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文科综合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重庆市三峡联盟2013届高三联考 文综
文件大小 468KB
所属分类 文科综合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4-26 13:51:4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三峡名校联盟高2013级3月联考

文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 满分:300分)

政 治 部 分

命题人:李红 审题人:陈永勤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2年8月2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今后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法定节假日,全国收费小型客车可以免费通行,随后的中秋国庆8天假期就为老百姓节约了逾200亿通行费。这一政策带来的经济影响是

①势必造成公路大面积交通拥堵 ②导致国家财政总收入大量流失

③刺激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拉动内需,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2年我国政府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税收负担,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等。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③运用经济手段调整国民经济关系 ④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3年2月6日,浙江某知名制鞋企业在历经6年艰难抗辩后,终获对欧盟反倾销案的胜诉,被征的反倾销税全部退回。这一胜诉启示同类企业应

①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左右规则 ②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③树立规则意识,提升应对能力 ④把提高“走出去”能力作为发展基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2年某企业生产的甲商品单位价值为36元,2013年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3年创造的价值总量比2012年增加了

A.1/5 B.2/5 C.1/3 D.3/5

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下列与“长风破浪会有时”哲理相同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C.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右图漫画《没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深入实际,才能真正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探求事物的本质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反映

7.当下中国道德建设步入新阶段,由过往树立“高大全”式的“英雄模范”,转为“平民好人”用实际行动引领道德风尚。这种转变折射出

①价值观对改造客观世界的导向作用 ②道德建设具有时代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④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2年10月16日,《平凡的感动》一书首发及赠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书中记录的张丽莉、吴斌、高铁成等70个典型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物。据此回答8--9题。

8.《平凡的感动》一书中记录的平凡人物,他们或是在平凡之中默默坚守,或是在关键时刻依然择善,用爱心和壮举提升了道德的高度、树立了德行的楷模。这是我们相信,无论经历了多少彷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仍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呼唤着身边“平凡的良心”。 呼唤 “平凡的良心” 有利于

①发挥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

③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④在实践基础上穷尽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表示,希望《平凡的感动》一书的出版,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说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素养是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 ④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10.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加强自身建设,依法执政

③履行经济职能,造福人民 ④发挥核心作用,与时俱进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11.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种种迹象显示,微博正以“秒互动”的传播优势,开启“人人都是参政者”的新阶段,成为政府部门政务公开、收集民意、倾听呼声的新阵地。对以上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扩大了公民的权利 ②这是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改进工作,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审慎行使权力、科学决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西藏自治区全面实行15年免费教育。凡是在西藏自治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均能享受这一政策,在民办或其他部门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也可享受等额财政补贴。这一做法

①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入,不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②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有利于消除民族间的差异 ③有利于促进西藏教育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13题34分,14题18分)

13.(34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总量

519322

24565

7917



比上年增幅

7.8%

9.6%

10.7%



注: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材料三?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则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更公平” 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并针对反映的经济信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9分)

(2) 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政治学依据。(12分)

(3)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14.(18分)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形成以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五市为重点,全省办节的格局,山东将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艺术节。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把本届艺术节办成人民的节日。(8分)

(2)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分析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意义。(10分)

历 史 部 分

命题人:李德文 审题人:刘建荣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1.“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

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

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 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4.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1934年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眼高腰洋袜,两腿皆外露;首挽圆髻,不钗不冠,近则截发烙之(指烫发),使曲散垂耳际……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 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 ②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 ④妇女追求个性解放为普遍现象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右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

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

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

7.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8.2004年,在联合国第58次大会上,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以纪念一个具有划时代物理学贡献诞生100周年,并盛赞是它“改变了传统物理学固执而绝对的不合理状态”。这个“划时代物理学贡献”

A.改变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B.从运动角度论证了时空的绝对性

C.开启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大门 D.从微观领域完善了经典力学体系

9.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由此可见,与这次金融泡沫直接有关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

C.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0.美国1787年宪法第3条第3款规定:“国会有权宣布对于叛国罪的惩处,但叛国罪犯公民权的剥夺,不得影响其继承人的权益,除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者外,不得包括没收财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

