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52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5-26 13:43:5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 琴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视为“八音之首”。它刚柔相济,清浊兼备,变化丰富,意趣盎然,充满了表现与感染力的音质,以及内敛委婉的艺术风格,影响着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阶层,所谓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作为大雅之音的古琴,自古就与“圣贤之书”并重。  

文人弹琴,注重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弹琴必须选择适当的环境,幽静的外在环境与闲适的心境相互映衬,方可达到心物相和、主客合一的艺术境界。在文人看来,“琴音”不是纯粹的“声音”,它携带与天地同和的意义与价值,是沟通宇宙万物“和谐化” 的存在。音乐的和谐关涉天地之道的运行秩序,暗含有自然之序的运作节律,只有“协天地之性”,才能使阴阳调和、人心和乐,否则就会造成阴阳不调、民离神怒。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文化内涵和哲人味道的乐器之一,古琴对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哲学、美学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古琴音乐中所含的儒、道、释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阶层矢志不渝追求的精神内核,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体。 由于古琴音正声朴、五音清晰、变调严谨,非常适合体现儒家“乐以载道”的正统雅乐精神,从而使古琴由普通乐器变成君子一日不可离的修身之器,使操琴不再是通常的艺术演奏,而成为君子养性悦心的悟道过程。在孔子时代,琴乐不仅仅是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音,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含在其中,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数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  

古琴曲约有一半以上来自山水、动物、植物等自然景色。在《高山》《流水》等琴曲中,人们寄情山水,陶冶性情,感受身心舒畅,魏晋之后,经学受创,玄学盛行,老子“淡乎其无味”“大音希声”的观点受到琴人的一致推崇,对古琴音乐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推进了琴乐对“淡而会心”“恬然自适”的恬淡之美的追求。宋代周敦颐援道入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吸收、融合,提出“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的“淡和”说,从而使“淡和”成为儒、道两家尊崇的音乐审美观。

佛教对古琴美学思想有重要影响的是禅宗“顿悟说”。在体现禅宗佛学的音乐境界观方面,古琴作为古代士大夫自我修养、陶冶性情的乐器,在禅宗“顿悟说”的影响下,更加突出了它的“自娱”、自适与自释功能,弹琴成为表达心声、安慰心灵的自我欣赏之事,即兴演奏古琴,乃是表达从思想与肉体禁锢中解脱出来的超逸与愉悦。明人李贽发展了禅宗“顿悟说”,将禅的意识、思维方式用于古琴音乐审美,强调自我体验、心领神会,在音乐中彻悟禅理、实现人生之追求。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的感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古琴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大音希声”,领略其奥妙无穷的神韵和深远的艺术境界。

1.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琴刚柔相济,清浊兼备,变化丰富,意趣盎然,影响着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阶层。

B.古琴是八音之首,在文人雅士眼中,它和圣书一样重要。

C.古代文人注重音乐的和谐,认为它关涉天地万物的和谐。

D.古琴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源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他所听到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文王圣明的德行。

B.老子认为,美的最高境界是淡,所以古琴应该追求恬淡之美。

C.李贽认为,欣赏古琴也能研修佛学,用心领会就能彻悟禅理。

D.作者认为,尽管古琴曾被冷落,但申遗成功会带来古琴复兴。

3.下列有关儒、释、道对古琴态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是都重视古琴陶冶性情的作用。

B.儒家更重视古琴的“载道”功能和教化百姓的作用。

C.道家更重视古琴能让人援道入儒、恬淡处事的作用。

D.佛家更重视古琴能使人自娱自适、自我解脱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穀,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晋祖讳改焉。十余岁,能属文,起家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

穀性急率,尝与兖帅安审信集会,杯酒相失,为审信所奏。时方姑息武臣,穀坐责授太常少卿。尝上言:“顷莅西台,每见台司详断刑狱,少有即时决者。至于闾阎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奴婢病亡,亦须检验。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从之。俄拜中书舍人。尝请教习乐工,及禁民伐桑枣为薪,并从其请。开运三年,赐金紫。

契丹主北归,胁穀令从行。穀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阳为行者状。军士意其诈,持刃陵胁者日数四。穀颇工历数,谓同辈曰:“西南五星连珠,汉地当有王者出。契丹主必不得归国。”及耶律德光死,有孛①光芒指北,穀曰:“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遂归汉,为给事中。

世宗尝谓宰相曰:“朕观历代君臣治平之道,诚为不易。又念唐、晋失德之后,乱臣黠将,僣窃者多。今中原甫定,吴、蜀、幽、并尚未平附,声教未能远被,宜令近臣各为论策,宣导经济之略。”乃命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以进。其策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惟穀与窦仪、杨昭俭、王朴以封疆密迩江、淮,当用师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训兵讲武,思混一天下。及览其策,忻然听纳,由是平南之意益坚矣。

