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上海市闵行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27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4-14 21:48:2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2012-2013学年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卷

(2013年1月)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雨非雨,雪非雪

①在一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什么!你听过这个故事?没错,是史努比写的。这句话是老套中的老套,早在大家喜爱的史努比立志当作家之前,这句话就是小说开头的□词□调。譬如维多利亚时代的畅销小说家布沃里顿,笔下某篇作品的开头就是:“在一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真的是一字不差。

②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作家要让大雨倾盆而下 ⑴ 狂风呼啸而过 ⑵ 教疲惫的旅人在风雨中踽踽独行 ⑶ 让农舍在风雨中飘摇 ⑷

③你可能会说,每个故事有每个故事的背景,而天气正是背景的一部分。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这样的回答还是不够完整,依然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我是这样想的:天气绝对不只是天气,雨也绝对不只是雨。以此类推,冷不只是冷,热不只是热,雪不只是雪,太阳不只是太阳……

④问题来了,雨水有什么特别的吗?自从我们的老祖宗上陆以来,水在我们眼里就一直是感化的力量。洪水定期会发生,摧毁我们的文明,将我们拉回水中。你知道诺亚的故事吧?大雨、洪水、方舟、鸽子、橄榄枝、彩虹。我认为在古人的心中,这则圣经故事最有安定人心的效果,因为上帝在故事的结尾以彩虹跟诺亚立约,保证再也不会让洪水覆灭大地,这听在古人耳里,多么令人欣慰呀。

⑤身为陆生动物,溺死是我们最大的恐惧,水淹万物更是放大我们队溺死的恐惧;因此,雨水会勾起我们古老的回忆,撩拨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基本上,洪水的故事就是人类生存的故事。在劳伦斯的《少女与吉普寨人》中,有一段描写大水冲垮家园的段落,劳伦斯当年下笔时,心里想的一定是诺亚的故事;创世纪那场洪水既是毁灭的凶手,也是新生的源头。

⑥不过,雨水的功用不仅于此。据我推测,在路灯和霓虹灯普及之前,狂风暴雨的夜晚很可能伸手不见五指,在那样的时空下,一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可以创造出迥然不同的氛围。哈代是另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而且是布沃里顿望尘莫及的作家。他写过一篇轻松诙谐的短篇叫《三个陌生人》,内容讲述一名死刑犯(在逃中)、一位刽子手和死刑犯的哥哥,三个人在一位牧羊人家中撞见,引发一连串爆笑的捉拿行动,而这一切就发生在一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

⑦哈代为什么要写这场雨呢?一来是因为情节需要,二来是因为气氛使然,三来则讲求人人平等。首先,如果不是这场大雨,这三个陌生人也不会在这么尴尬的情况下相遇。第二,相对于其他天气状况,雨天显得神秘、朦胧、孤寂。如果觉得下雨不好,起雾当然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凄惨”是很重要的,在下雨和起雾之间,哈代当然会选择让角色愈凄惨愈好,在这方面,雨水傲视群雄。只要飘点雨刮点风,就足以让人冷死在温暖的七月中。第三,下雨使人人平等。不管你代表的是公平正义还是不公不义,雨水总是大公无私地落在所有人的身上。因为下雨,刽子手和死刑犯不得不找地方避雨,两人因此在无形间缔结友谊。

⑧雨水还有什么功能呢?雨水有洁净的功能。雨水矛盾就矛盾在落地之前明明很干净,落地之后却变成满地泥泞。所以,如果你想(象征性地)净化某个角色,就让他从甲处穿过雨中走到乙处。淋了一场雨,他火气也消了,头脑也清醒了,甚至幡然悔悟也不是不可能,你希望他变成怎么样就怎么样,他身上的污点也可借此涤除。相反地,如果他在雨中跌倒了,就会沾得满身泥泞,污水会变得更多。雨水还有复原的功能,主要原因是因为雨水让人联想到春天,次要原因则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不无关联。雨水可以让大地恢复生机,让万物复苏,让世界回春。

⑨雪呢,雪跟雨一样意蕴丰富,但是两者的意象又有不同。雪是荒凉的、沉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同时又好像在招手邀你去玩耍,雪既洁白又污秽(落地隔一阵子之后),既严寒又温暖,随你怎么写就怎么写。史蒂文斯在诗作《雪人》中利用雪来表现抽象、疏离的思想,特别是用来象征“虚无”的概念,正如诗尾所述:“永远无我/不为虚无所动/始能洞见虚无的处所”这真是严寒彻骨的意象。在《死者》的结尾,乔伊斯让主角贾柏瑞顿悟;他在整篇小说中自以为高人一等,然而他的自信却在情节推演中一点一点瓦解,最后,他看着窗外“大雪纷飞,铺满整个爱尔兰岛”,这幅景象宛如当头棒喝,他顿时明白:原来雪和死亡一样,不分贵贱彼此。正如小说美丽的结语所言:“落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⑩往后探讨季节时,一定还会再提到天气。天气的意象太多了,就算写一本书也写不完。现在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好:下次读诗或看小说时,别忘了看一看天气。

