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6届高三5月调考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90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7/29 8:42:4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武昌区2016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名人实在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一个时代需要生于其时之“时代名人”,也同

样离不开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历史名人。前者好比文化之快餐,后者却类同于人体不可或

缺的素养,这当然需要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当时代名人被岁月洗尽浮躁与铅华后,一

旦显露出其真正的人文精神之底蕴,他往往会被后代记惦并予以诠释,此可谓时代名人之

“再生”,由此,时代名人已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历史名人了。

毋庸讳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之需要历史名人,在于其文化与精神的倡导者与追随

者怎样发掘这些历史名人之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一旦历史名人被赋予了这

种时代之文化视角,它便往往具有一种烛照与启人心智的魅力,其所释放的文化素养,便

能很好地被吸收与借鉴了。

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有些历史名人是“恒温”性的,如圣人,大抵每一时代都

需要,并不热得炽人,却能时时在人们的语言与文字中出现。有些历史名人则有点骤冷骤

热,某一时代需要,便可能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只在其追随者

的思想库中有点忿忿而已。这种现象的形成,就历史名人本身来说,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

化内质有莫大的关系,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等永恒性的还是其他非永恒性的范

畴。

历史名人圈的形成,也同样折射出太多值得深思的内容。有些名人在当其世并无甚影

响,到了后世则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些名人在当世十分风光红火,随着时光一轮转,便

被历史所淹没;有些名人则在历史的长河中冷冷热热,历经“世态炎凉”。但无论如何,

其属归历史,几千年的演绎,已是后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以正面或反面或中性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必然限制了审视历史名人的思维与视

角。但似乎每一时代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

历史名人重新认识与评价,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就历史名人本身的文化内涵上,还其真实,

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去评判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由于各时代的对历史名人的解读之差异,

对历史名人的扭曲也在所难免,因而对历史名人的误读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千古罪人”至少有其时代选择的理由;“名彪青史”者,则反映的是一种历史文化与

精神的沿续与倡导。对于历史名人来说,当其生时,创造了一种文化,其使命似乎都已完

结了。其千秋功与过,是与非,便可任人评说了。

在当代名人风光流转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的时候,对历史名人的幽思,又是否能提供

一种别样的思维视角?你觉得呢?

(摘自陈家兴《历史名人的幽思》2016年4月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时代要有“时代名人”,同样也要有历史名人,而历史名人却类似于人体内不

可或缺的素养,这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

B.任何时代需要历史名人,关键在于倡导者与追随者去发掘这些历史名人的底蕴,并

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因为历史名人有“恒温”性。

C.某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有些历史名人骤冷骤热,有时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

得无影无踪,往往在其追随者的思想库中还有点愤慨。

D.每个时代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

历史名人重新评价,但还其真实,公正评判是必须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时代名人被岁月洗尽浮躁与铅华后,如果显露出其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底蕴,他往

往会被后代记惦。由此,时代名人已转化为历史名人了。

B.假如历史名人被赋予了时代文化视角,它往往具有一种给人光明与启人心智的魅力,

其所释放的文化素养,便能很好地被吸收与借鉴了。

C.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就历史名人本身来说,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质有莫大

的关系,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还是其他范畴。

D.有些名人在当世风光红火,随时间轮转,被历史淹没:有些名人则在历史长河中冷

冷热热。但无论如何,经时间演绎,已是后世的精神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罪人”有那个时代选择的理由;“名彪青史”者,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

倡导。历史名人其实就是一种社会文化,其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B.在当代名人成为人们关注中心的时候,对于历史名人的幽思,又是一种别样的思维

视角。无论是当代名人,还是历史名人都是独特的文化现象。

C.历史名人圈的形成值得深思。有些名人当世无名后世有名:有些名人当世风光后世

无光;有些名人则是时冷时热。但这些名人已是后世的精神财富。

D.各时代由于对历史名人的解读差异,以或正面或反面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表现

其世态冷热,限制了审视思维视角,因而造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

复官。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七年,皇

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

狐裘冠钞遣医驰视。十九年,皇太子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督有司造车挽运。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

