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梁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B.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C.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D.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性 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 ) 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 B.改革官制 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 D.强化皇权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4.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科举制是当时人们获取功名禄位的重要途径 B.唐朝统治者选官依然重视门第出身 C.参加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家庭世代沿袭的传统 D.唐朝时人们普遍看重个人道德修养 5.在研究中西方山水(风景)画时发现,中国早在魏晋时期就产生山水(风景)画了,而西方却要到15世纪才出现,但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发展方向却截然相反:西方始终是以形似为基本,可以形容为科学的绘画;而中国却从表现外物神韵转到表现内心意韵,可以形容为诗的绘画。以下对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领先西方千年以上,且比西方更成熟更科学 B.国情决定了中国走向文人画与西方走向科学绘画 C.中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对科学的态度 D.中西方的艺术差异决定世界艺术的多姿多彩 6.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在一次演讲中说:“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应该有所区别;但是,无论任何阶层,对谋杀罪应按照同一法律给予同样处罚。”这表明西塞罗的观点是( ) A.罗马法是统治阶级随意使用的工具 B.罗马法体现了有条件的平等 C.人人平等只是罗马公民的一种向往 D.罗马法可由法学家按需要解释 7.1787年宪法规定:“不设世袭国王,也不颁发贵族爵位。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和众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在此之前,地方各州的州议会和州政府已经实现了选民选举产生的制度……”。材料最能体现( ) A.共和制原则 B.分权与制衡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8.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 A.分权制衡 B.虚位元首 C.议会权力至上 D.责任内阁制 9.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 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5年颁布 1871年颁布 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制定 议会制定 上议院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评?价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 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10.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11.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钓鱼岛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12.著名维新运动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器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 A.肯定了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强调了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13. 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广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 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 A. 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C. 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14.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民族之统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这里“民族之统一”的内涵是( ) A.目的是要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宗旨 C.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实际上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的反映 15.《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很忙”近期在网络爆红,与诗圣杜甫现实主义风格相近的法国文学家是( ) A.德拉克洛瓦 B.巴尔扎克 C.雨果 D.卢米埃尔 17.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道:“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即兵、农、医、艺,与天文、历数、制造、炼丹等等还有所不同,兵、农、医、艺涉及极为广泛的社会民众性和生死攸关的实用性,并与中国民族的生存保持直接的关系。而这种以生存为目的的实用文化导致中国理论基础研究的缺乏,进而直接阻碍了中国古代先进技术向科学理论的过渡,使其最终止步于工匠水平。”材料所论及的核心问题是 ( ) A.实用文化关乎民族生存 B.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 C.实用主义与基础理论研究的矛盾 D.中国古代科技都停留在工匠水平 18.古希腊文化的精神,就是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孕育了希腊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于是就有了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种观点可以印证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取向为( ) A.探求物质世界的本原 B.热衷于探索人生的奥秘 C.具有强烈的多神宗教意识 D.探究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 19.西方个人自由意识的觉醒,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贡献,文艺复兴时期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包括有( ) ①基督教蔑视人性的神学教育 ②中世纪行会提倡的平均主义 ③封建贵族世俗的等级门第观念 ④兼顾贫富的共和主义倾向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以人类长期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作为基础,欧洲列强不断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欧洲对近代世界影响巨大。近代欧洲之所以领先于世界,实际上是因为它的 ( ) A.影响深远的基督教信仰 B.实行代议制的政治制度 C.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 D.享誉世界的浪漫主义文学 21.“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 A.金元外交政策的继续 B.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22.历时三十年的美苏争霸,最终以苏联的失败而告结束。