1、第①段“□词□调”一次,应填入的两字依次为□和□。(1分)

2、在第②段画线处,依序填入标点符号。(2分)

3、第④段“将我们拉回水中”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布沃里顿之所以成为畅销书作家,在于其作品的开头善于制造悬念。

B诺亚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洪水的恐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哈代在《三个陌生人》中,着重用“雨”来推进凄惨的故事情节。

D史蒂文斯用荒莽、沉闷的“雪人”一项,来隐喻严寒彻骨的冬天。

5、“雨”和“雪”这两个意象,有着相同的内涵,请根据文意加以概况。(4分)

6、请联系学过的课文(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最后一片叶子》等),举例说明 “雨非雨,雪非雪”。(举出一例,具体说明一个方面即可)(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人情似纸 刘心武

①不要续上一个“薄”字。不是那意思。

②把许多复杂的事物归结为一个简单意思的时代已经过去。

③但离开了简单的归结,许多人又不知如何面对复杂。其实,从来都复杂。难道以前不复杂吗?也许,从前无论如何不如今天这般复杂。但细想,从前也复杂。

④提心吊胆地说真话那阵,说了那么多,毋庸提心吊胆便可倾吐真话这阵,却什么也懒得说。

⑤我曾到那间小屋子去看他。其实根本不是一间小屋子。只有门,没有窗,甚至没有透气孔,因此,人进去以后便必须把门敞着。那是个储藏室。空间极狭小。气息极窒闷。但我们交流得很畅快,至少在我这方面是这样想。有的话还得压低嗓门。眼波的流动中也有许多的情谊。但现在他有了二十、三十倍大的空间,许多的门,许多的窗;门紧闭着,窗半开着,"硬件"好,"软件"更棒,我却不去迈进那门槛.他也不来请我迈进那门槛.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只是不再有那么多的情感了.淡了,薄了,甚至弥散了.

⑥据说人情似纸的"纸"现在不是"秀才人情纸半张"的那"纸",而是赵公元帅笔下的那"纸",即通货.由"官本位"向"金本位"转化,值得欢迎.但我更渴望"人本位","情本位".社会的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犹未能指出旧精 神瓦解后应运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先锋则说只需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磐"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

⑦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为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那永恒的东西里就有人情,似纸的人情。纸很薄,却可以写情书,写诗,写温情的句子,写必要的问候,当然还可以画画儿,可以折成一只船,放在小溪里,任其顺细碎的波浪旋转着漂向远方。

⑧转眼一年整了。一年多以前正在美国。记得一年前到纽约的头一天,傍晚时分,曼哈顿万家灯火中,也有了我小小的一盏。在简单而舒适的下榻处,桌上有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温暖的句子。人情似卡片么?我却自去冬以后,再没给留下卡片的人寄去哪怕是一张薄薄的纸。我总埋怨着别人的情在淡在薄在弥散,自己呢?从别人的眼中看我,该也吃了一惊吧,怎么会变成了这样?比以前冷,比以前硬,比以前懒,却比以前更会为自己辩解。

⑨以前的时代,人情或许似醍醐,厚重粘稠?如今是人被纷至沓来的信息和事务碾扁熨平的时代,人情随之也轻薄寡淡了,人更多地依靠内心的支撑而更少希翼心外的扶持。人类进步而人情在萎缩,真的么?

⑩也许是因为现在“移情”的条件好多了,可以移向唱片、电视和电脑,移向在古董和假古董,移向需要每天饲食的猫、鸟、鱼、兔,移向需要浇水剪枝施肥换盆的花草,移向小小的邮票,移向书报,总之可以更彻底地从活生生的人面前移开去。最省事的"雅移"法是寄情山水,最省事的"俗移"法则是坐到打开的电视机前剥食着花生米不分好赖地一直看到荧屏上现出"再见"的字样.