显德三年,迁兵部侍郎,加承旨。世宗留心稼穑,命工刻木为耕夫、织妇、蚕女之状,置于禁中,思广劝课之道,穀为赞辞以进。显德六年,加吏部侍郎。

初,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榖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太祖甚薄之。尝自曰:“吾头骨法相非常,当戴貂蝉冠尔。”盖有意大用也,人多笑之。

选自《宋史?陶榖传》

【注】①孛:彗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穀坐责授太常少卿 坐:因……获罪

B.必俟台司判状 俟:等待

C.其策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 率:大都

D.世宗自克高平 克:克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穀敢于谏言的一组是( )(3分)

①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②尝请教习乐工,及禁民伐桑枣为薪 ③其策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 ④当用师取之 ⑤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 ⑥盖有意大用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榖性格急躁坦率,曾经与兖帅安审信聚集在一起,杯酒间失言,被审信上奏给了皇帝。

B.陶榖精于历数,他看到西南五星连珠,看到彗星光芒直指北面时,就预言契丹会有事情发生,结果两次预言都很准确。

C.世宗经常训练军队,讲习武道,想着统一天下。当看到陶榖等提出的应当用军队来攻取的策略时,世宗欣然听从了他的意见。

D.当初,太祖将要受禅时却没有受禅的文章,在旁边的陶榖等就从怀中拿出了一篇文章,说自己已经写成了,太祖十分看不起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主北归,胁穀令从行。穀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阳为行者状。(5分)

(2)今中原甫定,吴、蜀、幽、并尚未平附,声教未能远被,宜令近臣各为论策,宣导经济之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8. 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乞丐与富翁的拥抱

【美国】斯坦利·巴比恩

很多年以前,在洛杉矶东部的劳工阶层生活区里居住着一位大富翁。

通常,只要他的门铃一响,就总会有人站在门外向他寻求帮助:有时,是他的某个陷入困境的邻居,他会冲他们微微一笑,然后热情地拥抱他们,并拿出很多钱塞在他们的手上;有时,是某个慈善机构为饱受饥寒折磨的儿童向他募捐,他也是会向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微笑一下,并且热情地拥抱了他们,然后开出一张大额的支票……

一天,一个不幸的乞丐幸运地遇见了这位善良的大富翁,而且久闻他的鼎鼎大名。“真是太好了!”乞丐自言自语地说,“他那么有钱,又乐善好施,他一定能够帮助我的!”虽然他这么想着,但是内心中却突然涌起一种羞耻的感觉,他立刻被这种感觉击垮了,连忙藏起了他的面孔。

大富翁觉得好奇,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摸了摸他那肮脏不堪的脸。顿时,乞丐仿佛触电似的,身子连忙向后退缩。一丝黯然的神色从富翁的眼里掠过,但是,他仍旧挤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缓缓地站起来离开了。

乞丐睁开双眼,坐了起来,突然之间,他的眼前一亮——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正静静地躺在他的脚下。他大喜过望,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好好地大吃大喝一通。但是,就在迈进便利店的一瞬间,他猛地想起了富翁对他充满怜悯的抚摸。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决定从此以后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于是,他收住了即将跨进店铺的脚步,向一位老妇人讨得了两枚十分的硬币,来到了最近的公用电话亭。他要打电话给经纪人,咨询如何使用这100美元。经纪人不厌其烦地给他做了详细、全面的介绍。最后,他果断地说:“我只有100美元,就把它全部投到那个总裁看上去让人讨厌的公司里去吧,哦,就是那个叫微软的公司。”

从这以后,这个乞丐的生活也随着股市的巨变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很多年过去了,那位慷慨、仁慈的富翁仍旧一如既往地生活着——或者晚上吹着时髦的曲调,出门散散步,或者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一天,他的门铃又响了起来。他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穿着漂亮的三件套西服的先生。

“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他像往常一样和蔼地问道,对于帮助别人他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噢,不,先生,我不需要您为我做任何事,”客人连忙申辩道,“因为,您已经为我做过了!”

“哦?做过了?那我究竟为您做过些什么呢?”他感到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来客神情严肃,郑重地说。看着富翁更加惊异的表情,他继续说道:“我曾经是个乞丐,多年前您慷慨赠予了我100美元,我把它用来投资,从而使我的生活彻底地脱离了贫困。我不再生活在最底层了,而且,在大街上,在人群中我也可以昂首挺胸了。是您使我有了今天,因此,我要感谢您!”

