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144K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31 19:37:1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统治的有利作用是

①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而发生纷争

②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不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④强化中央控制能力,促进地方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4.《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财产 B. 血缘 C. 信仰 D.地域

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6.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

7.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A. 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 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C.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8.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雅典的现状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从该谈话中可看出他

A.推崇民主制度 B.认为雅典民主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C.欣赏僭主政治 D.认为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9.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A.他因为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述

B.他虽然不识字,但被推选为执政官

C.公民大会给与会者发补助,积极参政的他与妻子放弃地里的农活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10.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12.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

13.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

14.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中,在议会中获得优势地位的阶级是

A.王室贵族 B.工业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业资产阶级

15.1787年颁发的中央集权原则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智慧”的邦联制变成“四肢听从头脑智慧”的联邦制,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下面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美国的迅速崛起 B.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C.根除了州权主义 D.有利于国防的巩固

16.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 B .联邦制与民主共和

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 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

17.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最后判布什胜选,解决了美国的总统的难产危机。这段材料表明:

A.表明了司法权高行政权 B.显示了最高法院掌握了立法权

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说明了总统候选人人选与民意无关

1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选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B.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C.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19.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

A.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B.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

C.可以任免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 D.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职

20.有学者记载:“但在起义之初,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每人只头裹包巾,身穿号衣,作为义军标记……士卒及新兄弟扎红巾,官长及老兄弟扎黄巾。旅帅以下为黄布巾,以上为黄绸巾,官高一级,拖长一寸。普通百姓则包蓝布巾。”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将士

A.政治的平等性 B.经济的绝对平均

C.服饰的等级性 D.打击目标的正义性

21.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中国同盟会“平均地权”主张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走欧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C.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D.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相联系

2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23.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做主人

B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制度

C.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5.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办法。我们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到那儿去当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

A.统一战线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城市中心道路 D.国共合作道路

26.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A.南昌起义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义和团运动

27.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

28.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俄国布尔付维克党决定改变战略,并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这表明

A.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选择

B.七月流血事件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C.布尔什维克党日益走向成熟

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29.有人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的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

A.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B.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

C.指导了十月革命 D.赞扬了巴黎公社革命

30.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的土壤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旗帜 B.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二.综合分析题:(两大题,其中31、32题各2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励学篇》

(2)据材料二分析,到了宋朝,在科举制影响下,产生了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对于这些观念,你怎样评价?(12分)

材料三: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3)材料三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17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学前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黄岐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理试
·广东省佛山市黄岐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