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山西灵石一中高一年级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141K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1/12 10:49:38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高一年级历史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全卷共33小题,试题卷1-6页,答题卷1张。

2、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

3、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请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5、非选择题请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答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年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皇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直接控制地方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宋史·欧阳修传》言“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文中“兵府”是指

A.枢密院 B.政事堂 C.军机处 D.提点刑狱司

3.“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理性;它适用于所有人且不变而永恒……约束所有时代的所有民族。”材料体现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论 C.人民民主论 D.自然法精神

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描述的制度在隋唐宋时期体现为

A.“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5.有中国学者指出:“如果说秦始皇初创‘大一统’格局时还很难预料它的未来的话,那么,汉武帝五十多年手腕老到的统治则使‘大一统’格局得到巩固并成为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格局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有

①调整君相关系,改革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②国家控制盐铁经营,发展官营商业③统一度量衡和货币④不准土地买卖,加强国家赋税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北宋的《萍洲可谈》记载:“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崇阳县令)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县名)民闻之相尚力田。”这反映

A.北宋乡村开始出现“市” B.崇阳县令固守重农抑商思想

C.北宋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 D.崇阳农民从此远离商业活动

7.明朝时期,太湖流域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的景象;在江浙地区还出现了不少专门向市场提供各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地主。这能够说明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

C. 自由劳动力市场出现 D.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8.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而同期的上海对外贸易额则迅速上升。这说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外贸格局 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9.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作者认为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维新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数量持续下降 B.甲午战争后英国对华投资份额丧失了绝对优势

C.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华投资份额占据绝对优势 D.近代美国在华投资份额持续增长

11.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支持十九路军;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

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爱国商人自发抵制日本经济侵略……。这些史实说明

A.人民反帝运动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

C.飞机制造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

D.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12.右图中的几条曲线分别反映了我国

1840~1956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曲线D

发展到高峰的原因是

A.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B.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13.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 这一系列史实主要说明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14.列宁在《论策略》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下列选项中能够证明该观点的有①列宁主张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后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②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③圣西门提出理想社会的各种设想④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英国的圈地运动②明清王朝的工商管理政策③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④新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④

16.《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17. 代议制是指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下列关于近代欧美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由议会任命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18.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19.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0.“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是由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表对应符合该观点的是

蝴蝶拍翅膀

产生的风暴



A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B

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机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



21.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自由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政策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得到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 B.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C.以物种交流、文化碰撞等为主要内容 D.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23.学者们对“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4.它是一个“非集团”组织,主张“各民族、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自由,鄙弃强权政治,反对使用武力和干涉他国内政,致力于建立国际大家庭中新的民主关系。”它的兴起

A.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B.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

C.构成了政治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D.改变了西欧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

25.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

分类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收入

国民收入总额

工业固定资产

农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1956年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66年

约200%

194.4%

近180%

300%

124%

111%

161.7%



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已经走向成熟

B.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C.周恩、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的调整

D.国际国内经济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26.下列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原则,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②另起炉灶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④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27.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背景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明确  B.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C.国有企业已经广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国营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象突出

28.“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有一句引人注目的话,叫做‘以开放促改革’,这句话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下列实践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设立经济特区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④开发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 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①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②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更姓易服”;③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④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之风。这些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趋向及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服饰变化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 B.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C.服饰变化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0.历史学教授钱乘旦说:“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全球化与本土性可以共存

B.在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性将自然延续,在新的环境下调适自己,形成文化融合

C.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传统与现代化对立,将本土与全球化对立

D.本土文化,是许多文化交融的结果;没有融合的文化不会有生命力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7分,第33题23分,共55分。)

31. 国家机构的沿革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制,无论是┅┅汉、唐那样的地方分权时代,抑或明清那样的的高度集权时代,都没有改变帝王的独裁专制性质。古代官制自然是为独裁专制帝王统治服务的。

——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

材料二20世纪初清政府对国家机构作出重大调整,简况如下

1901年

设立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停止武科举,将新军体制推向全国。



1905年

成立学部,教育行政从礼部中独立出来;废除科举制度。



1908年

公布《各省咨议局章程》,要求各省设立民意机构咨议局。



1910年

中央成立了全国性民意机构资政院。



1911年

颁行内阁官制,内阁设立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外务、民政等10个部。



———改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官制的主要特点,并列举史实说明汉唐是“地方分权时代”、明清是“高度集权时代”。(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国家机构设置的变化趋势。你怎样评价这些变化? (7分)