富翁回忆起了往事,他说:“哦,不,先生,您不需要感谢我。那100美元是我给您的,并不是您向我要的。对于任何一个处于您当时那种境况的人,我都会给予帮助的。”

“先生,您听我说,不论是什么原因,我都要感谢您!”来客坚持道。

“可是,我有很多钱,”富翁答道,“我还有很多礼物可以帮助别人,我不需要您的任何回报。”

“是这样的,先生,”客人点点头说,“说实在的,我也没有任何可以用于回报给您的东西——因为不论我拥有什么,其实也都是您给予我的,只是给予的方式不同而已。今天,我来到您这儿,真的是要真诚地感谢您!”说完,他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了富翁。

富翁激动地睁大了眼睛,注视着他的客人——那个老乞丐。多年以来,他一直都是用这个友好的动作向那些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示意的。但是,今天,却还是第一次有人以这种方式来回报他!

顿时,和来客一样,他的眼眶里也盈满了泪水,他们就这样紧紧地拥抱着……老乞丐感受到满足的喜悦,可是,在富翁的心底里,却抽出一丝极细的失落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通过描写富翁多年来向需要帮助的邻居和慈善机构的施舍捐助的行为,表现了富翁的慷慨、仁慈、善良的人性。

B.一个流落街头的乞丐,仅仅凭借区区100美元的资本,就获得了成功。这一情节的安排缺少必要的铺垫,显得不合理。

C.大富翁在好奇心驱使下,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乞丐那肮脏不堪的脸,这让乞丐内心中突然涌起一种羞耻的感觉。

D.作者调动各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的运用,给人以深刻印象。

E.小说的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发展也起伏不大。结尾对富翁与乞丐拥抱情景的描写意蕴丰富,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拓展和深化。

(2)小说中的乞丐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富翁这一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结尾,富翁为什么会有一丝失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忆启功

在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社会各界的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缅怀和纪念他,这一现象足以反映出启功先生学术思想、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影响深远!

启功先生生前担任了中国书协的最高职务,他潜心研究传统书法艺术,临习大量碑帖,不知疲倦地耕耘,形成了俊朗、清秀、端雅的“启体”风格。他的书法作品在各个社会场合中存在,并为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传阅和珍藏。不仅如此,启功先将学术触角辐射到古典文献、文字、音韵、训诂、历史、文物鉴定、红学、诗词、书画等,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研究和创作的所有领域。

他根据各个领域的实际情况,讲事实、重本质、析源流,因而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建树。比如,《汉语现象论丛》大概是自语法学建立以来唯一一部真正立足于汉语实际的语言学著作,系统论述了汉语使用中许多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又如,《论书绝句》只有100首七绝的诗文和注释,中肯地评价书家成就、碑帖真伪、流派渊源,提出“透过刀锋看笔锋”、“一从证得黄金律”等著名的论断。最后,我们发现,在任何一种学科的研究中评价启功先生都是不够全面的,而相关的领域都有他的影子清晰存在!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他去世后的官方讣告中有“国学大师”的名号,至于民间,或许还会更加直接地冠以“最后一位”的限定语吧。

启功先生于1912年生于北京,虽为皇族贵胄,但家道早已衰落。他早年丧父,家里就靠寡母苦苦操持。在父辈的几位门生仗义相助下,才得以在汇文学校读书,但终因经济困难,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后有幸师从陈垣先生,恩师对他几十年的精心教育,使启功先生异常感动,终身难忘。他的学生不知听了多少遍启功对恩师陈垣的怀念和感激。在《上大学》一文中他曾写道:“恩师陈垣这个‘恩’字,不是普通的恩惠之‘恩’,而是再造我思想、知识的‘恩’谊之恩!” 而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启功又将此“恩”传给了学生、后辈。他待学生如孩子,甚至在日本以及香港也不忘给学生买回昂贵的书籍。

学校准备设立一个基金会奖励优秀学生,启功很支持这件事情,耄耋之年的他为此呕心沥血伏案三年,终于完成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香港义卖得了163万元人民币。但他不同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坚持以“励耘”命名,因为先师陈垣生前曾吟诗云:“老夫也是农家子,书屋于今号励耘。”他要以此纪念恩师。

启功先生平素为人谦和,却从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在原则问题上,他是一点也不含糊的。他要较起真,谁也奈何不得。比如,他对有人假冒他的书法表现得很超然;然而当他发现有人冒用他的名字进行古书画鉴定,并在赝品上以他的名义题字落款时,先生却非常气愤。登报发表声明:从今以后,启功不再为任何个人鉴定字画真伪,不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题签。他严肃地说:“这与造我的假字不同,这是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对这种犯罪行为,我要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声明发表后,启功先生的许多朋友都不相信他能做到,因为他们知道启功先生为人随和,好说话。可是先生真的是说到做到了,留下文物鉴定界的一则佳话。

