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高三文综4月考试试题 2013、4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学校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读我国沿海某城市二分二至日的气温、海温、日出日落时间统计表,回答下题。 1.据表中信息可判定,该城市在清明节这天的白昼比黑夜约长 A.0小时50分 B.1小时40分 C.2小时20分 D.3小时30分 节气 早晨气温(℃) 沿海水温(℃) 日出日落时间 春分 1.4 4.7 6:02 18:10 夏至 21.0 18.7 4:42 19:19 秋分 19.1 23.4 5:47 17:56 冬至 3.0 7.2 7:06 16:48 网络鲜花速递是指送花人利用网络订购鲜花,连锁店直接把花送到收花人手中,是鲜花销售的新形式。据此完成2-3题。 2.网络鲜花快递,将使鲜花种植业 A.增加生产成本 ? B.扩大销售市场? C.改变生产方式 ? D.改变种植制度 3.与传统的鲜花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鲜花速递 A.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B.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 C.营销环节减少,?销售成本降低 D.增加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 气候学上通常以侯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据此并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图1),完成4-6题。 4.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A.兰州与西安 B.呼和浩特与银川 C.济南与太原 D.天津与石家庄 5.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 B.地势平坦,空气质量优良 C.地形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 D.植被覆盖度高,温差变化小 6.乙区域在七月的侯温应 A.低于10℃ B.12℃左右 C.接近15℃ D.16℃-22℃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图2,单位㎜),完成7-8题。 7.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 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 D.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9. 范蠡提出广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 “治国之道”是指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政府调控物价 D.自由放任 10.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1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 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12.“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 A.牛顿运动三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3.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 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4.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15.阅读《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 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 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17.根据右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 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8.山东“十二五”启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力争通过七年的努力,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15100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5.6%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②提高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提高农民收入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2013年1月28日,中国万向集团成功收购美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电池制 造商——A123系统公司除军工合同以外的所有资产,构建起“中国投资、美国运 营、全球市场、创新技术、提升中国”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平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积极“引进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②要积极“走出去”,加快培育我国的跨 国公司③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 生的原则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人民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十八大首提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体现了 A.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B.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D.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服务人民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 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回答21 — 22题。 21.他强调,要坚持“老虎” “苍蝇” 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表明 ①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 基本方式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依靠法制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 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④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发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罗阳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他们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大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4. 新时期的山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山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 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山东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 表明, 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②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 关键在创新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④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 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5.下列诗句中与漫画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①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4道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6.(2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主要采用水平井和岩层压裂技术(即将大量水夹杂着化学物质、泥沙,用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邻近的岩石构造,扩张裂口,使天然气能流入井中得以收集)。美国是目前世界页岩气开采量最大的国家,其页岩气的单位热值使用价格约为汽油的一半。图4为美国本土页岩气储藏地的分布。 (1)概述美国页岩气储藏地的空间形态及分布特点。(6分) (2)简析近十年美国一些投资公司加大页岩气开采量的原因。(10分) (3)据初步勘探表明,我国西部盆地边缘有丰富的页岩气储藏。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进行大量开采,请说明理由。(8分) 27.(12分)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三角洲地区为我国开发较晚的区域,如今已发展定位为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其中M地区已发展成为以蔬菜产业为主,多业并举,汇集了菜果种苗繁育、基地生产种植、批发市场经营、蔬菜物流配送、深加工出口、技术研发等众多企业。该地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 (1)指出该三角洲的名称,并简要说明该区域开发较晚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图示M地区发展成为蔬菜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28.(20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造就了深层次的文化结构,消费意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沿着“尚俭”和“尚奢”主次并存、因时制用的模式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与其奢也,宁俭。” ——孔子 “俭节则昌,淫浃则亡。” ——墨子 “财货足用则轻用(滥用),轻用则侈泰,……侈泰则家贫。” ——韩非子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 ——司马光 (1)材料一中孔子尚俭的目的是什么?(2分)墨子、韩非子、司马光分别是从哪种角度论述尚俭的重要性?(3分) 材料二 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至于统计天下之势则不然”。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羞良酿,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彼以粱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 ——明 陆楫《蒹葭堂杂著摘抄》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的观点及其依据。(5分)分析这种观点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 材料三 “人人俭而人人贫。天下大事,遂乃不可以支。”“至贫极窘之中国”御侮“败亡之由,咸此而已矣”。“人人皆可奢,则人之性尽”。 ——谭嗣同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谭嗣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意义?(6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荚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开始迈向统一的条件。(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设计对外援助计划的意图。(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6分)
30.(24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下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 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C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资源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四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项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9分)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力而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与发展。(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7分) 31.(14分)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二,分析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6分) (2)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选做部分】 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 (1)简要说明三省区发展旅游业的共性优势条件。(7分) (2)分别列举上述三个省区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3分)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7为亚洲东部部分区域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某时的海平面气压及天气系统图。 (1)据图指出我国境内将遭受暴雨影响的地区。(4分) (2)列举上述地区因暴雨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6分) 34.(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8示意的是我国某沿海大城市1921年至2011年地面沉降变化。 (1)简要说明导致该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6分) (2)列举该城市地面沉降所产生的主要问题。(4分) 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日本明治维新体现出“眼观八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层面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替,从而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但是,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体制方 面实现新旧更替更难一些,精神层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是如何做到“眼观八方”的?(6分)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2分) (2)概括指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方面和精神层面局限性的主要表现。(2分) 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瀛〈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1906年) (1)材料一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材料二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时说:“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但他的革命理想没有成功,遗留下许多社会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新创”的民主思想的内容。(2分)指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尚未成功”的遗留问题。(4分)
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1)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4分)
(2)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6分) 38.(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世界大选之年,美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进行了大选。某班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什么是大选,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以下信息: 大选(generalelection),是指在多党制条件下,决定由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执政的公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不同国家的大选具体含义不同,在英国和日本是指议会选举,在美国和法国是指总统选举。从法国社会党候选人奥姆朗与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克奇的唇枪舌战,到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剑拔弩张——从花样翻新的竞选策略,到为讨好选民而做出的种种“承诺”——2012年西方大选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请指出上述国家“大选”具体不同的原因。(4分) 如果以“我看西方大选”为题写一篇小评论,请你列出要点进行简要的评析。(6分) 39.(l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全球性问题。片面发展观、狭隘的人类主宰观、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科技万能论等观念,对环境问题的出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找出下列环境伦理观念与其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4分) 环境伦理观念 表现 ①片面发展观 A.只要科学技术足够发达,人类就不愁解决不了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等问题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