从美苏争霸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它根源于( ) A.经济实力的较量 B.军事实力的较量 C.政治势力的较量 D.对外政策的较量 23.“一战”后“二战”前,哪一国家在中东地区实行委任统治( )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24.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 ①地理位置重要②石油资源丰富③民族宗教矛盾交织 ④大国插手干涉 ⑤经济文化繁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5.在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的人物有( ) ①纳赛尔 ②萨达特 ③拉宾 ④阿拉法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7.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国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28.联合国的第一次维和行动是在( ) A.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 B.朝鲜战争期间 C.两伊战争期间 D.海湾战争期间 29.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选出的主席是( ) A.斯大林 B.丘吉尔 C.约里奥·居里 D.爱因斯坦. 30.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的宣言是( ) A.《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B.《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宗族制度源于宗法制,到了宋代乡村的宗族制度不断完善,修宗谱、建宗祠、立族长、订族规较为盛行和完备。“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乡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从宋之后,宗族习惯法以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北大学者田成有认为:“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材料二陈永平、李委莎的社会调查报告《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选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对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可以运用材料或者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由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初,太祖分迭刺夷离堇为北、南二大王,谓之北、南院。宰相、枢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护卫,皆分北、南,其实所治皆北面之事。语辽官制者不可不辨。凡辽朝官,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部,夷离毕视刑部,宣徽视工部,敌烈麻都视礼部,北、南府宰相总之。惕隐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而论议以象公师。朝迁之上,事简职专,此辽所以兴也。 ——脱脱《辽史·百官志一》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辽朝官制出现的原因和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官制改革的影响。(6分) 3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祸(Yellow Peril)是殖民主义时期美国和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煽动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的偏见的一个用语。从威廉二世正式提出“黄祸论”之后,西方列强各自根据自己不同的在华利益提出各种版本的“黄祸论”,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其所强调的内容也不断变换。其内容概括起来讲: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土地贫瘠,而且人口众多,人口对外扩张不可避免,而这必然要冲击西方的优秀民族;.中国人散布世界各地,勤劳节俭,索酬低廉,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中国人野蛮好战,中国多年受外国剥削压迫,一旦强大起来,必然对其压迫者实行报复……中国人一旦采用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中国军事和经济必将迅速发展,会威胁全世界。 ——薛衔天《百年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有关“黄祸论”的观点。(6分)请你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006年9月27日发表的反映美国各界精英主流意见并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产生深远影响的《普林斯顿项目报告》声称,“美国的目标不应当是阻止或者遏制中国,而应当帮助它在目前的国际秩序范围内实现其合理的抱负,成为亚洲和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此后,美国所带动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成为国际社会谈论中国时的一个时髦用语。美国各界继续推波助澜,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跟进。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威胁论”隐声匿迹,“中国责任论”压倒性地构成了中国所面临的主要国际舆论环境。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中国责任论”的内涵。(6分) 参考答案: 1-5 DDDAB 6-10 BACDB 11-15 BAACC 16-20 BCBBC 21-25 DACBC 26-30 CCACC 31.对材料一的观点评述:论点:肯定宗族制度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3分)论据:材料中列举了宗族组织自身建设;宗族组织对维护社会的作用;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得到官方认可等。(每点3分,任选3点) 对材料二观点的评述:论点:宗族制度是农村的不安定因素。(3分)论据:一是进行的社会调查得出结论(材料为调查报告);二是认为宗族制含有封建残余;三是宗族群体形成利益群体。(每点3分) 32.(1)原因:契丹兴起,辽太祖尊重南北民族的风俗。(2分)特点:因俗而治,一国两制。(4分) (2)影响:辽朝采取的南北官制,有利于辽朝的兴盛与发展;有利于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辽朝文化的多民族特色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国家统一提供了借鉴。(任意3点,6分) 33.(1)观点:①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对西方优秀民族构成威胁。 ②中国人出国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 ③中国人好战,有民族复仇情绪。 ④中国人“威胁世界”。 (以上任3点,可得6分) 不同需要: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者宣言“黄祸”论,为自己的侵略做掩护。(2分) ②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再次宣扬“威胁”论,目的是孤立中国,从而遏制中国的正常发展。(2分) (2)内涵:① 认可中国实力上升的事实,并把中国列为大国。 ② 认可中国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迹象。 ③ 中国还不是一个充分负责的国家,还必须努力“像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那样行事,承担起对国际的责任。 (各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计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