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九年级全一册 ->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 正文

“摩擦力”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4 13:27:30阅读:
字号:|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认识摩擦力及它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经历探究实验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

2.物理来源于生活,养成学习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合理猜想。

教具及电教手段

泥鳅、自制摩擦力演示仪、木板、软木块、砝码、玻璃板、百洁布、铅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讲述老师童年时抓泥鳅的趣事,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体验一下

徒手抓泥鳅,收获甚少。分析原因是太滑了,或是“摩擦力太小”

利用有趣的情景引入。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说出摩擦力概念

给学生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认识摩擦力。

学生看演示实验,并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两方面来归纳出摩擦力的概念。

避免向学生强硬的灌输物理概念,让学生能通过自身感受,归纳出摩擦力的概念。

提出问题

其实生活中摩擦力随处可见,你们能列举一些事例么?

然后在回到抓泥鳅的问题上。

1、抓泥鳅抓不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当汽车陷入泥坑打滑无法前进,你又有什么好的方法?

你们想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但好象有一些方法的原理是一样的,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加强感性认识。再列举出解决方法:

11.戴上手套抓泥鳅。

12.用大力抓泥鳅。

21.在车轮下垫石头。

22.在车轮下垫稻草。

23.往车上装些重物。

各抒己见,并将列举的方法进行分类。

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没有学习摩擦力之前,能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生活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意识。

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出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若学生有很多猜想,教师应给予肯定或是鼓励。

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容易猜想到“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学生可能的猜想还有: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等。

对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虽然是引导了学生,但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猜想,我们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设计实验

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很多好的猜想,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假设,我们要怎样才能验证了?在学生设计实验时,可出示友情提示:

1、摩擦力如何测量?

2、当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时,我们在实验中该如何处理?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出解决方法,测量摩擦力时要求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在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控制。

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实验,而这里的“摩擦力如何测量?”和“控制变量法”如果不处理好的,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实验。

进行实验

学生分小组实验,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完成探究报告。

请做完的小组上台演示实验,展示数据,说出结论,其他小组注意观察,看有无不规范处,或有无更好的做法?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展示数据,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在实验过程中,渗透交流与评估。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评估能力。

分析论证

经过同学们亲身经历,概括出总的实验结论。我们的实验能不能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成立?

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由实验结论可以知道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猜想,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有成功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是不是摩擦力越大越好呢?出示课件引出争论。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摩擦?

点击课件,请同学们分类,那些是增大或减小摩擦的?从中你学到了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通过讨论,得出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通过争论摩擦是好是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并进一步学习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应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对学生学习活动做个反溃。

知识扩展

1、小明学习了摩擦力后,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所以摩擦力就都是阻力,不可能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而小华却不同意了,说没有摩擦力,车怎么启动呢?你怎么走路呢?所以摩擦力是动力。

2、如果突然的一天,世上所有的摩擦力都没有了,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永恒的,在课的最后,学生应能讨论出正确的结论。科学论文“假如没有了摩擦”旨在发挥学生天生的想象能力,当然这也是在学生认识了摩擦力的基础上才能想象出来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