B.宪法不注意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可因叛国罪而被没收

D.宪法内容体现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11.王润泽在《政治、外交与媒体》一文中记载:1919年6月16日,日本外务大臣严厉谴责美国驻日大使莫里斯,说中国的学生运动是由美国支持的,而且运动一定会引发普遍的“排外情绪”。这说明日本

A.对巴黎和会的结果不满意 B.希望解决中日之间的冲突

C.嫁祸欧美掩盖其侵略政策 D.与美在山东问题矛盾突出

12.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已形成了同盟国关系 B.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D.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失败

二、非选择题。()

13.(26分)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伴随着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前面论述的混乱和改革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国际分工,世界经济体中的核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三个部分的区分更加清晰,新型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处于核心区,传统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被现代生产力造成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工业革命拉大了各文明区的差距。……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的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中西文明交流是不平等的,中国处在明显的弱势的一方、带有被动性。这次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转型。

——摘引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德、日的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德国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和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坑,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尽管二次大战以后,德、日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每个后起大国认真吸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越南自从 1986 年革新开放以来,“以华为师”,并坚持结合自身实际,锐意创新,20 年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魏伟新、王利文《越南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伴随着经济变革而来”发生了怎样的重大政治变革?(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工业革命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文明转型”的主要特点和历程。(1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日本、德国崛起的特征,并简要概括其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有哪些?(6分)

(4)根据材料四,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4分)

14.(26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人类阶段,自然资源是天然的“衣食粮仓”,“土地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金属、煤炭、石油、木材、水利、太阳能、风力等等。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各类资源,人类生产就失去了作用对象,什么也生产不出来。……在工业时代,人们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工业化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形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从而使工业化生产无法持续,亟需人类转变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 ——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

材料三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难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堆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

——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材料四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然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金、劳力、原材料和能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1吨标准燃料所产生的GDP比较,我国为395.8美元,美国为2172.8美元,日本为5747.8美元,德国为4351.5美元,印度为1430美元,世界平均为2167美元。消耗同样的能源所创造的产值,我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数,单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我国人口、环境、资源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最大容量不能超过16亿,而目前已达13亿。每年净增1400万人口,要消耗掉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还有劳动人口增长高峰已经到来。人口文化素质在世界属于偏低,贫困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1∕17。资源短缺对未来发展压力很大。我国主要资源人均水平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由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还将继续下降。农业生态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目前还在继续恶化,生物资源进一步锐减。生态环境问题已危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初已超过1000多亿。如果再不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所抵消。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此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7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10分)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有哪些?我国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环境问题。(5分)

地 理 部 分

命题人:杨寿文 审题人:尹建兵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

图1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下列叙述与其关系不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被占用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D.劳动力价格上涨

2.下列地区,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3.图2为全国高温预报图,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暖锋,乙——深居内陆,植被稀疏

B.甲——暖锋,乙——副高控制,沙漠地表

C.甲——反气旋,乙——盆地地形,副高控制

D.甲——反气旋,乙——深居内陆,盆地地形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图3所示。读图3回答4~5题。

4. 冬至日,太阳天顶角为零的地方位于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点

5.当重庆的太阳天顶角最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的地方时为12时 B.重庆的地方时为0时

C.重庆昼短夜长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近几年来,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读图4“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面影响示意图”。回答6一7题。

6.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的影响是:

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格

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格

③造成交通拥挤

④产生噪声污染

A.①③ B. 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

A.城市道路分布图 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

图5为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干甲、乙两岛屿所在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看,甲为大牧场放牧业,乙为水稻种植业

B.从气候类型看,甲地终年温和多雨,乙地终年高温多雨

C.甲、乙两地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D.甲地比乙地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9.当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值都比乙地小

B.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C.珠江三角洲和开普敦都处于多雨期

D.我国北方处于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图6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A.雨水、雨水

相关资源:
·甘肃省兰州五十五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实战考试试题文综试题
·甘肃省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试题文综试题
·甘肃省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文综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综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13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二试题文综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综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三阶段性联考试题文综试题
·安徽省淮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综试题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2013届高三4月模拟测试(二)文综试题
·安徽省池州市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试题文综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