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应该重视实验探究,主要采用“边讨论、边探究、边实验”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施教。通过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实验探究,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实验探究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一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经历实际问题导入→理论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体现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资源】
学生实验器材:体积和颜色相同的正方形木块、铁块、铝块(6组),体积相同的正方形铁块、铝块(3组),体积不同的正方形铝块(3组),天平和砝码各6组。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
设疑激趣 |
出示三块体积、表面颜色都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 |
活动一:问:如何区分谁是木块、铝块、铁块?
活动二: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质量区分它们。 |
活动一: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活动二:学生利用天平测出体积相同、表面颜色都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的质量。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它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同时为密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 ||||||||||||||||||||
二、提出 问题
合理猜想
|
让学生根据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初步感知,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进行猜想。
|
活动一:问:同学们根据你们称量的结果,问: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相同吗?
活动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 |
活动一:思考-交流。
活动二:
独立思考-学生猜想-组内讨论-汇报交流
|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合理猜想的能力。
| ||||||||||||||||||||
三、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
|
探究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
活动一:问:为了验证你的“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应如何选取器材?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二:问:为了验证你的“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应如何选取器材?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三:组织学生对组内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估,确定实验方案,同时引导学生画出实验设计表格。
活动四: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
活动一: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确定组内实验方案。
活动二: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活动三:根据评估后确定的实验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注意:1-3组探究;“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4-6组探究“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的猜想。)
活动四: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m-v的关系图像,组内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得出结论。 |
学生为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必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急于思考通过怎样的方案进行探究,选择什么样的器材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
通过对实验方案的交流评估,培养学生搜集怎样的证据,怎样搜集证据及交流评估的能力。
探究过程中进行分组探究不同的猜想,一是节约课堂时间,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
四、汇报 交流
归纳 总结
|
得出质量跟体积关系的结论 |
活动一:学生实验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板书)
2.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大小不同。(板书)
活动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
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这两个结论,同时思考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研究方法。 |
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 ||||||||||||||||||||
五、引入 密度
学生 自学
|
密度 |
活动一: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题目:①为正确反映“同种物质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这一结论,物理学中引入了什么物理量?它是如何定义的?其定义方法跟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个物理量相似?其公式、单位如何?
②其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何?你会换算吗?
③水的密度是多少?其物理意义如何描述?一滴水和一盆水的密度相同吗?
④同种物质的密度随着物质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吗?随着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活动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后进行反馈矫正 |
学生对照自学指导题目阅读课本P100页。
独立思考-记忆-讨论-交流-内化 |
在自学指导题目的引导下,学生对照课本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后,讨论、交流不会的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 ||||||||||||||||||||
六、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1.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跟质量m成正比
B.密度m跟体积m成反比
C.密度既跟质量成正比,又跟体积成反比
D.密度大小只由物质本身决定,跟体积、质量大小无关
2.表中记录的内容是一位同学学习密度概念时做的实验记录,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
(2)铁的密度________,铝的密度_______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活动二:巡回指导
活动三:反馈矫正
活动四:小结本节内容
|
活动一:学生自主练习
活动二:学生交流
活动三:小结本节内容(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小结)
|
通过小结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
【板书设计】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 |
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