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50分,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2分;9-11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每小题6分,共18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极小时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为了传递信息,周朝形成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 “金牌”一昼夜行500里(1里=500米),每到驿站就换人换马接力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 A.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相当 B.与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 C.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 D. 与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相当 3.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的大小的力),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4N 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N 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4.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D. 作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5.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物体a做直线运动,物体b做曲线运动 B.在时刻t2 ,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时刻t1 ,a车追上b车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6.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则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 物块仍以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C. 物块将以大于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 物块将以小于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7.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也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a1=g,a2=g B.a1=0,a2=g C.a1=0,a2=2g D.a1=g,a2=2g 8.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9.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另一端系住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上的圆环.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以及水平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F保持不变,F1保持不变 B.F逐渐减小,F2逐渐减小 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10.如图所示,两上下底面平行的滑块重叠在一起,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滑块上B受到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方向沿斜面向上 C.大小等于μ1mgcosθ D.大小等于μ2mgcosθ 11.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 沿顺时针方向传动,传送带右端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 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 = 时才有 = B. 若 > ,则 = C. 若 < ,则 = D. 不管 多大,总有 = 二、实验题:(14分) 12.(4分)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13.(10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和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M=200, =10、15、20、25、30、40 B. M=200, =20、40、60、80、100、120 C. M=400, =10、15、20、25、30、40 D. M=400, =20 40、60、80、100、120 (3)图2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22 cm、=4.65 cm、=5.08 cm、=5.49 cm、=5.91 cm、=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46分) 14.(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OB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求:OA、OB两根细绳的拉力大小.(sin37°=0.6,cos37°=0.8,g=10m/s2) 15.(10分)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10m/s2). 16.(12分)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有人说,如果鸵鸟能长出一副与身材大小成比例的翅膀,就能飞起来.生物学研究的结论指出:鸟的质量与鸟的体长的立方成正比.鸟扇动翅膀,获得向上的升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cSv2,式中S是翅膀展开后的面积,v为鸟的运动速度,c是比例常数.我们不妨以燕子和鸵鸟为例,假设鸵鸟能长出和燕子同样比例的大翅膀,已知燕子的最小飞行速度是5.5 m/s,鸵鸟的最大奔跑速度为22 m/s,又测得鸵鸟的体长是燕子的25倍,试分析鸵鸟能飞起来吗? 17.(14分)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sin37°=0.6,cos37°=0.8取)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16. 解:燕子以最小速度飞行时m1g=cS1v(2分) 而鸵鸟展翅以最大速度奔跑时,获得的升力为: F2=cS2v(2分) 又=252 =4(2分) 可得F2=10 000 m1g(2分) 而鸵鸟重力m2g=253m1g(2分) 故F2<m2g,鸵鸟不能飞起来(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