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高中全日制教材 -> 必修第一册 -> 正文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6 21:27:10阅读:
字号:|

【教学内容】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必修)第一册“生物的新陈代谢”这一章的重要一节。其内容包括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水份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这节课,我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作了一定的取舍和调整。我抓住植物能够吸水这一现象,来引领学生理解成熟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渗透作用,如何验证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而将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吸水的两种方式,土壤中水分进入导管的途径的有关知识移到下一节课。对教材内容如此处理后,我发现这节课非常适合开展全程式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同时下一节课的知识能够按照“吸水—运输—利用—散失”这样连贯起来。

【教学设计】

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基本理念,我将本节课的知识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课题,分别是:植物的吸水现象、成熟植物细胞吸水现象的原理──渗透作用、验证成熟植物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学生们组成若干个小组,在课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人人参与到不同的子课题的研究中去。每个组的成员共同合作、相互帮助,都亲身感受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并在这种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就把一节课的场所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学生们互相交流、思维飞跃、不断创新。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目的也于无形中实现了。在课堂中,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暗示引导进入到这节课的探究主题,由第一个子课题“植物的吸水现象”创设的问题情境:“成熟植物吸水的原理是什么?”作出假设,从而进入第二个子课题“渗透作用”的探究,再对成熟植物细胞是否具备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作出推断,从而进入第三个子课题“验证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的探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活动就经过上述“暗示—问题—假设—推论—验证”五个步骤展开,其主要活动形式是由探究学习小组进行探究过程的汇报和成果的展示并与同学们交流,而老师只是充当“主持人”,主要职责是将“节目”──三个子课题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主题鲜明的“汇演”──一个完整的课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的探究。而在课堂这个平等民主的舞台上,学生自始自终自编自演,将探究进行到底。

【教学实录】

一、课前探究活动

课前教师布置课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准备好萝卜、小白菜、洋葱、食盐、蔗糖、蒸馏水、烧杯、漏斗、显微镜等材料用具;学生自由分组,开展探究活动。要求每组的探究都要加以记录,形成报告,并都能多方式地在课堂上展示。

1.一部分小组对植物的吸水现象进行探究。实验现象能充分说明植物能吸水的方案为佳。

2.一部分小组探究渗透作用。教师提供渗透装置所需材料用具。要求实验现象要明显,要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和条件。

3.还有一部分小组对如何验证成熟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实验现象能充分说明植物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的方案为佳。

二、课堂探究活动

1.由自然现象引入课题

(暗示引入,展开本节课课题探究。)

师:我们的家乡宜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儿有着流水潺潺、林木繁茂的美丽自然风光。那么繁茂的树木与潺潺的流水有什么关系?

生:水多树多──植物生命活动需要水分,树多水多──植物能够吸收水分、涵养水源。

师:今天我们就在三个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带领下,一起来探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2.第一个子课题(植物的吸水现象)的探究

师:既然植物能够吸收水分,那么能否用一些直观现象来说明呢?我们的探究性学习第一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下面请这一小组的代表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他们的探究过程。

小组代表1:向同学们汇报探究过程和现象。(内容略)

小组代表2:在小组代表1汇报的同时将实验现象巡回展示给同学们观察。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下一个课题的探究。)

师:第一小组的探究向我们证实了植物吸水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疑问──这些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的探究性学习第二小组就此进行了探究,我们来看他们的展示。

3.第二个子课题(渗透作用)的探究

(学生形成假设,假设成熟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小组代表3:简介渗透装置,汇报探究过程和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种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叫渗透作用。

小组代表4:在小组代表3汇报的同时将渗透装置及现象展示给同学们观察。

小组代表5:汇报对渗透作用产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探究过程,得出结论: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小组代表6:在小组代表5汇报的同时向同学们展示上述探究的现象。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推论,推论成熟植物细胞是否具备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从而验证上述假设是否合理。)

师:成熟植物细胞是否具备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呢?

生: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体系,能通过渗透作用发生吸水或失水。

(学生进行验证,验证成熟植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4.第三个子课题(验证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探究

师:既然成熟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那么我们可否用实验来验证这一点呢?下面请探究性学习第三小组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探究。

小组代表7:汇报实验过程和现象,得出结论:细胞液和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确实发生了渗透作用。

小组代表8:在小组代表7汇报的同时展示实验现象。

5.综合评价、结束新课、设疑铺垫、点明下节课的探究内容

师:针对学生的探究作出评价,(略)并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能说明植物吸水或失水的例子。

生:卖菜的小贩常常向菜叶上洒水。

生:水稻秧苗栽插后有时可以看到叶片上有亮晶晶的水珠。

师:(教师灵活对学生的举例进行拓展)植物主要靠什么器官吸收水分?水分进入植物的途径是怎样的?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散失情况又如何呢?我们下一节课再一起来探究。

注:本文选自《中小学探究教学200例》,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需要本书的教师请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联系,地址:北京沙滩后街55号,邮编100009,电话:(010)64044211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