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52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3-18 11:08:5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平桥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出题人:陈肖盈 审题人:夏晓锋 2013.9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泥墙/泥古不化  稍息/稍纵即逝  熏陶/煤气熏人?

B.?频数/数典忘祖  攒钱/人头攒动  为难/为虎作伥?

C. 横财/横征暴敛 龃龉/踽踽独行 劲头/疾风劲草?

D.?乘机/千乘之国  蹊跷/独辟蹊径  犄角/掎角之势?[来源:学。科。网Z。X。X。K]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天一阁藏书之丰富蜚声学术界,阁中明代的典籍较多,并会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碑帖,其中著名的是北宋的拓本。

B.李双江曾经在医院看望被儿子李天一殴打的夫妇时,深深地掬躬说:“一定会给个说法,不会放纵自己孩子犯的错。”时隔一年,又爆出李天一轮奸事件,不知这回李双江又将给出怎样的“说法”。

C.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D.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理,发人深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2012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当先,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C.经过多轮角逐,奥巴马最终战胜共和党人罗姆尼继任美国总统。

D.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传开,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等电商连夜打起营销大战,将其作品炒作到一书难求的地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3年多,活泼可爱的形象,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②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

③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④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⑤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④⑤

6.如果你是一名有责任感的记者,针对下面的“官方说明”,会提出哪些质疑?请分条列出。(4分)

黄浦江死猪奇幻漂流,上海滩各方紧急打捞!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引起了上海市民的恐慌,大家担心饮用水遭到污染,甚至引发更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官方在第一时间作了说明:这些死猪多为小猪、幼猪;是在春天被冻死的;上海几个饮用水监测口监测没有发现异常,表明水质正常,市民尽可放心饮用;即便有些死猪被检测出有病毒,专家介绍称此病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 ??? 。

7.下面是对上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5分)

类? 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70年代

155.5厘米

41.3公斤

99.04



80年代

158.6厘米

42.1公斤

97.37



90年代[来源:学科网ZXXK]

160.6厘米

46.5公斤

90.86



(1)透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分)

(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3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随着“80后”、“90后”加入当代艺术的阵营,年轻艺术家开始大量制造流行美学与多媒体装置结合的作品,这些装置类似酒吧的另类装修、舞台美术或者游乐园装置;后来,这些装置又逐渐被消费主义文化的小清新美学所取代。当然,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

当代艺术是当下时代的“先锋”,它一定是小众的艺术。有些先锋艺术过了十几年后,成为一种被重复模仿的套路,这种“先锋”就不再是先锋了。有人将一些由最初的先锋变为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归结为“先锋已死”,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或“先锋”不再可能,这是一种“死亡论”的翻版。

“先锋”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如果按照过去的形式上的先锋特征去识别,它显然消失了。但实际上“先锋”总是以不同形式和思想一再出现,只是它永远不在大多数人的视线内,等其被大多数人关注时,它已是一种以流行风尚浮出水面的“过去的先锋”。

还有一种先锋是隐藏在大众文化外衣下的,公众不太容易识别它的“先锋性”。上世纪“二战”后,先锋艺术不再以抽象艺术、观念艺术、贫穷艺术等与大众文化在形式上差异明显的方式出现,而是采用大众文化的“表皮”,在叙事和观念上保持先锋,这样“先锋”就能通过商业系统深入公众,并获得市场收入。比如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叙事上非常“先锋”,但公众未能透过表象识别其中的深层探索。

社会对先锋艺术的认识,同职业圈层的艺术认识有一个时间差。比如,社会和媒体认为只要使用了行为艺术、Video(影像)等形式,就是先锋艺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种艺术形式刚刚兴起,只要使用了这一形式,不管内容如何,都可算作前卫艺术。但行为艺术、Video成为艺术界普遍使用的形式时,就不能再以形式作为前卫的判断依据。

另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认识误区,是把“当代”的含义理解成“时尚”,“小清新”美学即是一例。当代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直面痛苦的现代性文化。小清新美学中不包含对痛苦的深度观照,它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将自己塑造成接近宠物的可爱化,以从众的方式成为多数人美学的一部分。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小清新美学有其存在的权利,但它缺乏批判意识。

先锋以有关艺术和精神史的探索为使命,这种探索是不可能在“小清新”状态中发生的。中国仍然处在一种政治变革和文化转型的艰难进程中,人民在史无前例的历史变革中承受着改革阵痛,这一时代现实也不可能以一种小清新美学来承载,当代艺术需要继续在改革进程中扮演其具有精神力量的先锋角色。

(选自《中国文化报》,略有改动)

8.下列对“先锋艺术”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先锋艺术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十几年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僵硬不变的“套路”。

B.先锋艺术具有小众性,当大多数人以流行风尚关注时,它已不再具有先锋性了。

C.先锋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所以无法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

D.先锋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时尚只追求愉悦而不直面过去年代里的痛苦记忆。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是产生小清新美学的一个原因。

B.因为大众文化具有“表皮”的特征,所以社会接受先锋艺术,往往滞后于职业圈层。

C.当行为艺术这种形式已被艺术界普遍使用时,它是否属于“前卫艺术”就值得怀疑了。?

D.我们不能依据最初的先锋变为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就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的理由。(3分)

??????????????????????????????????????????????????????? ???????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20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⑴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⑵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⑶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的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的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

⑷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的敲出低量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二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施化缘,得些斋衬钱。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极好的佐证。

⑸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阎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每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⑹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⑺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的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⑻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⑼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⑽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⑾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⑿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⒀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来源:Zxxk.Com]

⒁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⒂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⒃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清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⒄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1.结合散文内容,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4分)

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3分)

(2)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3分)



13.第四、五两段写僧侣敲木鱼为人报晓已经失传,有何作用?(4分)

1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木鱼馄饨”的好处。(6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19分)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 特立:与众不同

1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之所蹲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其性??????????????? 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来源:Zxxk.Com]

D.君以客饮于堂上??????????????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7.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事,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18.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

?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

?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0—21题。(7分)

村? 居(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村? 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0.这两首诗都描写了???? ?(时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 ? ?的心境。(2分)

21.比较“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与“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两句表达技巧上的异同。(5分)[来源:学.科.网Z.X.X.K]

??????????????????????????????????????????????????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5分)

(材料一)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材料三)台湾学者萧民元先生对材料二有过质疑,他认为“刑”是一个音误字(声音相近,写的人写时误听而错写),正确的应该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信,小人怀惠。”?

22.请指出材料一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1分)

你同意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吗?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孔子的有关思想说说你的理由。(4分)

(四)名句填空。(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人非生而知之者,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⑵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⑶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阿房宫赋》)

⑷ , ,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自胡马、窥江去后, , 。(《扬州慢》)

⑹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选读)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测试(一)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建人高复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 语文
·河南省濮阳市2014届高三统一摸底考试 语文
·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4届高三零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12月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