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23K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2-15 19:11:0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要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自2008年元旦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存在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2.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行省制 C.宗法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行省制

3.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制度形成于

A.西周 B.西汉 C.秦朝 D.元朝

4.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5.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

A.相权战胜皇权 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

C.皇权日益加强 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7.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C.割占中国领土 D.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8.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901年 D. 1895年

9.西方列强发动的曾经攻破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10.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0.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C.“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11.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1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3.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14.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9:00-10:00

朝鲜与东学党政变



10:10-11:00

北洋海军的悲歌



11:10-12:00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15.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

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55年万隆会议

17.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

C.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 D.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18.美国总统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说这一句话是针对

A.中饿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B.发动对朝鲜战争的提案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

C.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重代表权”提案 D.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C.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20.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公民法的颁布  B.《民法大全》的编纂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D.万民法的实施

21.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2.右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见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23.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4.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25.“我们提议(中共)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注:当年为民国三十五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C.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 D.战略反攻的需要

26.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以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的胜利

27.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 个适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A.民主政治的成就           B.民族团结的力量

C.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D.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28.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9.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0.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 C.中日关系问题 D.西藏问题

31.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32.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C.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

33.造成右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的冷战政策

B.苏联的支持与挑拨

C.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4.新时期邓小平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 远不会欺辱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这主要说明我国在外交上 (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C.积极与第三世界结盟 D.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5.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玉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 苏格拉底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民主政治缺陷是什么?美国又是怎样突破这

些局限的?(15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较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1) 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氓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5分)

(2) 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5分)

(3) 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历史参考答案



36、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美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突破了直接民主的限制;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37、(1)法、德。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3分)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罗马条约》签订),欧共体形成。(2分,任选两项即可)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思齐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十四次周练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十六次周练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十五次周练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增城市郑中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