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40题 80分 每题2分) 1.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的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雅典人主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经商 ②雅典的有些贵族也加入了经营工商业的行列 ③雅典人从工商业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④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为求吉利,不使用奴隶劳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民主政治 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3.麦加拉的迪奥普斯手工技术高超。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将得到( ) A.300麦斗谷物 B.比较高的官职 C.大量的土地 D.公民权 4.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5.在梭伦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中,收益最大的阶层是( ) 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第三、四等级 6.公元前8世纪以来,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 ) ①平民 ②奴隶 ③工商业奴隶主 ④外部城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下列叙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萨拉米岛失守 ②德拉古编订法典 ③基伦暴动 ④梭伦改革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8.梭伦颁布《解负令》后,雅典奴隶的主要来源为( ) A.因债务沦为奴隶的雅典公民 B.因有技术而迁往雅典的外邦人 C.因战争被俘或买来的外邦人 D.没有公民权的雅典妇女 9.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汉族对鲜卑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C.南北朝之间没有战争,人民生活安定 D.均田制的实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1.崔浩是北魏名臣,他出身于汉族名门望族,后被鲜卑所俘,并受到重用,官职一再提升,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1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13.(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惧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孝文帝迁都的借口是(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1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 A.封建制度已经瓦解 B.诸侯野心增大 C.奴隶社会的宗法统治秩序瓦解 D.军功地主大量出现 15.有人说:“中国人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攘外必先安内”。可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则相反,“外战人人如猛虎,内战人人怯如鸡”。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是( ) A.秦国有奖励军功制度 B.秦国风俗古朴 C.秦国人非常团结 D.秦国实行连坐制度 16.战国初期,秦国的社会经济落后于东方各国,为改变这种局面,最早立志改革的秦国国君是( ) A.秦献公 B.秦孝公 C.商鞅 D.秦始皇 17.儒家之一的荀子认为“制天命而用之”,他的主张调节的是(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统治者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封建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18.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以法为本,建立君主专制,这说明法家代表的是( ) A.地主阶级 B.平民阶级 C.农民阶级 D.奴隶主阶级 19.在中国传统中,四室同堂倍受推崇,可是战国时期,某一农民的两个儿子刚刚长大成人,其父就让他们搬出家门,另立门户,出现这一现象的国家可能是( ) A.齐国 B.燕国 C.韩国 D.秦国 20.战国时期咸阳某人因打架误伤人命,其父亲因心疼儿子送钱让儿子来到乡下躲避,结果不但他的父母被判刑,就连邻居也被判有罪,邻居被判有罪的依据是( ) A.违反了什伍连坐制度 B.违反了奖励军功制度 C.他不属于宗室贵族 D.他没有军功 21.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酒容器。这一容器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应是( )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D.商业的繁荣 22.《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政府吏治腐败 B.北宋政府大量养兵,组织禁军 C.北宋政府实行不禁止土地兼并的政策 D.每年向辽和西夏送大量岁币 23.五代十国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政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最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实行一职多官制,削弱官员的权力 B.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官 C.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权力分割 D.削弱相权,设参知政事以分散相权 24.1005年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2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威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北宋与辽之间的友好往来 B.北宋向辽输送“岁币” C.宋辽之间的正常贸易交往 D.北宋给辽的战争赔款 26.岁币是指( ) A.北宋政府每年的财政开支的钱 B.北宋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钱 C.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西夏的货币 D.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和西夏的钱和绢 27.史学界认为: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经常发生冲突,但和平交往仍是主流。其中宋辽的长久和平关系开始于( ) A.北宋庆历新政后 B.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 C.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后 D.北宋与西夏的战争结束后 28.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C.调整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29.王安石变法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激烈争论。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代表了一个典型的派别,他们对新法的基本态度是( ) A.支持 B.观望 C.摇摆不定 D.反对 30.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人们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 B.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聚敛钱财 C.14、15世纪的天主教会得到了西欧各国王权的积极拥护 D.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因为它受教会压榨最严重 31.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罗马教皇有什么权利强行规定波希米亚农民与英格兰自由民必须用哪国语言祈祷,必须以何等精神学习耶稣的教诲,必须为自己的放纵付出多少的代价……”这里的“人”最可能是 ( ) A.古希腊的智者 B.14世纪的人文主义者 C.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 D.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 32.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热情地宣传和捍卫日心说,触犯了《圣经》和教皇,被判处终身监禁。19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对文中“宗教裁判所”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宗教裁判所主要是反对科学创新的一个机构 B.宗教裁判所用野蛮的方式维护天主教会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 C.宗教裁判所能够及时地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正确决策 D.宗教裁判所反对日心说,因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33.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义的“十字军东征”。天主教所称的“异教”主要是指( ) A.东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34.卡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卡尔文主张 ( )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没收教会的财产 C.反对基督教的权威 D.确定公民的等级 35.最早给埃及带来工业文明的是拿破仑的侵略,拿破仑在因巴巴击败了谁的军队( ) A.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 B.马木鲁克的军队 C.英国和土耳其的联军 D.入侵埃及的英国军队 36.“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 A.改革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 B.解放农奴,给予土地 C.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度,以巩固统治 D.开办手工工场,以发展工商业 37.在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C.俄国的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8.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迈进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39.下图是俄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名画,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工业发展落后 B.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农奴的悲惨生活 40.在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前,在社会中受害最深的是广大农奴,他们不甘心自己永远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这些反抗斗争包括( ) ①拒绝劳役 ②烧庄园、杀地主 ③争取平等自由和劳动权利 ④大规模的暴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的1775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的内容。高级地方法院和低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高级地方法院是初级地方法院的第二审级。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 材料二 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民事案件,农民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打官司,刑事案件农民可以提出控告,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法庭判决或政府及社会当局的法令,不得对农民进行任何惩罚;……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之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1861年2月19日宣言》 材料三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861年改革前俄国司法制度的主要弊端。(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哪些权利。这些权利的获得说明了什么?(6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比较,俄国的司法改革又有哪些进步?但仍存在怎样的问题?(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4分) 成安一中高二历史阶段考试参考答案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