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科学家——崔琦
作者:眭平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3-7-21 22:27:52阅读:
字号:小|大
在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又有一名华裔科学家获此 殊荣,他就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律文之后的第 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 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的一个乡村.由于贫困,乡中 连一间校舍也没有,崔琦只有接受私塾中的四书、五经教育. 不久, 他便随大姐来到香港直接进入六年级学习.在香港,他面临的最大困 难是语言关,一是学说广东话,二是学好英文.后来,他进入培正中 学就读,这使他的英文进步很快,因为这是一所双语并用的学校,课 本用中文,授课用英语或是名词中英对照,这种教学方式使崔琦受益 匪浅.他后来回忆认为:华人研读科学应该中英文交错使用,才可兼 容并蓄,收到真正学习之效.他说,只懂得中文会令科学家无法追读 最新的科研报告,而完全放弃中文却是舍本逐末. 1958年, 19岁的崔琦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奥古斯塔纳学院学 习,那时全校只有他一名华裔学生.由于青少年的崔琦在从河南辗转 到香港,又从香港到美国的历程中,克服了种种挫折和困难,培养了 他坚韧的性格,他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从学院毕业. 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来到芝加哥大学师从史达克教授,在这里,史 达克教授风趣的物理教学、及物理学广博的奥妙,使崔琦对物理学产 生了特别的喜好,并开始对物理学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当他圆满完 成这里的学业后,又前往贝尔研究室跟随罗威尔教授学习研究,这里 的物理实验更使他趣味盎然,并决心投身于物理学的研究与探索. 崔琦一方面治学严谨、专心致志,对自己钟爱的物理学研究事业 非常投入,他喜爱做物理实验,需要时常常是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 时为了实验研究的需要,他可不惜四处奔波,走遍波士顿及佛罗里达 州,找个强力磁场以进行他的“量子液体实验”,并且工作时很少理 会身旁其它事情,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有效率.在发现 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后两年,他便于1984年和另外两位应届诺贝 尔物理学奖得主,赢得“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头衔及巴克利物理大 奖.而另一方面,崔琦又是一个很具幽默感、很随和的人,他常视物 理实验如玩游戏,他说,能随心所欲设计新模型,能制造一个个用钱 都买不到的新产品,那种满足感难以形容,做实验又有何难?“做研 究报告才烦人呢!”.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说:“外面天气 很好,到外面玩玩再回来,不要压着自己钻进牛角尖,松弛一下,将 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次他与另两位科学家因发现强磁场中共 同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形成具有分数分子电荷的新型“粒子”而获得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崔琦却微笑说:“我还没有资格去提如何应用 这个新理论.但它是客观存在的,量子物理的电子有其新的特性.” 此外,崔琦还是一个兴趣广泛、全面发展的人.他对很多事物均感兴 趣.当年,他不仅物理、生物、化学、中英文等学科成绩都特别好, 而且他还喜爱打篮球和唱歌.大学毕业时,有同学对崔琦如下评价: “六尺身材堪谓高,天赋英聪功课好,兼长国、英、数,日常小事却 糊徐,五毫当一毫.写字时笔墨飞舞,笔迹字体犹如乱草,指挥音乐, 南拳北腿如比武,歌声动人,姿势美妙够风度……”.他还有一大爱 好就是周末数小时的阅报,从不间断,无论是政治、科技,还是经济、 艺术、体育,他都不放过.崔琦因此还幽默地说:自己什么新闻都爱 看,但不是所有的都看得懂.也正是他广泛的兴趣和宽阔的知识面, 使他思维活跃,脑中经常涌现新想法,新念头像是永无止境. 从一个贫穷乡间的普通孩子成长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的成功是华人的骄傲,崔琦的成才经验和全面素质培养也是值得我们 借鉴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