纳之,遂留兵部。

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

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军伍既缺,人情惊

骇,不可。”帝善本言。

征汉庶人①,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还以军政久敝、奸人

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三出厘正之。时马大孳息,畿内②军民为畜牧

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晋王济熿③坐不轨夺

爵,本奉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

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

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

之宜。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

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④顿充。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

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日:“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

此.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四十五·张本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②畿内:王都及其周围千里

以内的地区。③蟥:huang,人名;④偫:zhi,积储;储备。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

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B.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

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C.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

/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D,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

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部是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管理兵工建设及外交礼仪之事,六部之一,长官为工

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B.皇太子是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朝廷的东宫,而诸

侯王或藩王的继承人称为世子。

C.锦衣卫,明朝特务机构。皇帝为加强统治,特授刑狱、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

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D.圣旨是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其材料考究,图案富丽,

两端有银色飞龙作为防伪标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本为官以后,敢作敢为,他曾任工部左侍郎,后因犯错免官,但仍让他为官吏办

事。不久官复原职又因事被弹劾。改任后,他善于揪出坏人,太子在他疾病发作时

还赏赐给他钱物。

B.张本敢于谏言,不畏权贵。被仁宗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请求严整武备。皇上采

纳了建议,并把他留在了兵部。蔡信要求征取军匠家属隶属于锦衣卫,遭到他的拒

绝。

C.张本效忠朝廷,细心多谋。在征讨汉庶人时,负责处理军饷,后受命安抚汉庶人部

众,并登记其余党。晋王济熿因行为不法被削夺封爵,张本建议将他的护卫军派到

边镇。

D.张本廉洁刚介,为人严厉。他登记朱高煦党羽时,胁从者大多未能免罪。成祖宴请

近臣,其他人的桌子上都摆有一件银器,并赐给各人,只有张本因自称“穷张”

只得到一个陶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三出厘正之。(5分)

(2)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无题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①生涯原是梦,小姑⑦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③。

【注】①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②小姑: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

曲》有“小姑所居,独处无郎。”③清狂:犹今所谓痴情。

8.与《诗经·氓》相比,本诗描写人物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 _,_ ___”两句,运用比喻、对比的

手法,揭露并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并大肆挥霍的行径。

(2)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 _,____”两句,以比喻写音乐由粗

重急骤转向轻细委婉,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3)李商隐在《锦瑟》-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 ___ _,_ ___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

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墙旮旯的太阳

张恒

根三爷家的正屋门朝东,两间厨房则坐北朝南,于是,墙与墙之间的转拐处,便没了

寒冷的北风,冬日的暖阳聚集在这里,墙旮旯一片灿烂。吃过早饭约莫九点钟的时候,水

二爷他们便都来了。成习惯了,老人们喜欢聚在这里晒太阳。

多少年了,彼此之间谙熟各自的秉性,就像谙熟自己手掌里的老茧。不见想得慌,见

了,就有逗不尽的乐趣。可这几日,气氛却有些不同。大伙儿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怕伤

了根三爷的心。因为,牛四婶走了。

日头的光增添了几分热力,暖融融的,可温情里总觉带着些许淡淡的愁怨。根三爷斜

着眼,乜乜太阳,当年被水二婶引着去见牛四婶第一面的情景仿佛就在跟前,而眨眼的工

夫,鲜灵灵的年华像村东的溪水一样淌走了。如今,都老了,老得要任孩子们摆布。

水二爷说,牛四婶真的一走就不回来了?城里就那么好?

