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级期末考试 语 文 命题:刘永军 安红明 邵显峰 审题:杨国顺 校对:安红明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德治”传统 在社会治理问题上,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并形成德治传统。德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关于德治的记载,最早成书于周代的《诗经》《尚书》中。《诗经》不少诗篇蕴含着前代圣贤以德治国的思想,《尚书》中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命题。要保住天命,就必须敬德,以祈天永命,勤政爱民,得到民众的真心归附。德治思想的另一含义是“明德慎罚”。提倡德治并非不要刑罚,而是强调实施教化,先教后罚,以刑辅德,不专以刑杀立威。“明德慎罚”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糅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治国的基本理念。孔子继承周代的德治思想,强调治国要以礼乐为核心,突出教化作用。社会秩序井然,人际间和谐相处,是孔子希望通过德治达到的理想状态。 德治思想是“周孔之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探索,深化了德治思想的内涵。 战国时,沿着孔子的思路,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仁政主张。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提倡“省刑罚”,教育百姓做到孝悌忠信。西汉初,陆贾告诫刘邦,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代德治思想定下了基调。他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刑罚,要通过教化培养人的是非荣耻之心,德治思想成为政治领域的主导思想。 唐朝前期,隋朝二世而亡对唐初君臣是严厉的警示。唐太宗说:“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既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也要发挥法律的制约作用,二者不可割裂,互为补充。在刑罚的施用上,唐初务在宽简。在唐太宗等人德治思想影响下,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遵循先人遗训,缓刑用仁,谨慎治国,天下大治。 宋代理学形成阶段,德治思想深深打上了理学烙印。朱熹从人心的角度解释德治,仁心表现在政策上就是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爱惜民力等。理学诸子概括出了“三纲八目”的治国模式,期望君主志向确定而达到天下大治。理学家提倡教化,整肃人心,通过书院讲习等传授儒家伦理,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后世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意识,与理学家及其追随者的讲学不无关联。 德治思想从确立始,历经几千年的演进,围绕“礼法并治、德主刑辅”的逐渐深入,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当今社会,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国策,强调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有人认为法治与德治不能并存,否定“以德治国”。古代社会提倡德治并非不讲法治,而是主张加强教化,做到礼法并用,宽猛相济。我们要借鉴古代重视教化的传统,为“依法治国”打下“以德治国”的根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生活,使大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选自2015年4月1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德治思想”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德治思想最早出现于尧舜时期,《诗经》《尚书》中蕴含着前代圣贤以德治国思想 的诗篇是最早的文字记载。 B.“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要求敬德、勤政爱民,以祈求上天佑护, 得到民众的真心归附。 C.德治思想提倡“明德慎罚”,就是不专以刑杀立威,主张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 糅合起来,先教后罚,以刑辅德。 D.德治思想在孔子看来,就是要以礼乐为核心治理国家,突出教化的作用,达到社 会秩序井然、人际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主张“以德服人”,陆贾强调“治以道德为上”,他们都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 国家,进一步发展了德治思想。 B.董仲舒主张通过教化培养人的是非荣耻之心,不能只靠刑罚手段治理国家,这为 汉代德治思想定下了基调。 C.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深受唐太宗等人德治思想的影响,统治者缓刑用仁,谨慎 治国,实现了天下大治。 D.在宋代理学形成时期,朱熹制定了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爱惜民力等一系列政策 措施,为德治思想打上了理学烙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周孔之教”重要组成部分的德治思想,经过后人的不断探索,大大丰富了 其内涵。 B.隋朝二世而亡对唐太宗“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等治国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 作用,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宋代理学家借书院讲习等传授儒家伦理,倡导教化,整肃人心,对后世“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国家意识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D.古代社会所提倡的“加强教化,礼法并用,宽猛相济”的主张,对于当今社会治 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潘孟阳,礼部侍郎炎之子也。孟阳以父荫进,登博学宏辞科。累迁殿中侍御史, 降为司议郎。孟阳母,刘晏女也。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 德宗末,王绍以恩幸,数称孟阳之材,因擢授权知户部侍郎,年未四十。顺宗即位,永贞内禅,王叔文诛,杜佑始专判度支,请孟阳代叔文为副。时宪宗新即位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仍加盐铁转运副使且察东南镇之政理。