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1.2M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5-24 22:09:0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削平(xuē) 拮据(jǜ) 琐碎 逻辑 锦缎

B.参与(yǜ) 癖好(pì) 逃遁 抛锚 篷松

C.青苔(tái) 闷热(mēn) 安详 坐落 焦躁

D.刨冰(bào) 说服(shuì) 愀然 寒暄 证券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____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

②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合同,以____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从中__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抑制 回避 筛选 B.控制 规避 筛选

C.控制 回避 遴选 D.抑制 规避 遴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多穷多弱,中华民族从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在蹉跎岁月中所铸就的“中国梦”,必将在历史的拐角处绽放。

B.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C.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寒,对别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随遇而安。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D.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秀色可餐,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这是对食物的亵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B.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 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C.昨天,“星光”电视主持艺术论坛在郑州举行。论坛由李瑞英主持,撒贝宁、董浩、张泉灵等围绕“主持人角色意识与职业精神”为主题进行研讨。

D.距离公安部门上一次公布反赌打假结果已过去将近一个月,这场来势凶猛的足坛清肃运动似乎有偃旗息鼓之势。可眼前的平静更像是“2012”末日来临前的先兆,充满着警示的意味。这是中国足球“严重的时刻”。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黄金周,不少消费者因贪图便宜到一些小店去购买高档商品,这样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是用低价买到了实惠产品?

B.人民大堂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认为,五中全会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目的虽然有四个方面,但首先是强调经济增长一定要惠及全体人民。

C.部队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陆续涌现出许多部优秀怍品,如:《突出重围》《历史的天空》《亮剑》《士兵突击》等,几乎一两年就有一个热点。

D.国家发改委公开资料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四类:即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外商税收政策、信贷倾斜政策以及投资倾斜政策。

二、(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慎防基因造成的污染

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一个是19世纪上半叶的玛丽·雪莱。当时科学初兴,但她已警觉到科学家可能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个科学家竟然东拼西凑做出了一个人造人。最后他后悔莫及,和他造的人一起自我灭亡。“科学怪人”这个名词现在已成了一个通用的隐喻,任何人类以科学手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食物,都叫做“科学怪食”。

另一个则是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前几年在基因改造问题闹得很厉害的时候,她以一本《未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以科幻小说的方式尽现无遗。

对近代科学发展略有所知的都当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乃是生命科学发展快速的阶段。随着1962年DNA双螺旋构造的被发现,基因科学进入了黄金时代,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但科学从来就不是价值中性的事务,科学的使用者是人,而人是个有七情六欲的自私动物。科学发展后,它也会成为一个体制,一种权力体系。当科学成了一种权力,科学的滥用、误用甚至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科学成了一种体制、一种商业、一种权力后,它的自闭和反动最好的例子即是卡逊女士的遭遇。当年她发表《寂静的春天》,指出除草剂等化学药物造成生态的破坏,于是美国的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她发动排山倒海的围剿。幸而当时主政的是肯尼迪政府,至少还有知识和判断力,才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这显示出,当科学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和教育体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特权,一个恶势力,并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而当代基因科技发迹后所造成的“科学怪食”就是个新兴的话题和论争的焦点。

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乃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农业公司,例如它可以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品种。种植这种玉米极为省事,可以大面积喷洒除草剂,少了许多经营成本。再例如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蕃茄,可以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

但欧洲以“英国医学会”为主的一大群生化专家反对这种农业,他们提出了“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这两个核心概念,基因是会流动的,基因流来流去,接来接去,它的结果完全不可预测,最后可能造成“基因污染”。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美国的帝王蝗吃了这种被污染的叶子,百分之百会死亡,其他便会生长停滞,这项发现被登在《自然》杂志上,证实了“基因污染”和风险的存在。前述的作家阿特伍德大胆地认为基因科技发展到最后,会形成一种“基因定时炸弹”。它会隐藏不彰,等到其他条件配合,它的致命效果就会出现。

因此,基因科学家已成了新的上帝,把基因接来接去,要什么品质的作物,只要找到基因加以移植,就可以形成新的作物品种,甚至有可能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但基因科技所造成的未必是个基因乐园,却反而因为基因科学家的走火入魔,而造成人类的噩梦。人们不敢预测基因的任意接植,最后会形成什么奇怪的品种,也无法预测它的运动会产生生态上什么难测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固然带来许多福祉,但也产生了许多噩梦。对大自然知所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或许才是科学家应有的谦虚吧!

——《南风窗》2013年第24期

6、下列关于“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玛丽.雪莱在19世纪上半叶科学初兴的时候,已警觉到科学家定会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书来警示世人。

B、前几年,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用一本科幻小说《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尽现无遗。

C.美国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发动了排山倒海的围剿。

D.基因科技有利于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基因科学必将造福人类。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肯尼迪政府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显示出政府利用特权,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

B、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品种,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也将是今后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C、欧洲“英国医学会”里的一大群生化专家提出了“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这两个核心概念。

D,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的蕃茄,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就是“基因流动”一种形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怪人”和“科学怪食”都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自私的使用者不可避免地造成其滥用、误用,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B、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的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证明基因污染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种“基因定时炸弹”,其危害是致命的。

C、基因科技发展到今天,基因科学家通过基因流动,培植出新的作物品种甚至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都不是难事。

