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文件大小 24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7/29 8:43:1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东晋名士中,陶渊明是隐士。南朝钟嵘在其文章《诗品》中说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他是一名躬耕陇亩的普通人,所写的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是他毕竟又不是一般人,而是位诗人。六朝期间,幻设的故事、归隐的套语多的是,何以大家就这么相信陶渊明在纸上呈现出来的人格与生活?   这就关乎陶渊明诗文的特点了。钟嵘“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的评价,极可深思。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我们希望它是透明的,如此才能令人观文而见心,毫无阻隔。但语言往往不透明或不甚透明,故常因语言而生误解、滋歧义,乃至形成障蔽。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华美的文辞,固然可帮助作品传远,然其可能造成的误解与障蔽亦更严重。这就是老子要提醒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缘故。我国的文学,自汉以来就不断增强其文的性质,到了魏晋,华靡更甚。陶渊明弃文就朴,放弃了一切多余的修饰与无聊的废话。这一方面表现了他删繁就简、捐华崇实的态度,令人相信他人德甚高;另一方面,诗歌的语言又从美回到了信,语言与作者的心境情思才又可以不隔了。故陶渊明说归田说饮酒,而人皆信之。   如此“省净”的文体,相对于南朝“俪采百字之偶,竞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的时代风气来说,是太朴拙、太接近日常语言了。杜甫说“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遣兴》),陈后山批评他“切于事情,但不文耳”,均就此而言。更无怪乎钟嵘虽对他有那么多赞美,仍只将他列为中品了。   可是,陶渊明诗文的“不文”却比较复杂。初读若不经意之作,但读着读着却让人感到其中颇有意味可供咀嚼。这种意味,不是由语言性的美感,即华辞产生的,而是诗中显示的生活态度、人生体会等“意蕴”造成的。这些“意蕴”,对一些人生体验比较丰富的读者来说,特别耐人寻味,让他们觉得陶诗比一般文采美丽的作品更深邃、更隽永。但陶诗的这种效果,不全由其“意蕴”造成,也跟其“语谓”的特点有关,即看起来不文,自然朴素,但用语甚为精妙,在朴拙的语言中表现出精确与洗练。   陶诗的这些特点对后世追求超越语言华美之层次、达到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浑朴境界,或“不求工而自工”的诗人格外有启发,难怪陆游读陶诗要感慨道“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了。   陶渊明诗文的这种好处,可称为平淡。平淡不是寡味,而是返璞归真的中和之美。达到此种境界,除其人德之外,由文学角度看,与其取径古雅有关。他的文学观接近汉人,其创作亦有复古倾向。于是这就像个钟摆:由汉到魏晋,越来越文;这时复古反弹,稍复古直,遂文质彬彬矣。

(摘编自龚鹏程《中和之美的典范》)

1.本文揭示了陶渊明作品在“语谓”方面的特点。以下评论,没有涉及陶渊明作品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 A.对《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两句,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论道:“只十字,而雪之轻白虚洁尽在是矣。” B.对《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今人袁行霈评论说:“‘亦’字表现物我契合的境界,是极平淡而又极有趣的。” C.北宋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陶元亮《桃花源记》言:‘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 D.梁昭明太子在《陶渊明集》的序中说:“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

2.下列有关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在作品中表现了归隐田园的人生志趣,描写了日常的饮酒生活。这些内容能让人信以为真,跟他使用了“省净”的文体大有关系。

B.陶诗在朴素平淡中不乏深邃、隽永的内涵。这既是由于陶诗寄托了生活、人生等方面的丰富意蕴,也是由于陶诗用语精妙,耐人寻味。

C.陶渊明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平淡,是一种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这种风格的形成,就是因为他在创作上抛弃华靡,追求朴素古雅。

D.陶渊明的人格和作品都受到了钟嵘的关注。对于前者,钟嵘极力推崇;对于后者,钟嵘有不满意之处,故只将其诗列为中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与老子对文采的看法有所不同。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从反面强调了华辞有助于作品流传的作用,而老子则认为美言是不真实可信的。

B.钟嵘评价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认为他的作品去掉了不必要的修饰和废话,达到了语言透明、毫无阻隔、观文见心的程度。

