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课题 |
动能 动能定理 | |||||||||||||||
教材内容的地位 |
动能定理是功能关系的重要体现,是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依据,因此是本章的重中之重。在整个经典物理学中,动能定理又与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并称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支柱。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因此学好动能定理对每个学生都尤为重要。 | |||||||||||||||
教学设计思路 |
导入新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验证功和能的关系──巩固动能定理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理解动能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适用范围、简单应用。
3.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 ||||||||||||||
过程与方法 |
1.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探究和验证过程中掌握观察、总结、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3.经历科学规律探究的过程、认识探究的意义、尝试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演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探究验证培养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3.用简单仪器验证复杂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不畏艰辛敢于进取的精神。
4.领略自然的奇妙和谐,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 | |||||||||||||||
教学重点 |
1.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演示实验的分析。 | |||||||||||||||
教学难点 |
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 |||||||||||||||
教学资源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初中对动能有了感性认识,在高中要定量分析。
高中生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定性到定量。 | ||||||||||||||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了解了功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初步了解了功能关系。
对物体做的功与其动能的具体关系还不清楚,这就是本节重点解决的问题。 | |||||||||||||||
教学方式 |
启发式、探究式、习题教学法、类比法 | |||||||||||||||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 |||||||||||||||
教学仪器 |
斜面、物块、刻度尺、打点计时器、铁架台、纸带
| |||||||||||||||
教学设计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提问:
能的概念
功和能的关系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动能的概念
动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动能和做功的关系。(猜想) |
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它就具有能量。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 |
巩固上节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设问启发思考 | |||||||||||||
探究动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
多媒体演示:滑块A从斜面滑下与物块B碰撞。
实物演示:
结论:
从功能关系定性分析得到: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探究动能与质量、速度的定量的关系。 |
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让滑块A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把物块推得远,对物块做功多。
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时把物块推得远,对物块做功多。
学生总结动能的相关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
定性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试验现象的能力 | |||||||||||||
探究做功与动能的关系 |
多媒体演示:飞机加速,飞 机动能变化的原因?
定量分析:应用牛顿运动定 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
归纳:
物体的合力做的功等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得到式子:
这就是动能定理。
由功能关系和动能的定性表述,只能用这个物理量表示动能。
板书:动能、动能定理 |
由于牵引力对飞机做正功,导致飞机的动能增大。
学生分组推导:
用文字语言表述结论: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物体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
通过推理、演绎培养探究兴趣
培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定量探讨
| |||||||||||||
验证动能定理 |
引导学生验证动能定理:利 用打点计时器打的纸带。(自由落体) |
学生提出设计方案(分组讨论),动手操作。
数据处理: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力做的功与动能变化相等。 |
让学生了解“探究”的重要环节 培养合作精神
用简单仪器验证复杂规律 | |||||||||||||
课堂巩固 |
投影例题:
物体从高出地面H处自由落下,落至地面陷入沙坑h后停止,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多少倍?
投影三种解法,并总结。
1.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比较
2.动能定理解题方法步骤(三步走) |
学生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1.牛顿运动定理和运动学公式
2.分过程用动能定理
3.全过程用动能定理 |
巩固本节基本知识、对比两种动力学方法优缺点、学会动能定理的应用。
自然界的奇妙、和谐统一。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