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火星上去种点儿草,给这颗荒芜的星球添一些生气,已经排进了美国火星探测的日程表。如果不出意外,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一个探测器将于2007年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据认为是贫瘠的地方栽下一种名为拟南芥的低矮植物。
在火星上种草,当然不像在地球上那么容易。人上不去,只能靠机器人代劳。这个机器人将随着陆器降落火星,它既当“园丁”,在火星上挖坑,同时也充当科学家的“助手”,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
机器人获取的火星土壤酸碱度和氧化剂含量数据,将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将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等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
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撒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陆器中的一个微型温室里萌芽,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火星上去。
在火星上究竟该种什么植物是有讲究的。拟南芥之所以成为首选,是因为有如下三个优点:一是个儿头矮,最高不过二十多厘米;二是生命周期短,仅有一个月;三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在所有植物中基因组率先被完整破译。
计划种植的这批拟南芥并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的改造。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小组已初步培育出了10种转基因拟南芥,其种子将到火星上去发芽生根。
这些转基因拟南芥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一些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不是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将使得科学家能够进一步采取措施,帮助它们更好地在火星上生存。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当然有其科学上的意义,这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实验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的氧气。
“生态合成”有可能在火星上成为现实吗?在昼夜温差极其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转基因拟南芥能有多少活命的机会呢?针对这些问题,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的看法是乐观的。
“我对让植物在火星上活下来毫不怀疑”,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费尔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一个遥远的世界里生存。”
费尔等人的实验如获成功,那将是人类向着实现移民火星的美梦迈出的关键一步。一旦转基因拟南芥真能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
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号召。(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