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的学习:调查生物的种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在生物课堂上我们却很少将有生命的动植物展示给学生。我想,只有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亲自去观察、去听、去闻、去触摸,才能使他们学到真正的生物知识,激发他们爱惜生命,爱护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感,树立环保意识,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创新。
一、调查前的准备
(一)打印出调查表,上课时发给学生
表格上有调查人,调查地点,调查时间,天气状况,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环境及形态特征。这样学生在调查时就不至于盲目,没有方向,当然也不限制学生的新发现与创新,允许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表格,或者做好观察记录然后再设计表格。
(二)请园丁介绍学校及周围的植物
因动物到处跑或飞来飞去,而植物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可事先熟悉植物。教师的书本知识可能过硬,而实际认识生物的能力却不见得强。为了防止被学生问住,教师事先要熟悉每一种树木花草的名称,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为此,可查阅生物词典,也可向与这些花草树木朝夕相处的园丁请教。
(三)把观察的区域分成八块,并制成生物目录表
在一节课内学生如果在很大范围活动,只能是走马观花,很难真正调查好每一种生物。所以,可把观察的区域分成八块,尽量使各块的生物种类差距不大。相应地把学生也分成八个组,每个组观察的都不一样,课下各组之间再交流。
二、调查行动
(一)小组长培训小组长
第一个班上的八个小组长由我培训,以后由上一个班的小组长分别培训下一个班的小组长。例如,三班上完了课,八个小组长留下,我把四班的八个小组长领来,三班第一小组的小组长培训四班第一小组的小组长,领到第一组的调查地点,告诉他们要调查的范围,对照目录表,介绍有哪些植物,各叫什么,各有哪些特征,可能出现哪些动物,应注意哪此事项。三班二组的小组长培训四班二组的小组长,以此类推。这种方式使教师省下了时间和精力用于课上巡视指导,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以及责任心的锻炼都有一定好处。
(二)分组调查生物种类
因为是九月初,各种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有的还开了花,像紫藤挂满了紫色的小花,不时还有白花、粉花或紫花点缀在树丛中。学生一走出教室,就被这丰富多彩的景象吸引住了,再加上时而飞过来的美丽的蝴蝶和蜻蜓,学生追逐着它们,很开心。
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要调查的区域,还没等组长介绍,学生自己就七嘴八舌地说道:“噢,这是雪松,我认识,冬天也是绿的。”“你看,那是石榴,上面还托着果呢。”“那不是茶花吗?青岛人也叫它耐冬。”但总有一些不认识的生物,小组长很自豪地把刚学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并引导大家进一步仔细观察,是乔木还是灌木?叶子是什么形状?
(三)师生交流
教师平均在每个组停留五分钟,学生如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向教师提出来,教师除了回答他们的问题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观察。例如,一些学生问:“槭树怎么长得像枫树?”我解释道:“槭树叶是三裂,枫树叶是五裂。”“哦!是吗?”学生再仔细对照一遍,果然是,他们高兴极了。还有的问:“如果紫薇没开花,我区分不出哪个是紫薇,哪个是石榴。”我引导他们:“你看看它们的茎有什么不同?”学生用手摸摸紫薇树干,再摸摸石榴树干,高声喊道:“我知道了!紫薇树干是光滑的,石榴的却是粗糙的。
不同组因调查生物种类不一样,所以问题千奇百怪,有的我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就和学生商量:“记下这个问题,咱们回去查查资料怎么样?”
我进一步引发学生讨论:“你眼前的小草和树木生长在这里,有没有它的价值?”学生七嘴八舌道:“可以放出氧。”“可以阻挡灰尘。”“可以美化环境。”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爱护它们,不践踏它们,不采花,不折枝,给它们浇水。”一个学生脚下正好踩着几株小草,他很不好意思地赶快挪了个地方。
(四)用调查表做记录
记录时要注意一个原则:实事求是。要教育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没看到的坚决不写。学生也很认真,门口有许多竹子,学生问:“数不过来怎么办?”“想一想,是否可以用一个量词来描述?”“那就写一片竹子吧。”一个组内的学生发生了争执:一个学生数蜀葵有16棵,另一个学生却认为是17棵。为了平息争论,全组从头到尾又数了一遍。
学生更喜欢动物,翻动土块看到几只鼠妇或西瓜虫也写上,偶尔飞过的蝴蝶或蜻蜓更不放过。
学生因小学自然学过有关生物的知识,基本上能抓住他所观察的生物的主要特征,但因没学过系统的生物学。表达得不是很准确。例如有个学生开始把地柏的叶写成针状,我让他把地柏叶和雪松叶对比找找有何区别,他才知不是针状。我进一步告诉他松和柏的区别:柏是鳞状叶,而松才是针状叶。但还是要尊重学生的描述,只要没有很大出入,不用纠正。
三、室外学习好处多
1.学生珍惜这次室外学习机会,表现得很认真。课前,我还担心学生一走出教室,就会乱了阵脚。而实际并不这样,因他们有过实践活动的经历,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所以虽走出教室,但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浓厚兴趣。生物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未知世界。他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学习?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等待,对于学好这门课至关重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这次调查,学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这些可以激发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探索。
3.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快乐学习。阳光、微风还有新鲜的空气,又没有应付考试的压力,心理上没有丝毫负担。这种身心俱佳状态是快乐学习的基础。再加上调查的对象,是每天朝夕相处的植物,现在以观察、研究者的身份站在它们面前,怎不兴奋。
4.开阔眼界,又多一条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不但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更主要的是找到了通向知识宝库的一条途径,那就是科学地观察身边生物:能观察它的形态,能注意到它们一年四季有何变化,能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以后再去植物园、动物园或远足旅游时,看到各样生物就会驻足观察和思考了,而不再是匆匆而过,视而不见了。
5.物我合一,净化心灵。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心思。”学生虽然不及诗人深遂的心思、敏锐的观察力。但与天地花草树木昆虫融合在一起时,心也会随着大自然的脉搏一起跳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