11但心中仍不免时时逸出一丝两丝一缕几缕一片几片的活生生的人的沟通欲望,化为思念,化为莫可名状的思绪,最后可能就拽过一张纸来,想在上面写一些情,一些别人可能并不呼应并不需要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

12当我从淡薄中想起人家时,人家或许正在从残存的印象中摆脱出去而正在忘却我。曼哈顿的灯火呵,哪一盏下面尚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

第①段加点词“薄”,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第⑥段作者以两个“据说”展开论述,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阐析第⑦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第⑧段写道“桌上有小小的花瓶,小小的花束,还有小小的卡片”,在后文中与此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加以摘录并说明理由。(4分)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6分)

A.首句开门见山,点出本文的题旨在于批判“人情似纸薄”的现象。

B.第⑤段通过叙述“他”前后的变化,阐明如今“说真话”的不易。

C.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一一反衬中使主旨得以凸显。

D.作者在⑩段提及“移情”,是主张人应“更多地依靠内心的支撑”。

E.整散结合、多用长句、善用借代和反问,是本文语言的鲜明特色。

F.“纸”在文中具有多义性,既指小小卡片,又指轻薄寡淡的人情。

全文以“曼哈顿的灯火啊,哪一盏下面尚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一句作结,这样结尾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请加以评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7)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夜到渔家

唐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从诗中“江中”、“柴扉”、“竹深”等词,可见“渔家”的偏僻和□□。(1分)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全诗主要写夜宿渔家之前的经过和见闻,语言晓畅,意境清远。

B.潮水涨到了屋舍,月上中天,“行客”久候的“主人”仍未归来。

C.尾联借蓑衣吹动,勾勒了一玮独钓寒江、出没烟波的渔人形象。

D.诗中写了两个人,“行客”是实写,而渔家的“主人”则是虚写。

结合全诗意境,展开合理想象,就行客“欲投宿”时的心理活动,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彭渊材初见范文正公①画像,惊喜再拜。前磬折②称:“新昌布衣彭几,幸获拜谒。”既罢,熟视曰:“有奇德者,必有奇形。”乃引镜自照,又捋其须曰:“大略似之矣,但只无耳毫数茎耳。年大,当十相具足也!”又至庐山太平观,见狄梁公③像,眉目入鬓,又前再拜,赞曰:“有宋进士彭几谨拜谒。”又熟视久之,呼刀镊者,使剃其眉毛,令做卓枝入鬓之状。

家人辈望见惊笑。渊材怒曰:“何笑!吾前见范文正公,恨无耳毫;今见狄梁公,不敢不剃眉。何笑之乎?耳毫未至,天也。剃眉,人也。君子修人事以应天,奈何儿女子以为笑乎?吾每欲行古道,而不见知于人。所谓伤古人之不见,嗟吾道之难行也。”

[注] 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② 磬折:形容毕恭毕敬。③狄梁公:即狄仁杰。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熟视曰( ) (2)乃引镜自照 ( )

(3)当十相具足也( ) (4)奈何儿女子以为笑乎(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奇德者 B.君子修人事以应天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而不见知于人 D.所谓伤古人之不见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呼刀镊者,使剃其眉毛。

(2)吾每欲行古道,而不见知于人。

彭渊材“剃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用两个成语概括彭渊材的性格特点:□□□□,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谷屡登,四方无事。道曰:“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历井陉之险,臣忧马蹶,执辔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上深以为然。

上又问道:“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唯农家为然。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语虽鄙俚,曲尽田家之情状。农于四民①之中最为勤苦,人主不可不知也。”上悦,命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

【注】①四民:即士、农、工、商。

22.首句中的“年谷屡登”,意思是 。(1分)

23.冯道说“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这句中的“是”具体是指 。(3分)

24.对文中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话虽然粗俗浅白,却间接地道尽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B话虽然粗鄙了些,但巧妙地描摹了农家的田园生活。

C话即便有些粗俗,却隐隐地传唱出农民真实的心声。

D.话即便说得鄙陋,仍然道尽了农民田园耕种的辛劳。

25.从文中看,“农于四民之中最为勤苦”,主要表现在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6联系文章,简要评价冯道的语言艺术。(3分)

二 写作 70分

27.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影片,上映后几乎收获零差评——它便是近期热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影片广受赞誉的背后,有这样一些数据尤其值得我们品味: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整整花费了近4年时间;为了说服投资方,导演李安花了一年的时间,亲自将海上70分钟的漂流过程画成卡通;参与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超过14000名,累计工作时间超过600000小时。

