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钠和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和水反应的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能观察到浮、熔、游、响、红等实验现象,能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用
相对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
2.通过引导学生对铁和水蒸气反应实验的设计、探究,学生能独立思考并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求知欲和探究激情进一步激发。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学生能体会并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4.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并从中体验实验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与水反应。 难点: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三、教材分析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是教材第三章第一节中的内容,第三章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概念之后,开始具体地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教学上,以钠、铁和水反应为例进行教学,然后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金属与水反应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此有一个总体感性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个实验和一个科学探究,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实验能力全方位的要求,通过对钠和水反应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本质分析,同时通过让学生设计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学习中学生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而且缺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对现象的本质分析。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探究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探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实验、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六、教学策略
1.以创设问题情景形成探究的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实验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
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过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