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此部分内容的要求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此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希望以此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能够描述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能力目标为运用实验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而学生在对探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和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是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教材中的第三个学生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又一次尝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探究活动。根据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探究活动中涉及到的对照实验的设置和控制单一变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因此,确定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重点: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难点:怎样设置对照实验;怎样探究空气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得到教师及时地帮助和解决,也为了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探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设计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的环节,这样做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课前准备为:
教师准备:提前做好探究空气、水分等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学生探究实验报告、实验材料器具(绿豆、红豆、玉米、黄豆、培养皿、塑料口杯、带盖容器、锡箔纸、吸水纸、标签、土壤、铁屑、清水、蜡烛、烧杯等)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植物的种子等实验材料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来进行的。由于本次探究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三个探究活动,在前两次的探究中,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学生们会再次尝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探究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关键。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播放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入手,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在接下来的对探究实验过程的处理上,教师想到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还不太熟悉,尤其对探究过程中的对照实验的设置、单一变量的控制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此外,如果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验,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无法预知和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将探究实验的过程放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制定计划、评价计划、完善计划、实施计划的一部分”这一流程进行教学,把观察记录放在课后进行,而探究结论的汇报与交流则在下一课时进行,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由于生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是无法亲自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连续过程的,所以在本课结束前,教师设计了为学生播放种子萌发瞬间过程的录像片段这一环节,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悸动与神奇,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
教学流程
课堂实录
主讲教师:韩夙
学校:大连汇文中学
班级:七年八班
时间:2005年11月
师导入:我猜想大家平时一定愿看动画片。
生:对,愿意看!(生齐声说)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片……(播放农民播种的flash课件)
生:聚精会神地看大屏幕。(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
师:从画面上,大家能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农民在播种,画面上还有树、太阳、土地……
师:同学们能从画面中看出是什么季节吗?
生:应该是春季。
师: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看出是春季的?
生1:农民穿的棉衣,暖暖的太阳,土地也比较干燥……
生2:农民一般都在春季播种。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老师还想问问大家,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季播种呢?
生1: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适合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生2:我觉得春天的雨水也比较多,适合植物的生长。
师:同学们的回答也提醒了老师,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曾经有首诗,就是描写这个季节的雨水的,谁记得这首诗?
生:是《春夜喜雨》吧。
师:你能为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吗?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从诗人对春雨的描述之中,也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师:春天还有什么条件适于播种?
生:春天的温度适宜,土地变松软了,不像冬天那么硬……
师: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们知道春天为播种提供了这么多条件,所以农民要抓住这个时机进行播种,才会有一年的好收成。现在假设你是这位农民,在种子播种下去后,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种子是否能发芽或萌发。
师:说得真好,跟农民想到一块儿去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农民播种前要先选选种,也就是说种子本身应该具有萌发的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使种子萌发呢?
生1:我认为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和空气。
师:请你到前面来,把这两个条件写到黑板上。
生2:种子的萌发还需要温度,(师提示:是什么样的温度?)适宜的温度。
生3:种子萌发还需要土壤、肥料、水分……(学生一一将这些条件写在黑板上)
师:如果我们把种子本身的条件称为内部条件,那么这些条件就是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也就是环境条件。假设某个同学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他怎样让人相信呢?
生:做实验,看结果。
师:对,俗话说“眼见为实”,这节课就给大家一个机会,同学们可以验证一下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你所假设的环境条件。
老师为了方便大家课上实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老师准备的材料有:绿豆、红豆、玉米、黄豆、培养皿(装种子)、塑料口杯(可用来盛装种子)、带盖的容器、锡箔纸(遮光的作用)、吸水纸、标签、土壤、铁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清水、量筒、烧杯、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火柴……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随时提问学生材料的作用,为学生进行实验做好准备。)
师:前面这些材料大家一会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需要来选取。我看大家都着急了,但老师现在还不能把材料发给大家,因为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还要先做一件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生:想一想该怎么做,制定方案,有一个实验计划。
师:对,这样才能不盲目,提高效率。
那好,现在大家就以我们课前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一个你们想探究的条件,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是你们自己准备的材料,简要写出你们组的实验计划,我们来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根据教师提供的探究报告,学生课上完成探究计划的制定,探究报告内容见附录)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本组探究计划……(教师可针对水分、空气等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如果学生探究的条件较为集中,教师可适当进行分散)
师:大家都在很认真地进行计划的撰写,但是很遗憾,时间到了,没有完成的小组先停一下,一会儿,你们可以口头汇报。
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组的实验计划说一说,给大家一个参考?(提示学生应先告诉大家所选择的条件)
生:我代表我们组进行汇报。我们小组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为了探究这个条件,我们选择的实验材料是:黄豆,因为黄豆的萌发时间较短;容器是培养皿,培养皿用来观察实验过程很清楚;其他材料有标签、土壤和清水。我们的实验步骤是:首先选择实验的样本数为10粒黄豆种子,因为种子数太少没有说服力,偶然性较强,而数目太多又不便于观察。我们组需要2个培养皿来进行实验,因为要设置对照实验,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我们组设计的实验步骤是首先将10粒黄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5粒;将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标签1和标签2,再放入等量的土壤;将5粒种子分别放入培养皿中,一个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另一个培养皿不放水,把它们都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第二天开始观察记录,这是我们小组的实验计划。
师:我发现大家听的也很认真,同组同学有没有补充?……(同组补充)
这个小组的同学真是出乎老师的意料,计划制定得非常详细,给大家开了个好头,他们为了做的更好,一定还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大家来说说这个计划怎么样?(同伴互助)
生1:我觉得他们的计划制定很完善。在计划中考虑了样本的大小,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这样能保证实验的结果是由这一个变量引起的。
生2:我觉得他们的计划制定得很好,但我想提醒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水的培养皿中水分可能蒸发掉,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老师也想提醒你们,实验中考虑了样本的数量大小,这很好,但样本是否同一批号对实验效果有无影响呢?这些都是实验中要考虑进去的因素,考虑越全面,实验结果越准确。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如何探究水分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没有小组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老师想听听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小组想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我们选择的是10粒绿豆种子、2个带盖容器、吸水纸、清水、标签和一些铁屑。首先在两个容器内放入等量的吸水纸,倒入等量的水后各放入5粒绿豆种子,贴上标签;在一个容器内放入一些铁屑,另一个容器内不放铁屑,两个容器都盖上盖子,放在温暖的地方观察就可以了。
师:嗯,这个小组是这样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同组有没有补充?……
其他同学对这个实验方案怎么看?……(同伴互助)
生1:倒入容器内的水应该适量,不应没过种子,否则种子就会烂掉。
生2:还可以用别的方法进行实验。比如说:用水将几粒种子完全浸没,另几粒种子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水中的气体较少,也可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生3:我也有一个办法,只是实验起来需要小心。可以用老师提供的蜡烛,将蜡烛燃烧后放在装有种子的容器内,蜡烛燃烧后会消耗氧气,这样也可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师:这几位同学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方法,从他们刚才的描述中,我们能知道他们想探究的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什么气体啊?