闵行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参考答案

一、阅读 (一)( 16 分) 1 . ( 1 分)陈滥(写错一字不得分) 2 . ( 2 分)( 1 )、(2 ) , ( 3 ) , ( 4 ) ? 3 . ( 2 分)人类灭亡(或人类倒退回野蛮原始的时代,或摧毁人类的文明) 4 . ( 2 分)B 5 . ( 4 分)内涵① :无论是“雨”还是“雪”,所代表的都是公正与无私:在下雨或者下雪时,无论高低贵贱都是平等的。内涵② :无论是“雨”还是“雪”,都涤除了人性中的污浊与黑暗:雨水有洁净的功能,雪的洁白也会让污秽在它面前无所遁形。或“雨”和“雪”既是洁净的,又是污秽的。(评分要点:内涵各1 分,理由陈述各1 分) 6 . ( 5 分)提示:“雨非雨,雪非雪,' , “雨”和“雪”绝对不仅仅是客观的自然现象,相反是神秘、朦胧、飘渺的,因而可以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和丰富的意象解读。正如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一样飘渺朦胧,意涵丰富。另外,“雨”、“雪”的描写,还有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象征等作用。答题时注意摘取原文信息,进行充分说明口选取其中一点进行论述即可。 要点:摘取原文中关于“雨非雨”或者“雪非雪”的信息1 分;举例说明中能够扣住所筛选的信息要点进行正确的阐析3 分,语言表达1 分。 示例1 : “雪”不仅是自然现象,同时它的“严寒又温暖,随你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让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解读:例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中的风雪不仅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而且“风雪的严寒”与“陆虞侯等人的密谋陷害”相呼应,当林冲无意中听到杀人计划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天气的寒冷,还有忍辱含垢、苟且偷生希望的彻底破灭,深人骨髓的寒意终于让他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在这里,风雪的严寒让我们对林冲的性格有了丰富的解读。 示例2 : “雨水可以让大地恢复生机,让万物复苏”,人也如此,《 最后一片叶子》 中琼珊在疾病的困扰中丧失了生存的信念,而凄风苦雨之夜贝尔曼用生命画下的最后一片叶子让琼珊有了生存下去的热望,从一撅不振、沮丧绝望中恢复了生机,从而走向新生。“雨水还有复原的功能”大致在此吧。示例3 :雨或雪的描写不只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还可以营造迥然不同的氛围。如《 诗经· 采薇》 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雪”,将抒情主人公对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以及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匾乏、又饥又渴的生活困境和对父母妻擎的担忧等忧伤情绪,全在这“雪”中得以充分的感悟和表现。 (二)《 22 分) 7 . ( 2 分)人情的轻薄寡淡(或真情的缺失、疏离) 8 . ( 3 分)表达作者对当今“金本位”的人情现象和“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说法的否定或者不认同;同时也为了引出自己对重建真情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渴望与憧憬,在对比中凸显作者的主旨和思想情感。要点:“否定与不认同”;两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对比的手法以及意义。(答到一点得2 分,答到两点得3 分) 示例:连用三个“据说”,寓强烈的否定讽刺于委婉含蓄的表述中,强调突出了作者对从菲薄的赠品到靠金钱维系人际关系的现状的一种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沦丧,对人情的淡薄感到惋J 借,呼吁人们找回人间真情。 9 . ( 3 分)运用整散句结合(排比)的手法,强调薄薄的纸片却可以传递温情与问候,抒发了作者对当下社会中人情寡淡的忧虑以及重建真情的理想社会的期待,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感人,(要点:整散结合/排比1 分;内容概括1 分;效果1 分) 10 . ( 4 分)句子:2 分;理由:2 分 示例1 :句子“最后可能就拽过一张纸来,想在上面写一些情,一些别人可能并不呼应并不需要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 … 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理由:这句中的“一张纸”、“一些情气“一些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与第⑧ 段中连用的三个“小小”相照应,强调了纸片虽微不足道、虽不起眼,但人有时就是需要有这样微小的载体存在,来寄托自己的思绪与情感,抒发自己的感念与期待。卡片虽小,纸片虽薄,但仍有它存在的价值,那就是:传递真情。情谊虽淡,人情虽薄,但仍渴望表达,因为:人心需要沟通。 示例2 : “可以移向唱片,移向真古董和假古董,移向需要每天饲食的猫、鸟、鱼、兔,移向需要浇水剪枝施肥换盆的花草,移向小小的邮票,移向书报。”理由:全文在对比中反映了当下人情寡淡疏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充满温馨与真诚的真情社会的憧憬与期待。第⑧ 段中下榻处的花瓶、花束、卡片虽然轻薄,却负载了深厚的情谊,恰是作者理想中的真情社会的呈现;而第⑩ 段中人们将情感“转移”到冰冷虚幻的事物中去,内心的孤独和闭锁正是“人情萎缩”的当下社会现象。前后遥相呼应,对比鲜明,从而凸显了本文的主旨。 11 . ( 6 分)CE (答对一项给3 分) 12 , ( 4 分)特点:抒情式的结尾,问句作结,绵长的思念与期待(2 分)

相关资源:
·上海市长宁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虹口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松江二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崇明县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2013蓟县一模】天津市蓟县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
·2013届吉林省高三复习质量监测语文
·辽宁省大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2013届高三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