时孟阳以气豪权重,领行从三四百人,所历镇府,但务游赏,与妇女为夜饮。至盐铁转运院,广纳财贿,补吏职而已。及归,大失人望,罢为大理卿。三年,出为华州刺史,迁梓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与武元衡有旧,元衡作相,复召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兼京北五城营田使,以和籴使韩重华为副。太府卿王遂与孟阳不协,议以营田非便,持之不下,孟阳忿憾形于言。二人俱请对,上怒不许,乃罢孟阳为左散骑常侍。明年,复拜户部侍郎。 孟阳气尚豪俊,不拘小节。居第颇极华峻。宪宗微行至乐游原,见其宏敞,工犹未已,问之。左右以孟阳对,孟阳惧而罢工作。性喜宴,公卿朝士多与之游,时指怒者不一。俄以风缓不能行,改左散骑常侍。元和十年八月卒,赠兵部尚书。宪宗每事求理,常发江淮宣慰使,左司郎中郑敬奉使。辞,上诫之曰:“朕宫中用度,一匹已上皆有簿籍,唯赈恤贫民,无所计算。卿经明行修,今登车传命,宜体吾怀, 勿学潘孟阳奉使,所至但务酣饮、游山寺而已。”其为人主所薄如此!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宪宗新即位 / 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 / 仍加盐铁转运副使 / 且察东南镇之政理 B.时宪宗新即位 / 乃命孟阳巡江淮 / 省财赋 / 仍加盐铁转运副使 / 且察东南 / 镇之政理 C.时宪宗新即位 / 乃命孟阳巡江淮 / 省财赋 / 仍加盐铁转运副使 / 且察东南镇之政理 D.时宪宗新即位 / 乃命孟阳巡江淮省财赋 / 仍加盐铁转运副使 / 且察东南 / 镇之政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宏辞,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是除“入等”、“蓝缕”之外对考生“拔萃”的形式,中者可授予官职。 B.内禅,为古代东亚国家所推行的君位传承制度,君主将君位禅让给本家族的人。 C.和籴,原指官府出资向百姓公平购置粮食,后来逐渐成为官府强行对百姓抑配征购。 D.薄籍,指各县平民的册藉名单,在一定时期又可泛指官府的通行文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潘孟阳年少有为。深受皇上宠爱,屡次升迁,官至户部侍郎,去世后又被追封至兵部尚书 B.潘孟阳为人蛮横。倚仗家势常常带领几百随从在各地玩乐享福,并总以公务为由广收盐铁转运院的财货 C.潘孟阳为人暴躁。就营田使职位一事与王遂争论不休,因潘孟阳态度恶劣,在上奏后被皇上驳回,并以免职贬官处理 D.潘孟阳品性低劣。潘孟阳当权期间一心只顾享乐游玩,全然不顾百姓疾苦的生活,以致于人们在他死后对他投之以鄙弃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5分) (2)左右以孟阳对,孟阳惧而罢工作。性喜宴,公卿朝士多与之游,时指怒者不一。(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江陵使至汝州① 王 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②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注] ①本诗是王建在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离王建的家乡颍川很近。②寒食,即寒食节。每年四月四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8.这首诗的第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泰伯》“ , ”告诫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2)李商隐在《锦瑟》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怅的名句是“ , ”。 (3)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 , ”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5分) 老锁匠 曹杰 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板沿着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老街了,更不用说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了。虽然没有客人,老锁匠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泡上一壶茶,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安静地品着祖辈传下来的味道。 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巷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铺时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里挂着的老招牌,上门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年轻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一下。 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兴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禁不住年轻人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锉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还有八角形白铜雕花锁,谐音就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是件工艺品,展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要向来者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了灵感。 “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我应该不用钥匙就能都解开。”年轻人轻轻地说,但显然他是很相信自己的解锁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就能解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您就把这些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就拜您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有人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话正中他的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老锁匠淡然一笑。