怎的不好?听说她儿子住的是三室一厅,屋子宽敞着呢。

再好,有根三爷这墙旮旯的太阳好?听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水二爷说,根三爷,我还是替你懊悔,当初牛四婶若是跟着你多好……根三爷不说话,

闷着头抽烟。刚才搭腔的人这会儿也陡然没了声音,因为他们知道,不是根三爷当年不娶

牛四婶,是根三爷穷,牛四婶娘家不同意,结果,牛四婶嫁给了牛四。牛四上半年得病走

了,牛四婶在家住了不到半年,被她儿子接到城里去了。原先,她也是喜欢到这墙旮旯晒

太阳的。

日头一点一点地挪着步,不急也不忙,尽可能地把温暖留在墙旮旯。根二爷起身给晒

在墙上的一排腌货挪挪位儿,想把最好的一面朝着阳光。其实,阳光真的很好,照得腌肉、

腌鸭都滋着油,似乎拽一块就能吃。根三爷本能地咽了口唾液,把目光移向那棵梧桐树。

梧桐树高高大大,叶子早已落尽,一只灰喜鹊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喜鹊真是让人打心

眼儿里喜爱的鸟儿,这般冷的天还围着村子转,不像燕子早早儿奔南方去了。南方有什么

好,尽是些高楼大厦,满眼花里胡哨,呆久了,怕是要不服水土的。根三爷想,过去都说

梧桐树能招来凤凰,可凤凰在哪里呢?儿子打工走了,老伴去世多年,自己一个人空守着

这几间房子,实在是冷清得很。多亏了水二爷他们能天天来这墙根下晒太阳,这才有人说

说话。

日头又升高了些,阳光杲杲煌煌地拥着小村,白花花地耀人的眼,这使墙旮旯的根三

爷他们有些晕眩。梧桐树上的灰喜鹊还在上下跳跃,间或,发出几声呜叫,清清脆脆,像

是有什么喜讯。

那边,水二婶忽然也喊上了,根三爷,你看谁来了?根三爷他们就齐刷刷一转眼,阳

光下,牛四婶跟在水二婶后面正朝墙旮旯走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品以质朴笔调叙述了老人们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根三爷浓浓的喜乐哀愁,也表

达了作者对老人们生活状态的关注。

B.“老人们喜欢聚在这里晒太阳”这句话照应了题目及前文中的“墙旮旯的太阳”,

又引出了下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C.根三爷回想起当年去见牛四婶第一面的美好情景,而现在他要任孩子们摆布,表

现他欲排遣束缚却又不能的无奈心境。

D.“阳光真的很好,照得腌肉、腌鸭都滋着油”这处描写既展现了根三爷当前的美好

生活,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知足。

E.通过根三爷和牛四当年家境的对比,以及牛四婶进城、回归的对比,揭示了人生

起伏变化,表达了对人性独特思考。

(2)文中第三段写“温情里总觉带着些许淡淡的愁怨”,请简析根三爷“淡淡的愁怨”的

具体内容。(6分)

(3)文中对喜鹊、燕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4)请探究文章标题“墙旮旯的太阳”的深层意蕴。(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韩爽

1988年,《平凡的世界》乘着央广的电波飞入无数青年人内心。27年后,《平凡的世

界》电视剧版登陆卫视频道,岁月流转,感动常在。路遥,这位离开了20多年的上世纪

作家,从来没有消失在人们的书单上,即便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他的作品。

终生与贫穷为伴

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

群体。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

的王玉德。对于在父母家的生活,路遥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当时,路遥衣衫褴褛,

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人们哄堂大笑。贫

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

白正明说,一身灰的西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饭后一碗开水冲

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

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跟四弟王天乐借的。路遥

曾对朋友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

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

文学殿堂的艰难跋涉

路遥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中央还没有对“文

化大革命”作结论、别人还在喊“文化大革命”好的时候,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鸟

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全

国各大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小说,也没有人敢发。后来,《当代》慧

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惊心动魄的一幕》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

并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强了路遥前所未有的

自信,这部作品成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32岁的路遥,以顽强

的毅力,用了21个昼夜,创作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o他自己认为这是可以

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

么取得巨大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

《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得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

