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九年级全一册 ->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 正文

“重力”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4 13:27:32阅读:
字号:|

  课题: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重力概念

 

流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建立概念→深化概念

 

观察现象 学生观看和重力有关的现象(课件1 ①苹果下落 ②水往低处流 ③抛出的球落地 ④羽毛飘落)

 

提出问题 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课件2 ①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概念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能够使物体下落的力。

 

深化概念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课件3 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②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有重力作用,地面附近物体对地球有没有这种作用?)学生讨论使概念得以深化。

二、研究重力方向

 

流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实验深化→知识应用

 

提出问题 教师再次展示课件1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猜想 向下。

 

演示实验 学生的猜想是模糊的、片面的。猜想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适时进行演示实验:1物体自由落体2重垂线

 

学生归纳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就是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教师补充:这一方向就是竖直方向,学生归纳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继续深化 学生潜意识认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为澄清这一认识,教师及时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是否总垂直地面?学生讨论之后实验验证。(课件4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地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问题解决:(课件5)小明在用天平测质量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水平桌面,请你用手头的东西检查一下自己的桌面是否水平,可否供小明使用?

 

三、探究重力的大小

 

流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实验探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重力有大小吗?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肯定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做出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课件6

 

1.需测的物理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一盒

3.实验步骤和记录

 

实验次数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1

 

 

 

2

 

 

 

3

 

 

 

 

实验探索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至此,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巩固应用 例题.

 

四、自学重心

 

出示自学提纲: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件7

 

1.重力的作用点叫做什么?

 

2.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测你的直尺重心吗?

 

3.怎样测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所在位置?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试着做一做。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课件8

 

五、STS教育

 

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使物体总也不能脱离地球,而人类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克服地球吸引与大气屏障,将人类活动范围从地球扩展到太空,这就是航天技术。向学生介绍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情况,要求学生翻阅近期报刊报纸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与同学共享.

 

六、小结与反馈

 

通过课件生动再现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的目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本环节对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从而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明显。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所以此环节安排为实验探究。

 

 

 

 

 

 

 

 

 

 

此环节的核心内容是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建立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本环节设计目的在于:

 

1、使学生关心科技,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学会利用社会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板书设计

重力

  课外活动设计

  1.写作与体会: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举一动都受到重力的影响,要是一旦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请你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限。

  2.设计与制作:利用重力知识你能否做一个水平器?试一试,画图说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