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第1课时)_2788194445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明确的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在实施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力,促进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与价值是教师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本节课的设计在贯彻以上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还以当代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教材“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本节课为第1课时,主要学习前两部分内容。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所以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利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和病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免疫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更注重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突出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基于此让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学习活动在每个学生身上得到体现。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以身边的甲流肆虐为背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免疫系统的功能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分析和模拟实验探究明确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概括非特异性免疫→甲流病例资料分析和动画演示体液免疫过程,学生自主构建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并评价与修正→学生角色扮演活动呈现细胞免疫的过程,生生互动中生成细胞免疫过程→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课堂小结,联系升华,认识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防卫功能。
2.能力方面
(1)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资料分析和动画演示,发展归纳比较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来概括总结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能力。
(2)通过模拟探究皮肤的保护作用,初步学会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细胞免疫的角色扮演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认同普遍联系的观点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通过细胞免疫的角色扮演活动和生生互动过程,体验学习生物科学的乐趣,初步形成敢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手段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教师的启发、布置学习任务、讲授与学生的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相结合;通过师生之间互动,生生之间互动,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生成并结合学生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教学手段和课前准备如下:
1.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课件主要演示资料、图片、体液免疫过程的动画;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构建的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及其修正和完善过程。板图展示学生构建的细胞免疫过程的概念图。
2.实物演示:两只放置一周的苹果,其中一只保持果皮完整,一只果皮被划破多处,模拟探究皮肤的保护作用。
3.兴趣小组同学(10人)课前预习排练,课堂表演“细胞免疫过程”的角色扮演
活动。(具体活动方案见附件一)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创设情 |
课件展示“新闻快递”──
世卫组织宣布甲流大流行结束
中新社巴黎8月10日电日内瓦消息: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
由此提出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1.甲流肆虐,你的生活受到影响了吗?
2.你当时接种甲流疫苗了吗?普通流感疫苗能预防甲流吗?
过渡问题:在同一场疾病面前,为什么有的人能一直健康的学习、生活,有的人却不能幸免? |
阅读新闻,并根据甲流爆发期间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现身说法。
思考,作答:不同个体的免疫力有差别。 |
从身边的新闻和热门话题作为切入点,生活化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既觉得兴趣盎然又能很自然的联想到免疫力从而引入课题──“免疫调节” |
非特异
第一道 防 线
|
提出问题:你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来说明我们人体具有着免疫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对大家举出的实例进行甄别和分类初步了解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及三道防线的存在,师生共同分类初步生成:
第一道防线的组成:皮肤和粘膜
第二道防线的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
科学的真谛是实证。教师提出问题:
你能用苹果作为实验材料模型,模拟探究皮肤的保护作用吗?
实物展示:两只在实验室放置一周的苹果,其中一只保持果皮完整,一只果皮被划破多处。
强调:皮肤和粘膜的“完好”。 |
学生联系回忆生活实际,自由回答,如:1.皮肤烧伤病人很容易发生感染。2.小伤口不用治疗,有事流脓后可自愈。3. 在野外被蚊虫叮咬,或小伤口用唾液涂抹能减轻症状。4.眼睛进了小飞虫,马上流出眼泪等。
5.打疫苗能预防疾病
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
观察现象,由苹果果皮的保护作用迁移到人体皮肤得出结论:人体完好的皮肤有阻挡病原体的作用,这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
借鉴“头脑风暴”理论,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自由思考,给出多种多样的答案,既活跃了课堂氛围,突出了发散思维的培养,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的主动构建与生成。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皮肤保护功能的实验,转化成一个用苹果果皮来模拟探究的实验,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并进一步领悟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及学会用模拟的方法来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
第二道
防 线 |
课件flash小动画演示:吞噬细胞的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
思考、观看动画了解吞噬细胞的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
借助课件flash小动画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吞噬细胞作用的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特异性免疫做好铺垫。 |
第三道
防 线 |
过渡: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的,毒性强的时候,前两道防线都抵挡不住,人体就要依靠第三道免疫防线来消灭病原体。第三道免疫防线如何起作用? |
倾听、思考 |
承上启下发问,做好
由非特异性免疫向特异性免疫的过渡并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
体液
抗原、
体液免
体液免 |
课件出示资料:
从2009年3月开始,甲型H1N1病毒逐渐在全球蔓延,许多人受到病毒感染患病。医学专家发现,多数病人感染甲流病毒3周后,体内才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所以病人在发病初期需要达菲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而未受甲流病毒感染的正常人体内则一直不会出现这种特殊的蛋白质。
临床证实,对于重症患者,输入甲流康复者的血浆或甲流疫苗接种成功者的血浆,可以有效减轻临床症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1.病人体内出现的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应该是什么?它可能有何作用?
