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200K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3-13 13:28:23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1.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时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3年全国各地开展的人民代表选举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A.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B.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

C.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了牢固基石

D.开创了人民民主制度

4.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5.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族、珞巴族等,按照人口比例他们不足以在全国人大拥有代表名额,然而,在全国人大却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6.下表为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这说明( )



A.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B.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

D.是多党制政府

7.《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8.右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样。图样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民族平等原则 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10.“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

A.红卫兵运动

B.上海造反派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

C.革命委员会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领导体制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11.被称为中国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的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告台湾同胞书》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对1982年的宪法评价最到位的是 ( )

A.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起点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D.是中国新的历史时期治邦安国的总章程

13.1986年—2011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到2011年3月吴邦国正式宣告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体系形成的最重要作用是 ( )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加强立法工作

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14.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15.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

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16.1949年周恩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

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A.“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17.《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18.下列对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表达了拥护国际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愿望

B.它只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

C.已成为解决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D.它仍然适用于当今和平和发展的时代要求

19.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20.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2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22.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该外交成就是

A.1949年中苏建交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1979年中美建交

23.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任务区,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担负着控制太子港动乱、打击非法武装等多种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2010年海地“1?12”大地震后,为恢复海地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帮助落后国家维护稳定发展经济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结伴而不结盟外交

24.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不断深化,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紧密纽带是( )

A.欧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东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5.“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推行不结盟政策

26.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

C.希腊城邦时代的临 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27.在雅典“黄金时代”,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28.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大海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不包括(  )

A.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希腊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C.发达的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D.辉煌灿烂的文化

29.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

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30.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

A.温杜德 男,40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麦克卡 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 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艾梵德 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32.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政治家

主要内容

主要原则



A

梭伦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主权



B

克利斯提尼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轮番而治



C

克利斯提尼

实行“陶片放逐法”

司法公正



D

伯里克利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民主监督



33.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34.《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35.《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

36.《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罗马法规定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 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

37. “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使得法律人才辈出,许多职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梭伦改革时期 B.罗马城邦时期

C.罗马共和国时期 D.罗马帝国时期

38.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39.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40.2011年8月,英国伦敦暴动时,反对派批评首相卡梅伦滥用权力。英国首相的权力主要有(  )

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

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  ④任命议会成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41.(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里。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贫穷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有些人生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追求智慧,信守法律和正义。由于直言不讳,他得罪了政客雷图斯、吕康和安涅托斯。他们以“不信神”和“误导青年”的罪名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按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的《申辩篇》所记,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不畏强权。大多数参加表决的公民不能容忍他的强硬态度,再加之某些与他为敌的政客的蛊惑,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最终判处他死刑,苏格拉底慷慨赴死,认为判决的不公正并不等于法律本身的不义。

材料四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希腊城邦和雅典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各是什么?(8分)

请根据材料二、三,思考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缺陷是什么?(4分)

根据材料四,说明为什么罗马法对世界的征服最为平和、最为持久?(8分)



政治制度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4分)

(2)奴隶制下的民主;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都没有民主的权利;抽签选举和轮番执政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写出两点即可得8分)

(3)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8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历史
·山西省孝义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