早在1978年,六十六岁的他风头正健之时,就自撰其《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如今,我们以虔敬之心缅怀启功先生,他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让我们仰之弥高,永记心中。

(选自2012年7月《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镌刻着启功先生亲笔书写的校训的黑色大理石碑刻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50余年,用“桃李满天下”形容绝不过分。 (《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撷取了启功先生人生中的若干片段,层次清晰地展示了令人仰慕、敬佩的启功先生事迹。

B. 第二段写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传阅和珍藏启功先生的书法,这是从正面表现了启功的书法作品价值之高,是难得的墨宝。

C.启功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但家道早已衰落,因此从不以此自炫,靠自己的拼搏努力,终成一代大家。

D.启功先生一生奋斗在教育战线上,桃李满天下。他不但留下了精神方面的财富,还亲自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E.启功先生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他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更有其对人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官方讣告中为什么称启功先生为“国学大师”?请概括分析。(6分)

(3)本文最后一段引入了启功先生自撰的《墓志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4)为什么说启功先生“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湖南卫视大型电视节目《花儿与少年》播出以来,观众对“导游”张翰的吐槽一浪

高过一浪。面对非议,年轻演员张翰认为不足挂齿,自己只是尽力做事,没想太多。

B.学校组织春游,班主任要求同学尽量少带比较沉重的物品,一切轻车简从,这主要是让大家可以更轻松地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C.现实空间与网络世界已互相涵盖,身体与机器已水乳交融,哪个才是生活的主场已

模糊不清。“电子人”的生活是躯体走再远,心也在终端。

D. 我真不喜欢他那种皮里阳秋的态度,有想法老是不肯痛痛快快说出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和企业融资成本。

B. 中方愿同各方分享铁路建设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开展建设、装备、设计、管理等合作。

C.“鸟叔”朴载相的舞动让全世界的人都不再矜持,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吧,这也许比我们的第九套广播体操更能引起年轻人的运动欲。

D. 赫尔曼表示,今后的首要任务仍将是恢复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保证财政稳定、

增进社会包容性,以及提高全球化进程。

15.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 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也更明确

② 学前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积累感性的经验,丰富处理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智能上的提高

③ 才有利于提高智能,也有助于进入小学后系统地学习其他知识

④ 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并未发展出足够的抽象性、概念性思维

⑤ 因此只有从游戏的亲身体验中获取渗透性、经验性的知识和技能

⑥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在游戏中积累零散经验越丰富,在上小学后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⑥①④⑤③ C.④⑥②①⑤③ D.⑥⑤④③②①

16.“春节空城”指的是在春节期间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学生等流动群体离开所在城市而造成城市暂时“空荡、静谧”的现象,下面是选自各报刊和网络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6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5分)

春节“空城生活”的美好与忧愁 (新华网)

北京市民面对春节空城:1次买7天菜,早点成难题 (中国网)

“春节空城”不便留给我们的反思视角 (红网)

一线城市如何才不上演春节“空城计” (新华每日电讯)

回乡打工好处多,不出门还能学技术 (湖北广电新闻)

17.阅读所给的语段内容,仿照横线前边的句子写两句话,保证语意完整。(6分)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请立刻回头,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吧。我们要相信: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 ,

; , 。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德国谚语)

怀疑中我常常处于迷失的状态,幸亏思考最终让我发现“我是真实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根据上述两段话的含义, 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佳木斯一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第三段包含两个要点:古琴对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哲学、美学有显著影响;儒、释、道的美学思想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体。D项直接说琴乐是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源头,不符合本段意思。

2.B强加因果 老子说“淡乎其无味”“大音希声”他说的是“道”而不是古琴。老子的观点受到琴人的推崇,对古琴音乐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推进了古琴对恬淡之美的追求,但不能把它当做老子的观点。

3.C第五段写道家思想对古琴的影响,介绍了周敦颐援道入儒,提出“淡和”审美观的情况,“援道入儒”意为把道家的思想引入儒家,这是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学术贡献,但不能说是古琴的普遍作用,故C项不符合原意。

4.D克:攻克

5.C ③说的是其他人对皇上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寒假验收检测语文试题
·辽宁省庄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4届高考预测汇编新课标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襄阳四中2014届高三冲刺模拟一语文试题
·河南省开封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语文试题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4届高三5月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1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