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支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地响了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 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两把……全被解开了。 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了年轻人的行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警车声。原来县城一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 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戚,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年轻人有些内疚,也就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 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数二。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房间门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年轻人紧张地拿出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儿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可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有了在老人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了。 “让我来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年轻人虽然有些怀疑,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 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轻轻地探到锁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让所有人都感到很压抑…… 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嗒”,一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 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一把锁。” 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而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一种新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一时成为了顾客的新宠。 (选自《左岸风文学社》2015年9月23日,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思想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身处古镇,开着一间老锁铺,守着一门传统技艺,平时把玩着一把祖辈流传下来的茶壶,这一切都暗示这锁匠铺生意十分冷清。 B.第二自然段描写老锁匠长着算盘珠子一样的手指,一方面说明老锁匠长期从事对手指要求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暗示老锁匠的精明能干。 C.面对老锁匠对自己说“不用钥匙就能开锁”说法的质疑,年轻人采取了激将法,他想借此邀老锁匠打赌,以达到拥有那些古锁的目的。 D.小说以年轻人出现在老锁匠的锁铺中并造出新颖的锁为结局,虽有些突兀,但却寓意深刻,对如何在时代变迁中保留传统技艺作了思考。 E.小说构思巧妙,情节一波三折,年轻人不用钥匙就打开了老锁匠的古锁,而老锁匠又打开了年轻人无法打开的门锁,颇具戏剧性。 小说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三处画线句都写到了锁匠的笑,但每次笑的内涵都有所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分) (4)有人说,“一个真正的锁匠,心中要有一把永远不能打开的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史学大师许悼云 魏承恩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知道了许悼云的大名。因为他的《汉代农业》是在美国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必读书,我喜欢这部书,于是我找到许先生的好几部著作来读,被他的渊博知识深深折服,最受启发的是他娴熟的使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治史。那时候,只知道许悼云是匹斯堡大学历史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后来到了香港,在中文大学跟金耀基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一次提到许悼云,耀基师说和他很熟,并说他每年都会来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过了几个星期,许先生果然到了香港,我闻讯后就让耀基师的秘书帮我约了时间去拜访他。在许先生的办公室里初次见面,他平易近人,十分健谈,没有一点大师架子,许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专攻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社会学、考古学、科技史、台湾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他还对现实政治保持这着浓厚的兴趣,撰写了大量政论,结集出版的就不下十余种,在台湾舆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好奇地问他何以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许先生就和我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无锡许家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许先生的父亲藏书丰富,兴趣广泛。许先生幼年患小儿麻痹而不便于行,就在家里杂读群书。抗战后,他在家乡的辅仁中学读书,这所名校聚集了一批饱学之士。1948年底,他跟随父母到台湾,考取台湾中文大学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又读研究生。当年的台大大师云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许悼云受校长傅斯年器重,跟李济学考古,跟李总侗学古代史,跟董作宾学甲骨文,向尹耕望、钱穆、沈刚伯等问学。