C.钟嵘将陶诗列为中品,陈后山批评陶诗不文,而陆游却对陶诗极为推崇。这些不同评价是由时代风气、陶诗的艺术特征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D.陶渊明作品的平淡,不是枯槁乏味,而是精心锤炼之后才达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浑朴之境,对后世“不求工而自工”的诗人很有启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出为淮南崔圆府为判官。还朝,累迁祠部郎中。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耶?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还,迁秘书少监。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怀光喜且泣,晋亦泣。又语其将卒,皆拜。故怀光虽偃蹇①,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韩滉排笮②得罪,滉势振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晋谢,具道所以然。帝即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李万荣病且死,诏晋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③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

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号恭惠。

(节选自 《新唐书》)

注:①偃蹇(yǎn jiǎn):骄横傲慢。②排笮(zé):排挤。③驺傔(zōu qiàn):马夫和仆人。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耶

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耶

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耶

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耶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经”,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朝时候出现,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太傅”,辅弼天子的官职,周代设置。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为三公之一,一直有较大的实际职权。

C.“行在”,皇帝临时居住的地方,也可以指天子巡行所在的地方。

D.“谥号”古代的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历年间,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回纥人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而董晋驳斥了他们,告诉他们是唐朝保障了他们的父子安宁。

B.唐德宗时期,李怀光谋反,董晋虽然被贬黜出京,但是他仍然忠心为国,凭借着华州刺史的身份对想要造反的李怀光好言相劝,使其悬崖勒马。

C.唐德宗时期,右丞相元琇遭到排挤获罪时,董晋不畏权势,拜见宰相,直言元琇并无罪过,他的做法得到了大臣们的称赞。

D.李万荣死后,邓惟恭总领宣武地区的军马。董晋后来及时发觉了邓惟恭与人合谋作乱,杀死了作乱的党羽,并将邓惟恭解往朝廷。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晋谢,具道所以然。(5分)

⑵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

【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时贬为舒州司马。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为睦州司马。③白云:代指刘长卿居处。

8.首联与颈联是景物描写,两联分别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5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 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是“ , ”。?

(3) 李白在《蜀道难》中借助神话和通过描写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来写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木 笛

????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 “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A.这篇小说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进入终试 ——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前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 ”,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也是朱丹精神的发展过程。

B.文章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了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朱丹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D.小说中的“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小说中的这个重要场景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E.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有出色的音乐才华的青年,所以录取了他。

(2)小说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朱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并结合小说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梁羽生:千古文人侠客梦

周天意

①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

②梁羽生出身于书香门第,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从1954年到1984年,30年,35部小说,160册,2000万字的‘刀光剑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表示,梁羽生是做到了著作等身的一位作家——160册书堆起来,足有一人高了。梁羽生的小说,结构和语言都独具魅力,多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来陈述,多用诗词歌赋和民歌俗语,富有神采。

③在梁羽生看来,与武侠小说结缘,实属偶然。1954年的他,还是一名普通报纸编辑,应好友《新晚报》总编辑之约,硬着头皮创作了报纸连载小说《龙虎斗京华》,不料一纸风行,并因此成为新闻人物。

④晚年,梁羽生回望自己的创作生涯感慨万千:“往事并不如烟,要说是说不完的,能说多少就多少吧。这正是:旧梦依稀记不真,烟云吹散尚留痕。”他的话,如同他的葬礼,一如既往地低调,却不妨碍他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以及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⑤梁羽生深受传统文化熏染,魏晋名士的风流,纳兰容若的深情都深深地烙在其骨子里。俗话说文如其人,在梁羽生的笔下,不但有着精彩诡异的江湖、神奇玄妙的武功,更有着令人荡气回肠的爱与友谊。但无论是武功还是爱与友谊,在他的笔下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烙印。江湖是种无奈的选择,梁羽生笔下的江湖是平和的江湖,是中规中矩的江湖。他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则更贴近生活,凸显真实人性,以儒家的思想写武,写江湖,不求深厚与诡异,只是表达着民间藏龙卧虎,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道理。

