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151K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3-3 22:01:2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1、《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方式是( )

A.禅让 B.世袭 C.考试 D.举荐

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4、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 )

A、刺史制、封国制 B、三省制、封国制

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一省制、刺史制

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6、元朝时,管辖今山东省的是( )

A.山东行省 B.河北行省 C.陕西行省 D.中书省

7、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9、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其缘起是:( )

A.秦国实行军功制 B.科举制度兴起

C.实行察举制选官 D.程朱理学兴起

11、恩格斯说:这种未经它自身创造者的预知并违反其意志而突然崛起的新力量(指商品经济),就以其全部青年时代的粗暴性使雅典人感受到它的支配了。其结果是“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的政治革命”。材料主要表明( )

A.商品经济是雅典民主制度产生的重要因素B.商品经济支配着雅典的青年人

C.商品经济驱动雅典人建立君主专制 D.雅典人性格粗暴,缺乏民主意识

12、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13、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了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 )

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 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

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 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

14、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

A.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B.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D.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15、“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平等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16、“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

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万民法的实施 D.《民法大全》的通行

17、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

A.维护了财产私有 B. 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18、罗马帝国政府除元老院外,其行政官员不过40人,但能维系一个环地中海大帝国的统治数百年。创造这一历史奇迹的关键是罗马帝国( )

A.地理位置较优越,商贸发达 B.崇尚法治并有完备的法律

C.推行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 D.发挥了基督教的统治作用

19、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 “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C “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 ‘统而不治’”

D “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的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

20、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21、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22、“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这主要反映美国1787年宪法的( )

A 联邦制原则 B 民主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 D 自由原则

23、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 )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24、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元首都(  )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直接领导政府,统率武装力量

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25、 围绕法国1875年宪法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中,某同学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有违史实的是( )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为其制定创造了条件

B.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内阁,经众议院同意有权解散参议院

C.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宪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D.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掌握

26、“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27、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28、 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定都天京

29、1861年一位英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借传教搞非法活动,地方官员加以阻止,他傲慢地说“我有这个权利……,”此言的依据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北京条约》

C.中英《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30、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3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

32、 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清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3、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3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35、右图是在重庆市云阳县发现的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

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

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36、《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对于“两次严重失败”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陈独秀右倾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B.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长征的根本原因

D.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3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D.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38、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因的是(  ) A.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道小题,共计24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五十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策创新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策——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2分﹚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2分﹚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为什么说英国新政体既保留了“传统形式”,又有“根本性的变化”?

(2分)

(4)材料四中图一和图四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3分)

2、(11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中日纠纷,被北京学生殴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一起被殴。

材料二 “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鲁迅《“日本研究”之外》

材料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顾维钧回忆录》

请回答:

(1)结合当时的历史从人民群众、列强、外交官员等角度分析造成材料一中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同时他认为国人应该做的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一、二地评价材料三的观点。(4分)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54级高一中段质量检测历史答案页

1.(1)

(2)

(3)

(4)

2.(1)

(2)

(3)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54级高一中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1分)(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某些政府和外交官员妥协退让,损害国家利益。(3分)

(2)态度: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盲目排日情绪。(2分)

建议: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学习人家长处,强大自我。(2分)

(3)观点的合理性:民众把国家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有商量的;要理性、实际的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容易导致狭隘爱国,要因势利导。(2分,只要答上两点即可。)

观点不合理性: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人民外交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念。(2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云南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南郑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豫北联盟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西藏拉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