生:氧气。(齐声说)
师:对了,是空气中的氧气。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同学们用了很多方法,比如让铁屑生锈的方法、蜡烛燃烧的方法和用水浸没种子的方法来减少容器中的氧气。这些方法中有物理方法,也有化学方法。蜡烛燃烧是化学反应,铁屑生锈也是化学反应,能看出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同学们也不要忘记,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对照实验的设置和单一变量的控制。这是我们实验结果科学、准确的保证。
师:好,现在给大家时间,快速修改、完善你们组的实验计划。
生:组内修改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时间到了。你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会使我们的实验过程更加严谨。同学们在平时做事情时也应该多交流看法,这样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是不是?
生:对!
师:好,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实验了。咱们每组派一名同学到前面取你们组需要的实验材料,其他同学在下面做好分工准备,大家可以开始了。
生:取本组需要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师:对学生选取材料、分组实验进行指导。(十分钟后)
师: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的小组先停一下,大家课后继续做。已经完成的小组,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实验装置?
生:学生展示过程略。(教师可事先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找出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如果学生在实验设置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找出不同,对本组的实验装置进行修改。
师:老师也提前作了一组探究空气、水分等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让我们在课余时间一起来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想不想提前欣赏一下种子萌发的过程?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种子萌发过程录像片段,画面最后定格在萌发出的幼苗上)
师:同学们在课下观察我们的实验时,能不能看到这个过程?
生:不能。
师:为什么啊?
生:它是经过技术处理过的。
师:对,它是科学工作者们用特殊的手段拍摄下来的,是一个被放大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由衷地感谢他们,正是由于他们,我们才能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欣赏到这生命的瞬间。
其实,每次看到这个画面,都会让老师想起你们,在座的同学们,在老师眼里,你们也是一粒粒的种子,是父母的一粒种子。在家里,父母会批评你,在学校,老师也会教育你,同学们会帮助你,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你们快点萌发,茁壮成长。
案例评析
本节课是一节基于实验基础上的科学探究课。为了让学生较好地完成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精心的设计。比如让学生看动画片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探究实验的过程放在课堂上进行而不是课后让学生独自完成,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示范;以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片段结束教学等环节,都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但本节课也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对照实验的设置和单一变量的控制原则问题;当学生的实验过程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教师有急躁的情绪;激励,亲切的鼓励性的评价语太少等,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韩夙老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基本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既有教学中所用的材料用具方面的准备,又考虑到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上能始终关注学生的兴奋点,韩老师注意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和“导”的作用,没有“越俎代庖”,给予学生分析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课堂与课后学习任务的分配和布置上也是比较合理的,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体现出教者在经过前一轮的教学反思后已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并采用了新的教学策略。虽说中学阶段的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实验得到的结论一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科学发现,但学生能经历探究过程,获得较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正是探究性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吗!
大连教育学院 刘 霞
拓展探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班级 姓名 日期
提示:
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2.小组成员一定要分工合作呀!其中有人负责取材料,有人负责作记录;实验时也需要大家集体的力量!
植物学家给种子开始发芽这一时刻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萌发。
探究过程:
1.我们组想探究的环境条件是(打√选择,也可写出没有列出的条件):
□阳光 □空气 □水分 □温度 □土壤 □
2.根据要探究的条件,我们选择的实验材料有(打√选择):
种 子:□绿豆 □红豆 □玉米 □黄豆
容 器:□培养皿 □塑料口杯 □带盖容器
其它材料:□锡箔纸 □吸水纸 □标签 □土壤 □铁屑 □清水 □蜡烛 □烧杯
3.我们组选择的实验样本数为(打√选择):
□2~4粒种子 □10~20粒种子
理由是 。
4.我们需要几个容器来进行探究实验:
□1个 □2个
理由是 。
5.以下是我们小组的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6.我们组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的结论是 。
我们组探究的环境条件对种子的萌发 (填“有”或“没有”)影响,因此我们小组一致认为:种子的萌发 (填“需要”或“不需要”) 条件。
总结:
1.这次探究活动中,我们小组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
⑴
⑵
⑶
2.哪些方面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好?
⑴
⑵
⑶
3.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做得更好?
⑴
⑵
⑶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