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文中加点的字中有四个是通假字,选出下面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归”通“馈” ②“时”通“伺” ③“涂”通“途” ④“知”通“智” ⑤“逝”通“失” ⑥“与”通“欤” 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⑤⑥ 2、选出与“遇诸涂”中的“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投诸渤海之尾B.亮率诸军入祁山C.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D.王尝语庄以好乐,有诸乎 3、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孔子豚 豚:海豚 B.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通“无”,没有 C. 好从事而亟失时 亟:立即,很快 D. 吾将仕矣 仕:做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节自《老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死而不亡者寿 寿:寿命 B. 报怨以德 报:回报 C. 是以圣人犹难之 难:把……当成难事 D. 夫轻诺必寡信 轻:轻易 5、下列句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死而不亡者寿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 图难于其易/师不必贤于弟子 C. 人之生也柔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草木之生也柔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下面关于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体现了他“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作长寿了。 B.老子反对急躁冒进,主张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 C.老子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活这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有生命时是柔弱的,死以后就变得枯槁了。因此,老子主张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两好等处世。修养 D.“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了奉告,希望人们不作为,一切无为胜有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7、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 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 是以帝舜无佚民 是:此,这 D. 岂足多哉 多:称赞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 B. 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 D. 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以撞 9、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为“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颜回的话在政治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的评价东野毕的御术。 C.颜回详尽的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地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御马,还是使民,都要执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御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里原因。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 B.郑伯如晋 如: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12.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1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第二卷 六、15.把四、五段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5分) (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5分) (3)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5分) (4)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5分) 七、16.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3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八、古文填空(20分) 17、填空(每空1分) (1)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2) ,任重而道远。(《论语》) (3)仰之弥高, 。 ,忽焉在后 。(《论语》)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 (6)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7) ,生于毫末; ,起于垒土; ,始于足下。(《老子》) (8)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盂子》) (9)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0)天下之人皆相爱, ,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诈不欺愚。(《墨子》) (11)尚明也者, 。(《韩非之》) 九、18、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说明 本试题是针对高二年级《先秦诸子选读》部分设计。考生应在120分钟内完成该套试题。 本册书旨在通过讲授先秦诸子散文,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试题力图将本册书的学习内容进行全面考察,但试题又并非完全从课本上得来,参照了近几年高考题,目的还是紧盯高考,为本届学生未来着想。 试题共分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部分,第二卷为翻译诗歌欣赏默写及作文部分。全卷共计150分。其中第1至14题为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第15题为翻译题,考查学生对古文的综合运用能力,16题选取了诗经中一篇,与诸子散文时代上相一致,考察诗歌鉴赏能力,因为古诗文鉴赏本来就是一家,放在这里,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先秦的一些文学特点,我觉得比较一致好一些。古文默写是这本书的重点,学习之后不背诵一定文段,何以证明学习的效果。 试题例说:作文部分,不可能让学生写一篇古文,但是,一定要让他们学会思考,思考自己,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同时,也要让孩子有话可说,必须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和社会阅历,因而选取了一个话题作文的底子,要求写成命题作文。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C2、A3、A4、A5、B6、D7、B8、C 9、A10、B11、C12、B13、C14、A (4)学而不思则罔 (5)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6)辩护荣辱之境 (7)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8)俯足以蓄妻子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9)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10)强不执弱 贵不敖贱(11)举贤而任之 18、略 2008~2009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命题双项细目表 题 号 所属题型 考查内容 知识分布 分 值 能力要求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所属题型编号 预计 得分率 难度值 识记 了解 理解 运用 1 选择题 文言通假 每 小 题 3 分 共 42 分 √ 0.9 易 2 虚词 √ 0.8 易 3 实词
√
0.9 易 4 实词
√ 0.6 中 5 虚词
√ 0.6 易 6 理解文意
√ 0.5 难 7 实词
√ 0.8 易 8 虚词
√ 0.7 易 9 理解文意 √ 0.8 易 10 分析推断 √ 0.5 难 11 实词 √ 0.7 易 12 文言句式 √ 0.5 难 13 理解句意 √ 0.6 中 14 分析归纳 √ 0.5 难 15 古文翻译 20分 √ 0.5 难 16 诗词赏析 8分 √ 0.7 易 17 名句默写 20分 √ 0.7 易 18 写作表达 60分 √ 0.7 易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