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文件大小 95K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5 7:41:2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限时: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杨俊民 审题:何 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齐国国君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大女儿甲,他的妾为他生了大儿子乙,后来妻子为他生了二儿子丙,妾为他生了三儿子丁。享有王位继承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分封制度 B.宗法观念 C.礼乐制度 D.仁爱思想

3.(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该制度最有可能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这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A.实行郡县制 B.推行宗法制 C.设立内阁制 D.增设军机处

5.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该“理念”是

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 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

6.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7.《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8.近代中国有人评价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一描述最有可能是

A.德国君主专制 B.法国民主共和

C.中国中体西用 D.英国君主立宪

9.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下列与“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不符合的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 D.黑人奴隶制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1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指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12.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3.朱德在《辛亥革命杂咏》中写道:“民盟领袖是中山,清帝推翻民有权。武昌起义全国应,扫除封建几千年。”反映出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4.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列资料中,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15.近代一位诗人曾感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割让台湾 C.八国联军侵华 D.国民党败退台湾

16、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

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18.1945年8月10日,艾青在其诗作《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的主要原因是

A.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19.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21.在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意识

22.《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还要大”。马克思这一论断,揭示了资产阶级

A.曾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B.永远是人类财富的象征

C.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代表 D.将来是世界的经济霸主

23.一位美国记者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

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四月提纲》

C.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土地法令》

24.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由此新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25.1956年毛泽东说:“不仅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只要谁肯真为人民效力,那么,人民和人民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要他的。”毛泽东所说的“他”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各民主党派 C.无党派人士 D.各少数民族

26.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28.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明确表示不会去搞“两国论”或“法理台独”,而是坚持“九二共识”。这表明他

A.拥护一国两制方针 B.坚持两岸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反对外国干涉势力

29.“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材料反映的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30.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一行抵达莫斯科,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会见毛泽东。他委婉地问毛泽东:“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毛泽东说:“这个东西必须是既好看,又好吃。”文中的“这个东西”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31.《周恩来外交文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个会议发言最有可能是在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

32.“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参与联合国的行动 B.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3.“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34.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这里的“另一场战争”指的是

A.美苏“冷战”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德国分裂

35.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推行“一边倒”政策 D.实行“一国两制”方针

36.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的大国

37.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罗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

38.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说明了

A.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建立 B.中国“和平崛起”理念的深远影响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遏制 D.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39.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40.到1970年……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反映了

A.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B.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0分)

41.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材料二 17~19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什么观点?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相比,近代英法的民主政治有何明显不同?(4分)

(2)英、德、美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请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新中国实现的“民主增量”主要有哪些表现?(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4分)

平行班参考答案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北省咸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濮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历史试题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浦南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1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