2.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这里的“甲流病毒”属于什么?未受甲流病毒感染的正常人体内则一直不会出现那种特殊的蛋白质,这说明了什么?
3.在治疗重症甲流病人时,可以给患者输入感染甲流并痊愈者在恢复期的血浆,有何道理?
过渡:某种抗原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再来“消灭”抗原,这一具体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
阅读资料,思考其中原由。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完成资料分析并解决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明确抗原抗体的概念及二者关系。 |
体液免疫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特异性免疫方式,与前两道防线相比,它的原理和过程复杂的多,教师以身边的病例入手,通过整合的资料素材,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生成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况。降低了学习难度的同时,对特异性免疫有了一个整体上概括的认识,并且通过资料分析初步明确了抗原和抗体这一对重要的免疫学概念及关系,再加上有生物必修一中蛋白质功能的知识基础,保证了学生分析的准确性,从而也为学习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一: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7页第五自然段:
1、有哪些细胞参与了体液免疫的过程? 这些细胞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2、在体液免疫中,抗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组织学生观看体液免疫的flash动画过程,并布置任务二:尝试用概念图的形式将体液免疫的过程完整的构建出来。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绘制的概念图,调动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补充完善。
根据完善后的概念图强调或补充如下问题:1.淋巴因子的作用;2.联系普通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打和人患过麻疹后会获得终身免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记忆细胞的特点和免疫应答二次反应的机理;3.抗体的合成与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
阅读教材
回答问题
尝试画出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图,
在实物投影展示的同时作以简要说明。
对概念图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修订和完善。
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旧知和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
在阅读教材示意图和观看动画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图文结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了用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来概括总结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能力。
师生共同分析,构建出更加完整的“体液免疫的过程和作用”知识体系。 | |
过渡:通过体液免疫只能消灭体液中病原体,如果病原体比如甲流病毒侵入了机体的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引出细胞免疫。 |
倾听,思考 |
承上启下,引出细胞免疫。 | |
细胞 |
引导学生带着如下2个问题观看兴趣小组同学课前预习并排演的细胞免疫角色扮演活动:
1、哪些免疫细胞参与了细胞免疫的过程?
