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右图为西安古建筑玄武门。公元626年,李世 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射杀长兄李建成,夺取了 帝位。李世民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 内阁制 2、王夫之在论述古代两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时说:“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文中的“封建”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 A.商 B.西周 C.秦 D.西汉 3、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4、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5、“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下列条款中体现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新特征的是 A.……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 B.……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 C.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 D.……于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8、1894年11月《纽约世界报》谴责日本时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作者列举佐证其观念的有力史实是 A.日本两次挑起世界大战野蛮侵略亚洲邻国 B.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野蛮侵略中国 C.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大片国土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 9、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10、英国《泰晤士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社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战役是指 A.淞护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1、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12、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13、1919年7月11日, 美国哈佛大学的伍德致信给《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和谈代表根据首都的指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此举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支持。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采取的这一行动都有法律和道义上的支持”。“全中国人民”支持当时的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4、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中写到:“陈谢纵队本月休整……协同边区兵团开辟西北局面。……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该信件写于解放战争中的 A.战略反攻开始前夕B.战略决战开始前夕C.北平谈判开始前夕D.渡江战役开始前夕 15、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B.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国民革命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6、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这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广大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愿望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公有制 17、《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18、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 )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B.热爱祖国的情感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19、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20、“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 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 21、胡锦涛在2010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据此指出中国倡导和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是(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加强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 C.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D.确保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22、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下列对促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岛和天然良港众多B.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C.城邦制度的形成D.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做支撑 23、右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 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 A.外邦人和全部居民B.广大奴隶C.成年男性公民D.妇女 24、“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时期 25、“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26、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27、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28、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29、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 A.掀起了二月革命 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发表了《四月提纲》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0、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 31.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32.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下列哪次战争的结局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34.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35.某课题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周室既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相吞灭,数百年间,列国耗尽。至春秋时,尚有数十国,五伯迭兴,总其盟会陵夷。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合从连衡,经数十年。秦遂并兼四海,以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孓遗者矣。——《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概括这一制度的演变历程。(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中央集权制”的主要表现。首先创立“中央集权制”的是谁?(4分) (3)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说明,“中央集权制”有利于消除材料一中的哪些现象?(3分) 37、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2分) (3)材料三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3分) 38、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每个民族的追求,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祖国统一也必然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二 1949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其妻儿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1962年,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材料三 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将对国家、民族有利,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根本之道,不合作则相互抵消、损伤元气。 ——《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及对第三次合作的展望》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2)据材料二,分析导致于右任与妻儿“天各一方”的原因。日记中反映出于右任怎样的情感?(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2分) (4)材料四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2分) (5)据所学知识,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分) (6)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