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93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6-7 22:40:4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设试卷Ⅰ、Ⅱ卷和答题卡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

A.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D.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

2、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迩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4.历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一时期主要指

A. 夏商周时期 B.明清时期 C.隋唐时期 D.秦汉时期

5. 元代的科举制度也基本上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只考两场,要求相对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严格,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种族分配。这表明元朝( )

A.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B.主要以科举考试作为协调蒙汉民族关系的主要手段

C.统一之后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D.注重协调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各族之间的民族关系

6、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B.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C.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7.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B.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C.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D.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8、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C.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9.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具体表现

B.中国人实现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

C.很大程度上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

D.中国工业、教育、外交等方面近代化开始起步

10.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1、赫德在《中国实测论》中说:“故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实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使其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我欧人,如是则将来所谓‘黄祸’者,可以烟消灰尽矣。”列强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与清政府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13.2011年2月,一张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因毕业证书的导师栏里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历史名人,而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由此判断毕业证颁发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4.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16、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得罪了上帝呢?”对该思想家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B.上帝意志不可违

C.反对盲目信仰 D.妇女应得到解放

17、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下列行为与这一原理相符的是

A.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对所有罪行废除死刑 B.刑不上大夫

C.罗马弗里斯以行省总督的权势凌驾法律之上 D.贪赃枉法

18、“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9、2012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再次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这一现象基于的政治理念是

①权利平等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英国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段对话本质上体现了

A.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 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21.时间:1827年;地点: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一个纺织厂;人物:贝蒂哈里斯;年龄:23岁;工种:纺织工;工作状况:早五点起床,步行上班,6点到18点进行工作;工作内容:看护纺织机;婚姻状况:已婚;子女数量:2个,请表姐照顾。材料中记叙的哈里斯的状况说明

A.工业化早期所有的纺织工都像哈里斯一样悲惨 B.工业化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C.工业化造成贫富分化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D.在工业革命早期,女性主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2.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①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④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4、2012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央视直播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海宁观潮节时,有观众在网上赋诗称赞道:“一线涛头滚滚来,势如万马奔腾回。石塘平处是潮涨,晴雪卷时因月催。”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海宁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运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5.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究莫言作品可以参考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D.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题11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6、(11分)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3分)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3分)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3分)

(4)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譬诸人然,民族主义者, 自胚胎以至成童所必不可缺少之材料也;由民族主义而变为帝国主义,则成人以后谋生建业所当事也。……吾尤恐乎他日之所谓政治学者,耳食新说,不审地位,贸然以十九世纪末之思想为措治之极则,谓欧洲各国既行之而效矣,而遂欲以政府万能之说,移植于中国,则吾国将永无成国之日矣。知他人以 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 民所当汲汲者也!”“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材料二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了“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这样一对概念。“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三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 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 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 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吾决不久必能驾美欧而为世界之冠。”……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即由五族的平等、共和向一个强大、繁盛的中华民族的积极目标转化。孙中山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 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这种民族的共和精神应当抛弃,过去华夏民族狭隘的家族、宗法团体与小血缘思想,以国家和大民族精神为重。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 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 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所以, 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来振兴国家,并强化对民族、国家认同性的认识,是解除亡国灭种之忧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法宝。

(1)依据材料一、二、三,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5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这种“转化”对孙中山以后的政治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从梁启超、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的诠释总有着各种不同的话语。其中“文艺复兴”说甚为流行。蔡元培于1930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 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因而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以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进行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又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析》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9.(1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多次,大的改朝换代也有十几次,改革几乎失败,暴力的改朝换代却几乎获得成功。中国人普遍接受推翻而不接受改革,屈从暴力而拒绝改革。

材料三 唐代中期“二王八司马”的改革,主角是王叔文,但是他不懂得妥协。反对改革的太子与王叔文多次沟通,改革派尽是不给脸面。支持改革的唐顺宗身体不好要让位给太子,王叔文的老师有名的大官僚杜黄裳出主意,要王叔文组织改革派迎立太子为皇,以免新皇报复,王叔文却严厉斥责。不久,太子登基称宪宗皇帝,对改革派实行非常惨烈的报复。

材料四 林则徐主张抗英大部分人支持,当他提出要学习外国的时候却遭到朝野上下一片“汉奸”的 骂名,此后的徐继畲、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等都背过“汉奸”的骂名。很难想象英法德美向别国学习,会被骂成“英奸”、“法奸”、“德奸”、“美奸”。

材料五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义和团运动之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9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来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了改革的耐心。

回答以下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7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概括指出造成中国历史上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8分)

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文科)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0分,26题11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5分。)

26、

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8、

29.

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D

D

D

C

B

B

B

D

D

A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C

A

C

D

B

B

B

C

B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题,26题11分,27题分,28题分,29题分。)

26(11分)、(1)有利于选拔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3分)

(2)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3)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3分)

(4)罗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2分,从罗马法的价值和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27(12分)(1)相同点:都主张以民族主义组建国家;都反对“大汉族主义”观,主张民族平等,各民族统一为中华民族;都提倡以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抵制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3分)

不同点:梁启超以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观点解释民族主义;孙中山主张民族间的融合与认同,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2分)

(2)原因: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3分)影响: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2分)

(3)认识:思想要与时俱进;思想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的变化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言之成理既可给分)(2分)

28(12分)【评分标准】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2~10分)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9~5分)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4~0分)

提示:

观点一:认同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述时要注意从四个方面进行:(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重建;(2)倡导文学革命;(3)抨击封建权威思想;(4)呼唤人性的复苏,倡导个人的解放。

观点二:反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述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1)历史背景不同;(2)价值取向不同;(3)作用和影响不同。

29(15分)

(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4分)说明: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答到其中两点即可给3分)

(2)中国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屈从暴力而拒绝改革;不善于妥协;抵触向外国学习;没有抓住有利时机。(8分)

相关资源:
·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安徽省涡阳四中2012-2013高二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课改部)
·宁夏育才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