2、这些细胞依次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注: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见附件一) |
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细胞免疫的角色扮演,其他同学观看、思考、质疑,初步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 |
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让微观的、体内不可见的细胞免疫过程形象而生动得以展现,让学生亲历亲为,以主人翁的身份体验学习的乐趣,不但表演者进一步明确细胞免疫的过程,也让观看的同学了解细胞免疫过程及其与体液免疫的联系,体现了分层教学和互助学习,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
引导观看的学生针对表演过程中看不懂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地方向表演的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引发有效的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针对学生不能自主生成的知识适时的进行适当补充。
引导解决上述2个问题,布置学生完成细胞免疫过程构建概念图。 |
生生互动,相互提问,解答的过程中逐步步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细胞免疫过程的概念图的构建。 |
让学生之间通过观看者提问、表演者解答
的学生活动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让每一名学生都在互动中得到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发展。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小组合作构建概念图,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 |
免疫系 |
进一步提出问题:在以上的免疫过程中,有哪些成分的参与呢?引导学生从分子、细胞和器官水平进行总结,继而概括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课件展示:免疫系统组成图片 |
根据自己构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两幅概念图,进行讨论从三个层次上总结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
让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学生已经清楚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已是水到渠成。 |
课堂
为第二课 |
课件打出本节内容的概念图,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的两种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了这道防线我们的机体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抵御病原体的侵染了,免疫系统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国防部一样具有着强大的防卫功能;若机体没有免疫调节能力,就可能造成代谢的紊乱,由此可见,免疫调节和我们前面所学的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共同保证了内环境的稳态。
结束语:很多保健品广告词中说能提高免疫力,这些保健品适合所有人吗?免疫力真的越强大越好吗?下节课我们将揭开谜底! |
倾听与回顾
初步明确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理解机体维持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
通过总结与概括,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引领学生运用系统的观点去认识机体稳态的维持及意义。
“国防部”的比喻加深学生对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认识,为学生课后的自我巩固指明方向。
抛出问题,为下节课的内容打下伏笔,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
反馈练习 |
分层次,突出重点的选题与评价(题略) |
练习,作答 |
学以致用,反馈提升 |
课后作业 |
1.质量检测A组基础题必做,B组拓展题选做。
2.准备下一课时的“小小辩论赛”。
辩题:国家是否应该建立法规督促器官捐献
正方:国家应该建立法规促进器官捐献
反方:国家不应该建立法规促进器官捐献 |
课后完成书面作业,积极准备辩论赛的相关事宜。 |
分层次的布置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辩论赛的准备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过去“知识本位,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现三维目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并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之外的课程资源,如兴趣小组学生这一人力资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实例,实现了“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生成”,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几点体会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好问题引导,有目的的搭建探究平台,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用苹果作为实验材料模拟探究皮肤保护作用的实验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模拟的实验方法,尝试进行实验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到对照实验的设计,学生思维活跃,在争论中明确模拟实验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迁移回皮肤,明确了完好的皮肤才能起到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环节的模拟探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2.在体液免疫的教学中,在资料探究和多媒体动画演示体液免疫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构建概念图,并对概念图进行修正和完善,这一过程不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体液免疫过程,而且教会学生运用构建概念图来概括总结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方法。
