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48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2-28 10:29:1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本日下载:0 本周:2 本月:0 总计:37
简介:

台州中学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统练试题

高三 语文

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露lù 露营 露骨 露面 藏头露尾 B.校jiào 校勘 校正 校对 校点古籍

C.行xíng 行时 行文 行款 行若无事 D.弹tán 弹射 弹弓 弹压 弹冠相庆

2.下列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这个人失去双手,正用嘴衔着毛笔在地上写字。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由于写字用力大,他的脸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滴下。他每写完一个字,就醮些墨接着写。

B.山壑间流水拍打着裸露的岩石,腾起的水雾在沟壑间弥漫,水声振耳欲聋。石阶或缓或陡,或直或曲,看着台阶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C.拿铁是意大利浓缩咖啡与牛奶的经典混合,意大利人很喜欢把它作为早餐的饮料。意大利人早晨的厨房里,照得到阳光的炉子上通常会同时煮着咖啡和牛奶。

D.虽说他们想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但每个人都必须和他人共同消耗大地蕴育的一切。春争花红,夏争凉;秋争稻香,冬争暖。我们都要在这纷争中生活。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在去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又决定在较为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全面取消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老百姓对此评头品足,十分欢迎。

C.余秋雨在各个领域都能干得风生水起,随着上海徐家汇本月23日完成发行申购,作为徐家汇第十大股东,他身价暴增,已经成为“准亿万富翁”。

D.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为国家多作贡献。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西湖周边建筑的“限高”标准屡被突破的真正动因,是“高点观湖”的利益驱动所致,开发商和相关部门看重的是高成本投入所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B.27日,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继续喷发;自26日该火山开始喷发以来,高达600摄氏度的火山灰导致附近村中的很多人活活烧死。

C.当今时代,名著还是要认真去读的,但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是个关键,否则选择不当,不但影响读书的效果,还会耽误宝贵的时光。

D.明清的富贵权要和发达了的文人名士,将先秦时代哲人们对生命本义的发现转化为享受生命的实践,并做到了生活地域、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高度融合。

5.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简明、得体的一项是(2分)( )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取材于《韩非子·十过》)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欲适君之故 适:迎合

B.少欲则能临其众 临:面对

C.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 与:任用

D.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 馁:饥饿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君其用之 其可怪也欤

B.刚则犯民以暴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夫易牙为君主味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多信则能亲邻国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齐国离卫国并不太远,卫公子开方却十五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如此无情无义,管仲认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B.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并作为菜肴献给齐桓公。管仲提醒齐桓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会爱别人呢?

C.管仲向齐桓公推荐隰朋,认为他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诚实守信,是个贤臣。齐桓公深表赞同,最终采用他的建议。

D.管仲死后仅三年,竖刁便伺机联合易牙、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们造反,结果把齐桓公活活饿死,以至于死了三个月也没人去收尸。

9.给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断句。(3分)

其 为 人 也 坚 中 而 廉 外 少 欲 而 多 信 夫 坚 中 则 足 以 为 表 廉 外 则 可以 大 任 少 欲 则 能 临 其 众 多 信 则 能 亲 邻 国。

10.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3分)

译文:

(2)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5分)

古戍①

刘基②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③。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释:①古戍(shù):古老的戍楼。②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③笳:一种管乐器,古代流行于塞北及西域一带;号角。

11.首联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试作分析。(3分)

12.尾联景物描写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古诗文默写。(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论语》)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

王勃《滕王阁序》

(3)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4—15题。(5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11.22)

一名华裔妈妈蔡美儿倡导的“华人家庭教育”——以严苛辛辣的教育让孩子成才,在全球引起激烈讨论。紧接着上海的教育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先生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这似乎又代表了另一种教育的成功。前有“虎妈”,后有“猫爸”,究竟哪种中国式家教更好?(节选自报载文章《虎妈妈PK猫爸爸》)

从“甲文”看出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反映出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

15.结合“甲文”的内容,试解答“乙文”提出的问题,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

太阳梦 晓浩

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

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米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种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16.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

17.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

现实与梦的交织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请指出其具体表现。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

19.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2分)

材料一:为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一学校不允许学生留长发,老师甚至校长在门口站岗,一发现不规范的,就用剪刀剪掉,一时间不少学生为飘落的头发伤心哭泣;佛山一所中学要求女生不得留长发,否则不得进学校。

材料二:厦门某学校在全校集会时,校长发布新规——凡是期末各科成绩进入年级段前20名的学生都允许漂染头发。全校哗然的同时,染发的学生都乖乖地“返彩归黑”。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不会漂染头发,而他们也禁不起舆论压力。因为同学看到了会说,“几日不见,学业大长,进入年段前20名,可喜可贺啊!”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0.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分)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知道你能做什么,甚至在做之前,连你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个能力。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拟题目,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台州中学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统练答题卷

高三 语文

一、二、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24分)

(一)(9分)

9.(3分)

其 为 人 也 坚 中 而 廉 外 少 欲 而 多 信 夫 坚 中 则 足 以 为 表 廉 外 则 可以 大 任 少 欲 则 能 临 其 众 多 信 则 能 亲 邻 国。

10.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5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分)

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5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4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6分)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台州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答案

1.B(A项“露面”的“露”读lòu,C项“行款”的“行”读háng,D项“弹弓”的“弹”读dàn)

2.C (A.【醮—蘸】B.【振—震】D.【蕴—孕】)

3.C(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的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能混同于“不绝于耳”,此处望文生义。B“评头品足”比喻在细节上过分挑剔;褒贬误。D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比喻正当壮年。不能修饰“时代”,对象误。)

4.D(A句式杂糅;B“很多人”后面加上“被”;C“否则选择不当”改为“如果选择不当”或去掉“否则”)

5.C (A项主要错在“及时联系鄙人”,“及时联系”表达不得体,“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合适,可改成“本人”。B项主要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另外“谢谢哟”不够庄重。D项主要错在“高抬贵手”不合语境,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6.B [临:治理,管理。]

7.B [B项两个“以”都作介词,可译为“用”。A项前句“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为“希望”;后句“其”表感叹语气。C项前句“为”作介词,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2月)高三语文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五区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14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ゆ慨鎰偓妤呮儗閸喆浜滈柕澶涚到閸欏﹤鈹戦悩鍨毄濠殿喕鍗冲畷瑙勭附閸撳弶鏅╅梺鍦濠㈡ḿ绮婚鐐寸叆闁绘洖鍊圭€氾拷05030710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