⑥古希腊艺术家认为悲剧是最完美的文学形式,悲剧揭示了生命的终极意义。梁羽生受十九世纪文艺思潮影响很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一直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梁羽生笔下的爱情是多难的,再动人的爱情,即便是一见钟情,也让你白了头发,添了伤口,一如冰天雪地里的昙花,没有毅力没有恒心的人,也是无法采摘的。友情也一样,那是一种深藏的关怀与爱恋,得到难,守住也难。天山南北,四野茫茫,杨云聪与纳兰明慧的爱情夭折于民族的对立与现实的残酷之中,草原上的飞红巾蓝天的豪情最终换得个未老头先雪;贺兰山中,陈玄机与云素素本是白玉无瑕,儿女深情如夏花春水,奈何上代人冤孽重重,终是“寸寸伤心付劫灰”。世间之情犹如昙花开一样,漫长的等待,刹那的绚美,而痴情儿女的执着与高洁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人性的复杂,爱情的难解,造化的弄人,都化在天山星夜的凄然一望之中了。

⑦梁羽生笔下的英雄,其实也很平凡。随便往人群中一站,谁也不知道他是谁,更不会认为他就是个英雄。梁羽生是用虚构的人物来强化历史氛围,双拳难敌四手,这是至理名言。一个人功夫再高,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万人敌。毕竟人的体力和潜能都是有限的,也是相差不远的。除却《大唐游侠传》、《剑网尘丝》系列、《风云雷电》等少数几篇外,他的作品都集中在明末清初时期,英雄总是在国家民族大义之中,慢慢显露出来的。导演张纪中评价梁羽生说:“梁羽生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感很厚重,应该说他笔下武侠世界中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中。相比之下,金庸的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生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⑧梁羽生小说开篇引人,中间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结局荡气回肠。梁羽生曾为自己撰写了一副对联: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此联既含有书的名字,又在联尾暗嵌自己的名字,正是一生淡泊名利的写照。

相关链接

①梁羽生(1924.3.22-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

②武侠小说必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 —— 梁羽生

(1)下列对传记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 )

A.梁羽生笔下的武侠英雄在功夫上并不能做到万人敌,但他们心中充满了民族大义精神,这种精神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慢慢显露。

B.梁羽生笔下的江湖总比别的武侠小说家笔下的江湖少了几分精彩和诡异,这跟他一直以儒家的思想来写武写江湖是分不开的。

C.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梁羽生笔下的爱情总不能一帆风顺,这既跟他的创作观有关,也跟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D.梁羽生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一,共创作小说35部之多,书香门第的出身,决定了他在创作中热衷于使用诗词歌赋,语言充满神采。

E.与别的武侠小说家刻画的人物相比,梁羽生笔下的人物更平凡更贴近生活,这跟他创作时注重凸显真实人性力求用虚构的人物来强化历史氛围的写法是分不开的。

(2)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梁羽生武侠小说的风格特点。(6分)

(3)请简要分析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创作特色是如何形成的。(6分)

(4)“以侠胜武”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创作主张,结合本文并联系你所看到的武侠题材的小说和电视电影,谈谈你对“以侠胜武”的认识。(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纳税的主体,对国家GDP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二,因此高校毕业生应该到民营企业去,在那里只要脚踏实地,就一定可以 。

②多年来,遇到雨雪等不良天气,出租车供应远小于市民出行需求时,“ ”仿佛就成了少数不良出租车司机的惯例。

③ 当前各类艺术展览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证明了我国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固然是好事,然而,这些艺术展的水平往往 ,不禁引起人们的担忧。

A.出人头地 趁火打劫 参差不齐

B.出类拔萃 浑水摸鱼 参差不齐

C.出人头地 浑水摸鱼 良莠不齐

D.出类拔萃 趁火打劫 良莠不齐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群90后的爱心志愿者,通过一个名为“助力农民工返乡微公益”的志愿活动,为农民工送上了一张张温暖的回家车票,对于农民工而言,这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生活的便利。

B. 在席卷了今年颁奖季所有重要奖项的影帝之后,2月29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凭借口碑爆棚的《荒野猎人》,夺得第88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圆了全球影迷共同的梦想。

C. 网络之所以有无尽的吸引力,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隐藏你的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D. 两孩政策在全面放宽后,“能不能生二胎”“该不该生二胎”“生二胎之后怎么办”之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热烈讨论。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 ( )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标志,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设计了两条安全线。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A.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B.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C.位于票面两边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 D.位于票面两边的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 ,而成功也必青睐内心宁静的人。红学痴儒周汝昌著作等身却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四中、十四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6届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