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45KB
所属分类 高一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7-2 19:16:0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

命题人:陈玉婷 审题人:贾利娟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共30分)

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蓊(wěng)郁  脉(mò)脉   古刹(shà)    猗郁(yī)

B. 会稽(kuài)  修禊(qì) 酣(hān)眠    愀然(qiǎo)

C. 倩(qiàn)影  壬戌(rén)   梵语(fàn)    煤屑(xiè)

D.敛裾(jū)   蕈菌(xùn)  混沌(hún)  流觞(shā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直接了当 临文嗟悼 溯流光 须臾

B. 杯盘狼籍 洗盏更酌 举匏樽 袅娜

C. 放浪形骸 游目聘怀 友麋鹿 嬉游

D. 急不遐择 没精打采 驾扁舟 瞥见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B. 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十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十大罪状”第一位。

C.由于寒假光顾着玩了,我忘记了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开学时面对老师的拷问,我一问三不知,非常羞愧,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D.对那些少不更事的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件小事往往可以折射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让人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因此,不管事情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要认真对待。

B.近日,由江西人导演、全部取景于江西的励志电影《网络妈妈》在全国各地热映,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这部关注网瘾少年的电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 不知是从何时起,报纸、书刊和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D.康师傅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告诉我们,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不是一两次专项整治行动就能奏效的,还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节省能源的路灯

节省能源,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要是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这就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让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假如有这样的一个装置,我们不妨先把它命名为“震动感应器”。它可以安装在路灯的灯箱内,各个装置用一根金属棒与路面相连,当路面受到冲击和压强产生震动时,对应的路灯就会发光,哪里有车辆或行人,哪里的灯就会亮起来,震动停止,灯在一定时间限定内自动熄灭。当然,为了减少装置的安装数量,可以由这样的一个装置控制多盏路灯,装置与装置之间并联连接在一个电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装一个,然后通过导线把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震动感应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属棒就是用来感应路面上有无震动的。当汽车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经过,对路面施加压力,产生震动时,金属棒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几盏路灯闭合开关发亮;车辆和行人继续经过下一路段,下个路段的“震动感应器”同样受到震动刺激也使对应的路灯发亮,依此类推。同时,车辆和行人经过以后的路段的“震动感应器”由于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不再使相应路灯继续发光。但要求这种“震动感应器”灵敏度要高,而且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比如遇到特殊情况,遇到雷电天气或者工厂产生的高分贝声响使空气剧烈震动,也会经过金属棒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误以为震动是由路面传来的,使路灯发光。

只要在有路灯的公路上安装这种“震动感应器”,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供电了,一切工作就交给机器来自动控制。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的情景,熠熠夺目,应接不暇,不也是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吗?在方便交通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的节省了能源。

这种“震动感应器”是为节省能源而设计,希望这种装置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发挥巨大的作用。节省能源可以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5. 下列关于“震动感应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刺激使对应的路灯发亮,当车和行人经过后震动感应器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从而实现节能。

B.震动感应器通过金属棒来感应路面有无震动,当路面上有车或行人时,金属棒就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上。

C.震动感应器各装置之间采用并联电路连接,通过导线把各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路面受到震动时对应路灯就会发光,照亮道路。

D.震动感应器灵敏度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遇到特殊情况,如雷电天气或工厂高分贝声响的震动也能分辨。

6.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路灯的感应器控制与声控原理一样,都是靠震动控制的,因此汽车按喇叭时震动感应器就会受到震动,路灯就会亮。

B.在路灯上安装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C.夜间的路灯因为已经安装了震动感应器,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熠熠夺目,应接不暇,成为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

D.公路上安装了震动感应器,实现了自动化,一切工作就给机器自动完成,就不需要人力来控制供电了。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化城市中安装的震动感应器已经在节约能源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B.节省能源就是不能让能源损失。这样经济才会更好地增长,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C.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这是人类的共识。

D.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节省能源减少开支,促进经济增长,保护自然环境。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④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⑤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⑥,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⑦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

  注释: 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 闾里:乡里。④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⑤ 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⑥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⑦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的原因

C.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使:派遣

D.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9.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B.俯而不答,仰而笑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C.游西山,鹊起于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其家在洛阳 吾其还也

10. 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第Ⅱ卷 (非单项选择题 共120分)

四、(28分)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译: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译:

(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4分)

译:

1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4分)

答:

(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3.名句默写。(10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3)寄蜉蝣于天地, 。

(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5)诵明月之诗, 。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亦足以畅叙幽情。

(7)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 _____。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那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病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象,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在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徙……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有改动)

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这篇抒情散文感情浓郁,脉络分明,以对乡村的眷恋深情将文章逐层推进,使文章布局严谨而又自然。

B.本文的标题形象、凝练,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城市,像一座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纪念着逝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

C.作者在第①段中,连用比喻,把家乡村庄比做“一剂良药”“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把抽象的思乡之情描绘得生动形象。

D.“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作者巧妙地插入广播的播报,结合自身感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顿悟时产生的神圣庄严的感觉。

E.在作者心中,村庄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是一个难舍的人生情结。

15.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4分)

答:

16.阅读第①~④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作者写自己对村庄的思念,为什么在文章第②段写“想念一个人”?(3分)

答:

②作者在第④段为什么要写“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 (3分)

答:

17.作者写道,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联系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为什么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8分)

答:

六、语言运用(10分)

1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4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友谊,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19.《荷塘月色》的写景堪称经典,请借鉴其写法,从“下雪了”,“花开了”,“雨停了”中任选一个话题,写一段景物描写。要求:①使用博喻或通感的修辞手法②侧重景物描写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④100字以内(6分)













































































































































































































100





七、作文(60分)

20.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春天的经典诗句,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春”为题材,写一篇800字的抒情散文。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