰和逃避。因为我喜欢草窝。 ③夕阳下、烟雨中,它是无比美丽的。到了晚上,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像黑暗漫上来,星星,萤火虫,还加上有一声没一声的牛叫和狗吠。还是狗吠,村庄的歌,永远的恶调,诅咒和警告着世界,宣告它们威严的存在。当我在村庄里呆着,走着,躺着,面对星空大野时,突然感觉自己就会变成一只家禽或是一头牛、一件农具。那些在圈里嚼草反刍的牛,或是墙角那在灯火的盲处泛着汗水之光的犁,都是我们,也是他们——村庄的草籽,村庄的祖宗,村庄的人。那些紧守村庄的,在田野上劳作的,我的乡亲,一个个酷肖与他们亲近与饲养的家畜、摆弄的农具。他们分明就是一头牛、一只羊、一张犁或者一把锄头。 ④我从来没有见过村庄的春天,就犹如没有见过草们发青和抽芽的时候一样。这些村庄,都很老。砖,瓦,池塘,石磙,树,炊烟,河流,鼾声和月光,都苍老,像是存在了一千年。事实上,为什么村庄总是一个个老人,难道它没有过青春?不可以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姑娘?或者,哪怕是一个莽里莽撞的二货楞仔。村庄也许一开始就是老的。因为它叫村庄,所以它才衰老。它的老年斑和凹陷的面颊、青筋暴突的手就是农谚、习俗和耕种的经验。它必须是一个老人,豆蔻年华、轻狂无知、搔首弄姿不配成为村庄。 ⑤面对一个衰老的长者,不说话,只是拉着它的手,用体温交流。因为它从心底里不再愿意说话。或者它根本就不会说话。沉默是村庄的品德。它嘴巴漏风,牙齿脱落,喉咙嘶哑,它喝过传说中的时间的哑水,它是个哑巴。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只有风声模仿着它,穿过无数的小路和巷口,竹篱与窗棂。当雷暴出现的时候,它就趴在泥泞里,披头散发,瑟瑟发抖。在冬天,它更是衣衫褴褛,一任世界欺凌,袒露在天空之下,任风雨雷电疯狂得意地挞笞,一声不吭。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因为苍老,羸弱,傍土而居,不会表达,沉湎于太久的往事? ⑥村庄全是些晒太阳的老人,和磨得越来越旧的农具与房屋。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从我眼前飘过的时候,我看见它们的哀伤,在深深的无言中大美着。说吧,村庄,为什么你一言不发?你灯火低矮,屋顶黯淡。在朝暾中苏醒,在星空下沉睡。 ⑦每一次,往村庄走去的路上,都是百感交集,爱恨交织,拼命从心底里挖出对它依恋的理由。走近一点,亲爱的村庄,我如果哭过,我也不会妥协。我一个草芥般的旅人,一个村庄的衍生物,一颗草籽的后代,有着强大美好的生存力量和趣味,我生命的葳蕤不取决于他人和泥土,取决于我的基因。尽管,亲爱的村庄,你老了,你的门楣不再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你的台阶长出了蓟草和青苔,你的墙土扑扑地往下掉落,獾和鼠成为主人,车辙恶狠狠地砸在道上,破缸、坛坛罐罐随便扔弃,装满了水,养着些蛤蟆和孑孓,一些不该留下的缝隙里会有蛇和蜥蜴。上苍选择永恒,却疏漏了你,你将慢慢随风飘去,化为尘土齑粉。但是,那些与我们生命中的欲望和禁忌紧紧贴在一起的东西,给我们的行为划界的东西,是不会老去和消逝的。 ⑧不要伤心,村庄。我听出来了,你的内心像冬天里莫名从原野上划过的哀鸣,仔细倾听,是风?是树?都不是,是村庄,蜷缩在大地深处的村庄。 ⑨村里的墙又在风雪中訇然倒了一片,就像叶子又落了一层。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就像草叶被虫子啃了。我会在村子里不停地徜徉,让你记住我的身影,哪一天,不要不理会我终将被你拽回的亡灵。当我的心因莫名的颤抖而摇晃的时候,村庄它更像是一蓬草,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 1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主要是以第一人称来抒情,表达了“我”想要撇开自己和村庄的关系,想要脱落村庄,却又怀想它、靠近它等复杂情感。 B.作者没有太刻意地限制文章的结构,而是追求以情感来带动文章的发展,这体现在“我”的村庄的复杂感情上。 C.大量的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频繁的反问和疑问语句,使文章语音瑰丽、优美而飘逸洒脱,富有生活气息和内涵。 D.第④段中“为什么村庄总是一个个老人,难道它没有过青春?不可以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姑娘?”流露出“我”对村庄不美丽的抱怨。 E.第⑦段中“我一个草芥般的旅人,一个村庄的衍生物,一颗草籽的后代”,这一句流露出“我”对村庄的感恩和赞美。 17.作者笔下的“村庄”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8.第⑤段说“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请结合原文谈谈这句话的含义。(4分) 19.作者说:“深山农村的现状对我内心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我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表达了我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忧虑……对我们社会孤儿般的农民给予了椎心泣血的同情与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现实和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不超过30字。(4分)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2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2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表一)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表二)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①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②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 ③ 。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4、D A成分残缺 在“安全保卫”后加“工作”,在“滞留”后加“等问题”;B 表意不明 “那样”是怎样;C语序不当 “对英雄的呼唤”与“ 对正义的渴望”互换位置 5、D (祥林嫂捐门槛后被四婶喝止后颇受打击才如此) 6、D A中“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概念范围表述不当,原文是“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B中“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理解有误,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C中“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理解有误,原文是“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7、C 第②③段从正面阐述,第④段是从反面举例论述 8、A B项过于绝对,原文是“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不是“势必”。C项因果不当,“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不是作者的观点,是当今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D项“如果…就…”是假设关系,说法不正确,原文中“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是条件关系。 9、B 赞叹 10、C ①说梨园名角很多 ⑤说马伶在顾的门下细心揣摩学习 ⑥感叹马伶自己学习技艺 11、C 12、 (1)那些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的男男女女,脚踩脚多得数不清。(定语后置句1分,“问”1分,“错”1分) (2)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判断句1分,无以1分,大意1分) (3)耻于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耻”1分,“去”1分,大意1分) 13、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译文: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学习普通人关注的眼前的事,年少擅长射箭。他到山林,每次打猎收获都很大。他担任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与参佐玩射箭的游戏,魏舒常为他们做统计。后来赶上朋友不够时,就让魏舒凑足人数,魏舒射箭没有不中的,加上举止优雅,差不多穷尽美妙。 14、①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触景生情,也可酌情给分)(2分)的表现手法。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机,可面对这美好景象,诗人却感到忧愁、苦涩。(分析2分) ②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但因春寒料峭而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流离之苦(身世之悲)——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之景也无法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诗人深深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