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4级2013至2014学年下第四周练习题 周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咀嚼/细嚼慢咽?? 媲美/睥睨?? 浅陋/流水渐渐?? 露面/风餐露宿 B.水泵/蚌壳??? 伺候/伺机而动?? 恫吓/杀鸡吓猴?? 属意/终成眷属 C.狭隘/溢于言表?? 歼灭/阡陌交通?? 肄业/防疫?? 谄媚/陷害忠良 D.绿林好汉/戮力同心?捐献/狷介之士?? 皈依/阪上走丸?? 棱角/绫罗绸缎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诀窍 引伸 度假村 仗义直言??? B.恰谈 落寞 拌脚石 好高骛远 C.哂笑 平添 文身 备道兼程??? D.辍学 冒然 荧火虫 一蹋糊涂 2.C (A.引申、仗义执言B.绊脚石、洽谈C.倍道兼程D.贸然、萤火虫、一塌糊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面对“义而致富,仁而致富”,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C.“和郭导pk身高吧,比郭导短的童鞋们可以半价观看《小时代》哦!”上海一家电影院推出的这一活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而郭敬明对此却不以为然。 D.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朝着形成战斗力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西方多家主流媒体关于此事都作了很详细的报道。 3、B (选项B“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清贫的读书生活,此处合乎语境;选项A“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属于语义内涵不明中的望文生义;选项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此处应为“不以为意”;选项D关于: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用在主语前面,作状语。应将“关于此事”调至“西方多家主流媒体”前;或将“关于”改为“对于”。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部分舆论看来,本属于全民娱乐、全民福利的春晚,用广告践踏公众眼球,给公众添堵,使春晚这台公共节目丧失了“公共性”,挑战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职业操守。 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在《中国好声音》中,华少在一分钟内念完几页的赞助商名单,因为超快语速而被称为“中国好舌头”,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4、D (A项“春晚……用……使春晚”句式杂糅。B项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C项搭配不当,“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华少”。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 叶匡政 在台湾新儒家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这个观点,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角。 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性对生活的一种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按照这一定义,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他认为,要辨别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就必须从中国文化对价值根源问题的回答入手。徐复观的观点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指出这个价值根源是来自人生命的本身——人的‘心’。”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的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价值的根源,所以中国文化显示出由外向内的性格,它的很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 儒家文化中最早论及“心”的是孟子。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是一个人价值判断的来源,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这一哲学判断,使得中国文化将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实到了“心”上。徐复观认为,这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照亮了人的混沌生命,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方向和主宰,也成为所有中国人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一提到“心”的文化,很多人便认为中国文化是唯心论的,这在徐复观看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心”,与唯心论完全无关。中国“心的文化”,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荀子在《解蔽篇》对心有一个解释:“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也就是说,心只有在静、虚与未被遮蔽的状态中,才能对外界进行认知,同样心在作认知活动时,也自然会静下来。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这种虚而静明的心体,也成就了一种艺术的心灵 。他认为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 徐复观还把“心的文化”看做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程颢说过一句话“只心便是天”,就是把由知识所获得的内在经验,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之中。这是种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徐复观认为,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他认为,中国文化一直有这样的力量,就是把原始宗教转化为伟大的道德精神,把无法证知的神转化为内在人生命之中的道德主体,这才是人类宗教最高、最后的形态。 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这种独特理解,为我们认知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世界当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天然自足。“心的文化”的背后,彰显的其实是一种既有尊严也有个性的自由人格。因为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内心,开辟出一个自在而自足的世界时,自然会少了许多外在的争斗。徐复观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有一颗完全自足的心。 (来源自《河北青年报》) 5.下列关于“心的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心的文化”不同于“主观”,是一种可感的存在,其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 B.“心的文化”是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他认为,“心的文化”突显了一种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由人格。 C.“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的价值根源来自人生命的本身,来自人的内心。 D.“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具有由内向外的性格,并且许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这一 基本特性。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3分) A.文中列举荀子《解蔽篇》中对心的解释和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的观点。 B.徐复观认为,程颢说的“只心便是天”,就是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 C.文中引用儒家代表孟子论及“心”的一段话,意在说明“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 D.在徐复观看来,“仁义礼智信”这一哲学判断,把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到了“心”上,使中国人有了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在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被人误认为是唯心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它应该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 B.“心的文化” 没有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文化价值的根源,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C.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其核心即价值,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 D.中国文化应该是一种和平文化,因为“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之中,使人真正实现天然自足。 周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小题。 答茅鹿门知县书 唐顺之 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熟阅鹿门的文章和鹿门与人论述文章的书信,觉得其中所言主张和方法,不少地方与鄙意十分契合。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不同,它日当自能融解消释,在此不待赘言。 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吾岂欺鹿门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杀,以文字绝不足为也;盖谓学者先务,有源委本末之别耳。文莫犹人,躬行未得,此一段公案,姑不敢论,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与此。 鹿门看到我的,恐怕是过去的我,而没有看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我吧?我难道是欺骗你鹿门的人吗!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而是说学者的当务之急,有本末主次的分别罢了。我的文章不如别人,实践中也没有满意的收获,这样一个有纠纷的问题,在此暂且不敢置论,现只从文章家的角度谈谈。虽然文章的规矩布置,正变转折,自有专门的师承法则;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 现在有这样两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所谓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见识的人,即使没有持纸笔苦思冥想,学做文章,只是直抒胸臆,随手写出,如写家信,虽然时有粗疏,然而决没有世间的俗气和迂腐寒酸的味道,便是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绝好文字;另一人却还是世尘中人,他虽然专门钻研学写文章,对文章的规矩布置,则尽其所能,然而翻来覆去,终不过是这么几句老妇人的舌上常语,要寻求其中所谓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的见识,是绝对没有的,这样文章虽然工整,却仍不免是格调低下的。