发表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响的大刊物),看过这部作品后,都纷纷退稿了(大

多认为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稿件辗转了几个编辑部,最后由谢望新主

编的广东《花城》杂志表示愿意发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赢得

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

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

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

居然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路遥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

路遥对好友白描说他要继续写下去,写第二部,写第三部。可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

第二部时,路遥本来就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吐了血。

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圆满完成,

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但此时的路遥已明显感觉到了死神的侵袭,

感觉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发表演讲的作家,

又坚持完成了不朽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而后带着未竞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平凡的

世界。

路遥的成功与失败

“路遥是一个成功与失败的悖论。”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这样评价。他和路遥是

文学刊物《延河》的同事,目睹了路遥的成长和上升,灿烂的生和光辉的死,作为同时代

的文学评论工作者,他说路遥在生前似乎就不断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野心,一步一步地建

构着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尽管生命短暂,但他却成功了。从路遥文学馆馆长、延安大学

文学院院长厚夫的新书《路遥传》可知,这种勇气和野心在路遥10岁的时候就已见端倪:

在延川“顶门”的他,成为了村小学里的孩子王,因为他曾因口音问题被冷落嘲笑;在与

养父上不上中学的斗争中胜利,把握住了命运之船的航向。他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他创

作的初衷:“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

牺牲。”

相关链接:

①1973年春,路遥被当时的延川县委书记推荐到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期间的

路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自己认为没有必要去听的课是从不去上的,只专注于

自己喜爱的课程。(选自《路遥印象》)

②路遥被人们熟知是由于其中篇小说《人生》,在《人生》的创作过程中,路遥的身

体已经显现出一些问题,他仍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口舌生

疮,大小便不畅,浑身像燃烧起大火一样。1982年,《人生》在《收获》上发表,荣获了

“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选自《(人生)的成功》)

③《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为1975年到1985年间,全景式的展现中国城乡生活间的

巨大历史性变迁。作品共分六卷三部,一百万字,当时正值各种艺术思潮遍布中国文坛的

时候,用路遥的话来说就是“就像类似在一种夹缝中行走,在千万种要战胜的困难当中首

先需要战胜自己”。(选自<关于(平凡的世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平凡的世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评论界并不

怎么看好路遥的作品,因此降低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B.《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展现中国城乡生活间的巨大历史性变迁。路遥是位让人敬佩

的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骄人成绩,是他艰难跋涉的结果,也是用生命奋斗

的结果。

C.在《人生》创作中,路遥身体已经有问题了。路遥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是

因为他逆风而动,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遭到多次退稿。

D.《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刚问世就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他们认为这本

书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但路遥没有退缩,毅然完成了写作。

E.这篇传记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的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小

标题的形式,显得新颖别致。文后的“相关链接”也丰富了传记内容。

(2)文章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本文二、三段记述了路遥童年和大学里的生活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路遥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8分)

第1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也有人不愿 ,却在寻

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②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____的

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③陶潜提出读书要“不求甚解”,是否意味着读书就不需要 呢?我想二者并不

对立,都是读书之法。

A.人云亦云 耸人听闻 咬文嚼字 B.人云亦云 骇人听闻 咬文嚼字

C.按部就班 骇人听闻 字斟句酌 D.按部就班 耸人听闻 字斟句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5年流觞股份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佳,报告期内公

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下跌近一倍。

B.可以说,公车改革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之所以难啃的原因,就在于它触动了

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C.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

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D.大家能为实现普选目标,多走一步,尝试化解分歧,甚至放下一些原有的坚持,

达成共识并不可能不是遥不可及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自由凸显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

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

是野蛮的乱象。 ,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不是

投降于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士不可

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自由的

人生。所以,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语文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 语文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5月调研测试 语文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荆州中学、黄冈中学等八校2016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6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 语文
·湖北省七市(州)2016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 语文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6年高三4月联合考试语文题
·湖北省2016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 语文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