3.兴趣小组学生课前预习排练,课堂表演的“细胞免疫”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是本节课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兴趣小组学生都是些对生物课十分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的角色扮演不仅使自己深刻的理解了细胞免疫,还激发了伙伴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调动起同学们的探究、质疑,解惑的学习热情,引发了良好而有序的生生互动,在提问与解答的互动探究中生成了细胞免疫的过程,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髓又凸显了“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生成知识”的教学思想。
4.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中也出现了一点问题:如教学时间的掌控不够精确,出现了超时现象,使课堂略显前松后紧。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产生了一些争论,而解决这些争论导致耗时较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灵活的采取引导和控制,课前做好弹性预设。
附件一
“细胞免疫”角色扮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历亲为,明确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联系,成功的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并引发学生初步形成质疑、求实、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为接下来的互动式学习搭建了平台。
二、角色分配:
1.4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乙、丙、丁(由四名同学扮演)
2.吞噬细胞(由一名同学扮演)
3.T细胞、效应T细胞(由一名同学扮演)
4.宿主细胞即靶细胞(由一名同学扮演)
5.抗体(由两名同学扮演)
三、场景情境:
PPT展示图片并配画外音:迎面走来一个患了甲型流感的叔叔,对着一个小男孩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有研究称一次喷嚏可以喷出10万个唾液飞沫,并以145公里的时速飞行,这些病毒就像坐上了高速列车,驶向了小男孩……
四、具体扮演过程:
病毒扮演者集体出场:(台词)我们就是那些随着唾液被喷出的甲流病毒。
病毒甲:我落到了小男孩脸上,无奈他的皮肤完好无损,我是没法进入他体内了,一会儿太阳的紫外线就能让我死翘翘吧!<病毒甲下台>
病毒乙:我钻进了小男孩的鼻孔,可他的鼻粘膜和鼻毛阻挡着我,看来我要想继续深入也难啊!找不到“下家”──我的宿主细胞,我也将命不久矣!<病毒乙下台>
病毒丙:我和这剩下的兄弟挺走运,我们已经穿越小男孩的鼻腔和上呼吸道,躲过了呼吸道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伺机进入了肺部毛细血管。
病毒丁:可是我和另外几个哥们儿一进入血液就马上被吞噬细胞发现了……
吞噬细胞出场:对,虽然我不认识他们到底是哪种病毒,但我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东西,想让我的小主人生病可没那么容易,于是我和我的战友们毫不留情的把这些病毒吞噬到肚子里。
<吞噬细胞将病毒丁抱住(表示将病毒丁吞噬),将预先藏在病毒丁口袋里的帽子戴在吞噬细胞的头上(表示将抗原暴露出来)>
病毒丙:我是最幸运的了,还没等吞噬细胞发现我,我就钻进了能让我繁衍生息的的宿主细胞里,﹤宿主细胞(靶细胞)上场﹥就是他!<走向刚上场的宿主细胞,并藏在宿主细胞的双臂之间,此后病毒丙一直与宿主细胞在一起>
靶细胞:我就是这可恶的抗原──甲流病毒的藏身、繁衍之地──一个可怜的肺泡细胞,哎,这猖狂的病毒繁殖那么快,我还活得了吗?
吞噬细胞:<走过来安慰宿主细胞>:
别怕,别怕,你看,虽然我不能把这厉害的病毒一下消灭掉,可我已经把它“处理”了一下,让它的抗原暴露出来了<指一下自己头顶的帽子>,这样T细胞,就能认出这抗原来啦!
T细胞出场:没错!没错!<扮演吞噬细胞的同学把抗原(帽子)递过来,T细胞接过来,仔细看看> 我认识这些抗原物质!<将帽子戴在自己头上>
吞噬细胞:那接下来的战斗,可就交给你了!<病毒丁和吞噬细胞下台>
T细胞:没问题,可是,我孤军奋战兵力不足!<大喊>“增殖” !看,很快我就有了这么战友,<指指台下的同学>;我还得经过“变身”才能有招儿对付那些甲流病毒, <再喊>“分化” !<把胸前的T细胞标志反过来变成效应T细胞的标志用别针别好>,其实我还有少数兄弟分化成了记忆细胞;现在我效应T细胞就可以去找靶细胞了!这么多细胞,哪个是靶细胞呢?哦,你在这呢!<先做出寻找的样子,然后说着走向靶细胞>
靶细胞:是啊,我在这里!<声音衰弱的>
效应T细胞:你情况怎么样?
靶细胞: 情况不太妙,甲流病毒在我这儿繁殖了好多子孙后代了,足有上百个!
效应T细胞:我来处理,可你也得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我一旦和你亲密接触……
靶细胞:<无奈的接过话来>我知道了,咱俩一密切接触上我很快就会裂解死亡了,可为了让那些可恶的甲流病毒断子绝孙,不能再去危害其他正常细胞,我也只好自我牺牲了!
效应T细胞、靶细胞<两人的手十指相扣在一起,齐声喊>:密切接触!
画外音:就这样效应T细胞激活了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靶细胞裂解死亡了,<靶细胞张开双臂,做出无奈死亡的动作下台。病毒丙被释放出来有些恐惧的说:“啊,我的家崩溃了”>,效应T细胞去继续寻找其他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做出寻找的样子,走下台>。没了靶细胞这个避难所,很多甲流病毒无处躲藏,到达细胞外液,无法逍遥自在,因为血浆中的特异性抗体已等候多时了,<2名扮演抗体的同学上场,把病毒丙押下台> 抗体很快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再加上吞噬细胞的共同努力最终把抗原消灭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