(3)据材料三,英国的国家机构设置有何特点?这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32.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它既是一个生活组织,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它还曾经是一个权力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注:指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特点)。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家庭手工作坊)构成(表4)

表4: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构成(单位:人)

男主人

女主人

孩子

帮工

学徒

女仆



1

1

3

4

2

2



 ——根据哈罗德·帕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乡下,家庭很小的经济因素是什么?(2分)中国古代一些家庭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的特点,请结合古代政治史分析其制度根源。(3分)

(2)现代家庭是亲人居住、消费和情感寄托的单位。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的英国家庭还有哪些更宽泛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些功能在现代家庭中衰退的原因。(6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试分析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6分)

33.(23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椐材料一概括西欧经济扩张具有哪些特点?这一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10分)

材料二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贸总协定签署



1949年

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呈现出哪两大体系?并简要分析呈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5分)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4分)

材料四 关于当今世界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

——据《当今世界主要发展模式基本走向与比较研究》

(4)材料四的作者站在什么史观的角度看待当今世界发展模式?纵观四则材料,你对近代以来世界发展模式有何认识?(4分)

高一年级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做在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3小题,31题15分,32题17分,33题23分,共55分。)

31、(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官制的主要特点,并列举史实说明汉唐是“地方分权时代”、明清是“高度集权时代”。(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国家机构设置的变化趋势。你怎样评价这些变化? (7分)

(3)据材料三,英国的国家机构设置有何特点?这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3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乡下,家庭很小的经济因素是什么?(2分)中国古代一些家庭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的特点,请结合古代政治史分析其制度根源。(3分)

(2)现代家庭是亲人居住、消费和情感寄托的单位。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的英国家庭还有哪些更宽泛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些功能在现代家庭中衰退的原因。(6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试分析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6分)

33、(1)根椐材料一概括西欧经济扩张具有哪些特点?这一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呈现出哪两大体系?并简要分析呈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4分)

(4)材料四的作者站在什么史观的角度看待当今世界发展模式?纵观四则材料,你对近代以来世界发展模式有何认识?(4分)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B

B

D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A

B

C

C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A

B

C

D

C

B

A



二、非选择题:(55分)

31.(15分)特点:帝王具有专制权力;官制为帝王独裁服务。(2分)史实: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 唐朝出现藩镇割据;明朝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各举一例即可,2分)

(2)趋势:近代化(民主化)趋势不断加强;带有半殖民地性质。(2分)评价:清政府适应外国侵略和自身统治需要调整统治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但是落后于民众的需要,最终在辛亥革命中为民众所抛弃。(5分,任意答出两点均可得满分)

(3)特点:具有法律依据;维护人民权益。(2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和权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2分)

32.(17分)答案:(1)经济因素: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或具体描述小农经济的形态);(1分)

经济条件有限。(1分)

制度根源:西周实行宗法制。(1分)将血缘和政治权力相结合,想成宗族(家族)观念(2分)。(考生答“封建制度”给1分)

(2)功能:生产单位(或经济功能);(1分)技能培训(1分)。

衰退原因:工业革命(2分);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1分);工厂制度取代手工作坊(1分)。(如考生答“学校教育发展”亦同等给1分)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成为趋势;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口自由流动加快。(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

33.(23分)(1)特点:以资本输出为主;英、法和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投资遍及世界(资本主要流向欧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分)(三点即可)

应对:传播维新思想,掀起变法运动;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开展民主革命;(答其一即可)(2分)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2分)

(2)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2分)(只要答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可得分)

原因: ①旧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下瓦解;②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大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③美苏势均力敌,形成两极格局。(3分)

(3)解决: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的某些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2分)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的某些特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2分,答其一即可)

认识:①呈现出多元化(多种模式共存)的趋势;②各国要根据国情、独立自主选择发展模式;③不同发展模式各有优点,可以互相学习借鉴。(2分,两点即可)

(非选择题答案仅为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历史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邻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龙海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诏安县桥东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