D、正确对待基因科技的态度应该是: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齐缗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国①,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孰虑之。”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 “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魏之安邑也,此韩聂之所求于王也。”秦王曰:“吾患奇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②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秦王曰:“诺。”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节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注释:①致帝:送来帝号。②伏式结轶(zhé):形容乘车往来不断。式,同“轼”,东前横木;结轶,车辙在路上交错,轶:通“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患之所从来微 微:没有

B.且让争帝名,无伤也 伤:妨碍

C.倍约宾秦,无争重 倍:通“背”,违背

D.齐南割楚之淮北 割:攻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入齐,见于章华东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王之问臣也卒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C.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 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1.下列句子中,全都是苏代劝齐缗王“释帝”理由的一组是 ( )

①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

②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

③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

④奇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女邑也

⑤释帝尔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

⑥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齐两国国君称帝后,苏代从燕国到齐国,为齐王陈述过早称帝的利害关系,力劝齐王接受“帝号”而不马上称帝。

B.齐王认为,如果跟随秦王后称帝,不仅可显示自己的谦让的品德,还可使秦王受天下人憎恨,并群起讨伐之。

C.苏代认为,“称帝”不如讨伐宋国的暴君,这样可以收拢天下人心,在战略上可以形成对卫国、赵国、楚国进攻的有利态势。

D.当齐国攻打宋国时,秦昭王震怒,苏代游说秦王,认为齐国攻打宋国恰好是为秦王服务,可坐收魏国割让城池之利。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豁然阁 程俱

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

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①。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②。

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

注:①孤迥,借代月亮。

②剡溪,晋王子猷(徽之)性情率性潇洒,全凭兴趣雪夜访戴,使此溪声名益显。

(1)本诗一至六句写作者黄昏出游和登阁所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2)诗的最后四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表现了怎样的志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________,故不为苟得也。 (《曹刿论战》

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2)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战国策》)

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壮志饥餐胡虏肉,_______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五、语言表达(12分)

16.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依次填入横线处。(4分)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______,______。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依此类推,__________,“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①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国学”

②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③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④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⑤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17.阅读下面文字,用三个词语(短语)概括出“雾”和“霾”的不同点。(4分)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震。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降低,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 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 000—10 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霾。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降低,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18.下面是关于嫦娥五号工程的报道,请概括这一工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透露,嫦娥五号目前正在研制,由上升器、着陆器、轨道器、返回器四个器组成,计划在2017年—2018年选择恰当时机发射。相比嫦娥三号、四号,嫦娥五号难度更大,计划于2020年前实现从月面采集两公斤样本返回。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

王 芸

①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总能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②二胡绝对是紧紧抓握着泥土的大树的根部。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欢娱一阕,都带有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都透着一丝苍凉。二胡的弓只一拉,戛然一声,人们的心便不由自主地往内收紧,收成一枚致密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胀裂开来,一腔情绪进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③笛子是一尾游动在树腔中的气,有时蹿上梢头,只轻灵地一点:有时从树根直贯云霄,荡气回肠。琵琶如茎,精血充沛,刚健有力,是累世风雨也弹拨不断的结实与铿锵。纤指急弦,狂风骤雨仍稳伫如故,不输金石。小提琴是枝干,铺蔓回环,细可撑天,密可栽云。繁花点点,叶稠如幕,阳光在每一处可照耀到的地方,朝着不同的方向闪闪发光。

④筝是一片春天新发的叶子,是叶子上恰好滚动的露珠,露珠上闪烁的光芒;是叶子在温润春日里时常承接的下场密雨,雨线上不小心拆散的月光。钢琴是春夏之交满树的花蕾次第绽放,干净、明澈而又激情的天籁彼此衔缀。箫是深秋落霜的树,遍体薄透清越的白,凌凌如月下剑光的寒,满身清肃之气。箫,离一株树的冬天,大概只有咫尺。

⑤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一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里对我们开口说话。一个个颤音,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每一个音符是那历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苦难与欢欣,是那生命无处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⑥由陶土、兽骨制成的埙,也许不曾掺杂一丝木质,但绝对找得到有着无数年轮的树的一缕精魂.埙是从远古吹来的一阵风,脚不停步,吹过无数棵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搏动树的枝、粗朴的躯干和隐藏在泥土中的根,挟带走漫漫黄沙、树的精魂和时间的碎砾,从远古呼啸而至.

⑦埙一路走来的历程太漫长了,风中汇聚起太多种声音一一如七彩光谱会合成透明的光线一一以至我们只听见纯净单调,起起伏伏、无休无止的呜鸣。在这质朴元华的声音里,我们情不自禁静敛心神,像盲人那样伸出心灵的双手,摸索着试图将碎砾缝合,将残缺还原,让精魂回到每一棵树的身体之中,将每一粒黄沙归还给早已消失的土壤……可我们知道,永远回不去的,是和埙一道呼啸而来的时间。

⑧埙,听着听着就像一场大梦了。不知何时,泪已浸热双眼。

19.文章第①节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20.文章第③节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21.文章第⑤节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马头琴的?请简要概括。(4分)

22.本文题为“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埙却不是木制的,这样写是否离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发展成长的最有力原则在于人的选择。(艾略特)

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毕淑敏)

越是主动的选择,对选择者来说就越不容易,因为他要为这选择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检测即二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华夏金榜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信息卷二语文试题
·天津市河东区201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一中2014高考名师圈题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年宁城县201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