这是文章的本色问题。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即以诗为例,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的声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随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卑下的本色。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皆有本色。虽其为术也驳,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焉,而其言遂不泯于世。 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秦汉以前,儒家学者有儒家的本色,至于像老庄家有老庄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的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有自己的本色。虽然他们奉行的学术很驳杂,然而无不都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独特的见识。因此老庄一派学者必然不愿因袭、套用儒家的学说,纵横家必定不愿借用墨家的谈论,而是各自依据自己的本色相互争论,发为言论。他们所说的,都是他们的本色。因此其中凝聚着他们思想精华的光彩,而他们的学说于是能不灭于世。(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明代散文家、藏书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 殆:恐怕 B.文莫犹人,躬行未得 躬:亲自 C.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 师:师承 D.何则?其本色卑也 卑:卑微 8、D ,卑:卑劣,低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学为文章/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 B.其一人心地超然/虽其为术也驳 C.吾岂欺鹿门者哉/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 D.以文字绝不足为也/是以精光注焉 9、C,……的人。A.写,做/沦为,成为;B.其中/他;D.以为,认为/因为 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B.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C.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D.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写给茅坤的一封信,信中作者畅谈了不要求人讲究文字,文字不值得研求。 B.作者认为,为文要有“精神命脉骨髓”,即有“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C.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今古只眼人” 与“尘中人”进行了对比评价。 D.本文活泼自然,通俗生动,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理论的实践。 11、A.原文是“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 12.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与此。(4分) ①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非,1分;者,1分;此,1分;句意1分) ②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3分) ②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且,1分;岂,1分;句式1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为文”主张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2)①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②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③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 周三: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1)简析上片“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句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3分) 【答案】(1)拟人。(1分)“恋”字赋予落花以深情。暮春时节,花瓣凋零而不忍辞树,留恋芳时。(1分)花离树之愁,表达了惜春之感。(1分) (2)据说朱服往往乘醉大言:“你曾见我‘而今乐事他年泪’否?”表现出对此句自负之极。试分析该句的含义。(4分) (2)此句一语两意,乐中兴感。(1分)既写出作者今日东城买醉,赏花观景,得到暂时快慰,又写想到他年将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反成为兴悲下泪之由。(2)在意念的推移往复中,显示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常使人有哀乐不同之感,耐人寻味。(1分) 附【赏析】 这首词风格俊丽,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原题为“春词”。 开头两句“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正是“绿暗红稀”,春天快要悄然归去了。次三句:“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个俊美的佳句。“湿花”应上“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春天将去的时候,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愁,这“愁无比”三字,尽言二愁。如此深愁,既难排遣,故而词人将它连同春天一道付与了东流的逝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感叹春来春去,虽然是自然界的常态,然而美人有迟暮之思,志士有未遇之感,这九十日的春光,也极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即使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是留她不住的。词句中的金龟指所佩的玩饰,唐代诗人贺知章,曾经解过金龟换酒以酬李白,成为往昔文坛上的佳话。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极意把酒留春。“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虽然留她不住,也要借酒浇愁,拚上一醉,以换取暂时的欢乐。“寄语”一句,谓向酒肆索酒。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乐中兴感。 这首词袭用传统作词法:上片写景,下片写情。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意化两,示遣愁不尽,无限感伤。作者亦自以“而今”句为得意之笔。 14.补写出下列名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臣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4)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蹑足行伍之间, 。(贾谊《过秦论》) (8)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14(1)佛狸祠下(2)驽马十驾(3)生当陨首(4)吟鞭东指即天涯(5)樯橹灰飞烟灭(6)伤心秦汉经行处(7)而倔起阡陌之中(8)举匏樽以相属 周四: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①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③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混了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④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中。 ⑤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⑥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⑦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⑧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⑨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初启悟不是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自于一名歌伎。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一首献给王巩:“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看,东坡自中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当年近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⑩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定是噪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因而主动远离赌场,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心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 “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 (摘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15、文中说“心安处”就是精神的故乡,对作者说,自己的“心安处”又在哪里?(4分) 【答案】有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之中;(2分)城市中唯我独尊的书房、能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与知己的倾心交流。(2分) 16.、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6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人格化,既表现出风儿轻柔的特点,又侧面表现出长辈们所讲故事引人入胜;(2分)运用一系列动词“躺”“看”“听”“叼”“讲”等,将夏夜在老家乘凉时其乐融融的场景描写得生动具体;(2分)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朗朗上口,给人美感。(2分) 17、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案】照应题目,点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历;(1分)呼应文章结尾,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丰富内涵,强化题旨,申明“心安”就是“泊然无所芥蒂”,强调人不能没有精神故乡和“心安”的重要性。(2分) 18、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7分) 【答案】节制人的欲望,抵制浮华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2分)身处逆境而“泊然无所芥蒂”,面对自生活的挫折、打击要有一种淡然的心态。(2分)应在学习和事业上有恒定的目标和追求,有健康的精神寄托;应真诚地与人交流,坦然地看待人生和社会。(联系自身实际谈3分) (联系自身实际谈其他求得心安的方法也可以。) 周五: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