许先生说:“那时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和内地不一样,不是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指导。这样就给我一个想当大的刺激,因为几个指导老师的治学思路都不一样,他们在那里各讲各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寻找自己的路子。” 后来他又到芝加哥大学去深造。这所世界顶尖的学府不在意你读什么系,学生的课程可以自己设计。在那里,许先生选课的范围包括经济学、中古史、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选读宗教学的只有他,老师照样认真上课。他住院开刀,教授及古代史的老教授带着书到病床前去教,一边讲,一边讨论。听到这里,我就想:很多人在讨论现在的中国大学出不了大师,但不是先应该问中国大学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吗? 许先生说,他选修了那么多似乎和历史学不相干的学科,“但我是拿历史当材料看,拿别的学科当工具看,这样就可以用各种工具处理材料。” 许先生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起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杜克大学等校的讲座教授,著有专著十余种,论文百余篇。近年来,又常在中国大陆讲学,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他是海峡两岸和国际史学界公认的耆宿。听了他的自述,我才算是真正明白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次见面聊天,许先生就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我研究历史的“一日师”。我去学校上课之余,经常会去他那里拜访,聆听他的教诲。有一次,《明报》编务总裁高信疆听我说起许悼云在香港,就说和他是很熟的朋友,要我帮他约一起吃饭聊天。参加那次餐聚的除了许先生夫妇外,还有耀基师夫妇和哲学家劳思光。我在他们中间算是小字辈了。很多年过去了,当晚吃了什么佳肴美味早已忘记了,但大师的风采则历历在目。 上一次见到许先生已经是十多年前了。我有事去台北,听说他也在,就打电话约了时间去看望。言谈之中,他知道我跟随南怀瑾先生在学佛,就说怀师早年在台湾时,自己曾跟随殷海光去拜访过两次,因他的学问路子和南不合而没有再去,但殷老师对他则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进《许悼云谈话录》里,称南怀瑾是奇人,有吸引力。前年我和老友、中研院副院长王汎森博士聊天。他说,殷门弟子对这一说法大不以为然。我说,十多年前就听许先生说过,事后特地向怀师求证。老人家还兴致勃勃地同忆当年殷海光跟他学打坐的情景。这也算为我尊敬的许先生辩诬吧。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17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从9 岁就开始读古文。研究考古学的,古文基础一定要好,这比读近代史的要求要多些。但是有一点,读近代史不如我们舒服。读近代史的会被材料淹死。我们清汤寡面,材料并不多,但你要用心思去组织它,在说不出话的地方砸出话来,挑战性很高。 ——专访历史学家许悼云:我以学科为界,不以国家为界 ②北宋的张载,曾说过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四个方向或维度。 ——许悼云:知识分子的四种类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台湾、大陆,许悼云在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都是一样巨大的,他的《汉代农业》更被列为必读书目。 B.许悼云随和健谈,不摆架子,与作者初次见面,就畅谈自己的求学和治学经历,这让作者很受感动,之后多次拜访求教。 C.作者认为大陆出不了大师的根本原因是:没机会向众大师求教,一个导师带多个研究生,课程全由学校或老师设定,学生缺乏自由度。 D.虽然和南怀瑾大师的治学略有不同,见面机会也不多,但是许悼云还是认为南怀瑾是奇人,很有吸引力,并对他的学问钦佩至极。 E.许悼云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既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也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提出的要求。 (2)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3)许悼云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6分) (4)文章说:“我才算是真正明白大师是怎样炼成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许悼云成为大师的原因。(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对于有些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利当作捞钱的工具,在调整使用干部时 ,大搞权钱交易的做法,国家应从体制机制上予以遏制。 ②日本安倍政府一系列的荒唐行径,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 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 ③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__________去搀扶、去问候;一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 A.营私舞弊 东山再起 不约而同 B.徇私舞弊 死灰复燃 不谋而合 C.营私舞弊 死灰复燃 不约而同 D.徇私舞弊 东山再起 不谋而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本年度中国反腐舆情进入官方主 导模式,曾经风起云涌的网络反腐出现“断崖式”降温。 B.民航局正在研究对航班上不文明“任性”乘客的惩处措施,考虑将这些乘客纳入信用不良记录,其日后乘机将受到影响。 C.在俄政府接连出台救市举措的同时,国际油价出现小幅反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卢布,目前美元对卢布汇率正逐步返回1比50 的安全线。 D.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Peter Piot)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他们所谓的“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区别本末的理由是, 。在能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 A.商业关系到交换,而农业只关系到生产 B.生产与农业有关,而交换与商业有关 C.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 D.交换与商业有关,而生产与农业有关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