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浙江省乐清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11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7-14 14:25:5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源:学,科,网]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是《史记》中西周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①②③选项对应的受封对象依次是

①“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姜)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A、功臣、先代贵族、姬姓子弟      B、先代贵族、功臣、姬姓子弟

C、姬姓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D、先代贵族、姬姓子弟、功臣

2、秦朝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下列属于秦朝时期归入统一政权版图的是

①云贵地区   ②西藏地区  ③岭南地区   ④河套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汉武帝时代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关于该时期的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设置“外朝”,加强君权 B、设置十三州部,监察地方政治

C、设置政事堂,加强中央集权      D、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

4、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中国准

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此

处英商据之以争所依据的特权最有可能是

A、领事裁判权   B、增设通商口岸  C、共同协商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

5、据晚清《夷氛闻记》记载,“举人何玉成,即柬传东北南海、番禺、增城连路诸村,各备丁壮出护。附郭西北之口口口九十余乡,率先齐出拒堵。……夷兵方舍命突围出,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书中口口口为残缺,据材料推测,口口口处应该是

A、香港岛    B、威海卫  

C、三元里 D、大甲溪

8、中共曾在《中国共产党宣布国民党为国民公敌宣言》中声明“中国共产党不但是已命令自己的党员完全退出国民党,并且号召一切革命分子反对这种背叛革命卖国殃民的国民党。”该宣言最有可能发表在

 A、国民革命失败后           B、红军长征开始时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渡江战役结束后

9、“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据此材料,判断该信撰写的时期应当是

A、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

C、西安事变即将和平解决  D、国共两党协议改编红军主力

10、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是:

A、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确立了基本的民主制度        D、将建设法治国家的方略写入宪法

12、“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

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对该声明

发表时的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图2

①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③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了“外交关系” ④日本舆论强烈要求改善中日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政策大调整”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政策大调整”的依据是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国际及周边形势

B、“政策大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C、“政策大调整”是国内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和反映

D、“政策大调整”的一大成果是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1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颁布于罗马建城时期     ②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③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④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到1894年,欧洲大陆就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作者的寓意是指到1894年

 A、欧洲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结盟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D、欧洲开始进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16、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将萨尔煤矿归还法国         ②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③将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④承担全部战争罪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国际盟约》第22条规定:“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指的是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并非针对列强所占的全部殖民地   B、体现了国联“集体安全”的原则

C、与民族自决的原则背道而弛  D、实质是一种变相形式的殖民统治

18、时间是研究历史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②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③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④慕尼黑阴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19、二战期间,苏联红军首次实现成功的战略性攻势,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的战役是

 A、不列颠之战  B、库尔斯克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莫斯科战役

20、今年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下列有关宣言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表明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B、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由苏、美、英三国首脑参加

D、就战后处置德国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21、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出兵朝鲜,不仅挽救了平壤,也为社会主义阵营守住了东方大门。因此,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共和毛泽东的看法,苏联向中国 提供了全面援助。下列各项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出兵朝鲜,不仅是保家卫国,也是为苏联而战

B、朝鲜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正式形成

C、朝鲜战争的不败战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D、苏联的全面援助有利于改变新中国的经济困难状况

     

24、《联合国宪章》规定要对新成员国予以准入,包括接纳前轴心国及其附属国,这说明联

合国旨在

A、成为真正国际性的组织        B、否定国际联盟的作用

C、禁止战败国重蹈战争覆辙       D、体现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分两大题,25题为必做题,26题为选做题。每大题分值各26分,总分52分。

25、(必做题)(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廉察举以“孝”立科,体现了“以德取人”的鲜明意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成了汉朝选官之特色;但在实际察举中,“孝”又不是孝廉察举的唯一标准,汉廷对吏能依然十分重视。……由郡吏取人,强调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构成了汉代选官的又一特征。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如果说(宋朝)前后有什么变化,那就是统治阶级已从贵族转变成了官吏,专制制度变得更有效,……行政效率的提高,……最主要的原因却是科举制度。

   科举分好几种,其中进士一级最受尊崇。进士考试以策论取士,注重推理与创意,在11世纪晚期其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考试。当时的考卷以数码代替人名,并且誊抄出来以防因笔迹泄露而发生舞弊现象。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912年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共11条,规定初等小学的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视地方情形可加设图画、手工、唱歌、裁缝(女子)之一科或数科;……中学校的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衅画、手工、法制、经济、音乐、体操,女子加家政、裁缝。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汉代选官的两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代察举制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宋代科举制度的进步之处。并结合宋代相权演变的史实,指出使“宋代专制制度变得更有效”的相关措施。(10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与明清科举制课程内容的主要区别。并指出《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颁布的相关背景。(8分)

26、(一、二类学校选做题)(26分)毛泽东曾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和政治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雅典来说,希波战争(公元前499至公元前449年)爆发后,迅速转移了雅典内部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雅典海战的胜利,一方面削弱了贵族所依赖的陆军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在海军中服役的第四等级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民主力量得以壮大。战争后期雅典霸权的建立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则保障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

                            ——百度百科“希波战争”

材料二 威尔逊总统曾经说,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使世界得以安然实现民主。诚然,政治民主这时在许多地方取得进展。……1918年,大不列颠……妇女得到了带有某些限制的投票权。1928年,这些限制就取消了。……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里,战前原先的社会主义者的后继者,在力量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后的一次打击。在土耳其、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各个单一的德意志国家,帝王宝座倒塌了。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禁运条款的制定不但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至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已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             ——《罗斯福选集》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伯里克利时代的相关史实,列举三例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后欧洲民主政治取得进展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民主政治进步的有利条件。(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后通过新的《中立法》对武器禁运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及直接影响。(8分)

26、(三、四类学校选做题)(26分)毛泽东曾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和政治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雅典来说,希波战争(公元前499至公元前449年)爆发后,迅速转移了雅典内部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雅典海战的胜利,一方面削弱了贵族所依赖的陆军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在海军中服役的第四等级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民主力量得以壮大。战争后期雅典霸权的建立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则保障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

                            ——百度百科“希波战争”

材料二 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在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同盟国战时合作的另一结果是1943年成立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它分发了主要源自美国的2200万吨物资,包括食物、衣服和药品。……如果没有它所作的贡献,战后欧洲的贫困和苦难实际上还会更严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伯里克利时代的相关史实,列举三例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标志性事件及最主要意义。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国内外背景。(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和结合的目的。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同盟国合作对战争进程和战后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相关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商丘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遵化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
·江苏省阜宁县沟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