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A.改革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 B.解放农奴,给予土地 C.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度,以巩固统治 D.开办手工工场,以发展工商业 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判断,1870年前后,俄国最发达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汽车制造业 B.石油开采与加工业 C.手机和通信制造业 D.纺织业 3.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迈进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4.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完成以后,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主要阶级是 A.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资产阶级为辅 B.以资产阶级为主,封建地主阶级为辅 C.资产阶级单独掌权 D.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 5.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份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6.“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根据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日本正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B.为此有志之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民族独立 C.他们寄希望于幕府进行改革 D.幕府统治者支持他们的运动 7.右图是1865—1905年日本女子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图。日本是个重男轻女的国家,1865年前,日本女子受教育率不足5%,之后某一时期突然上升,到1905年高达95%以上。日本女子受教育率突然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A.幕府放松了对女子的教育限制面 B.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 C.日本天皇下达了《教育敕语》 D.日本政府确立了殖产兴业的方针 8.“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以示实例,以诱导人民。”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的哪一重要措施 A.创办国营模范工厂 B.扶植私人企业 C.大力培养本国人才 D.引进和掌握外国先进技术 9.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10.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势力势单力孤 C.维新变法已深入民心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11.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 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裁汰绿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2.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13.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 14.1914年,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勋爵面对战争说道:“整个欧洲的灯光都在熄灭。”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B.英国将在战后衰落 C.欧洲文明将遭遇劫难 D.欧洲因战争而缺电 15.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场战役:“……战役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是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这场战役应是指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1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这表明 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 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 17.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陈独秀有关巴黎和会的上述评论,其前后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美国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18.《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国联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实施“民族自决” ④推行“委任统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 年 6 月 28 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出自 A.《日内瓦议定书》 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20.1936年,德国采取了破坏以往条约的某一行动,英国政府以这只不过是希特勒要收回“自己的私人宅旁花园而已”为理由,对法西斯德国姑息纵容。据此判断,当时德国的“某一行动”是 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B.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C.要求割占苏台德区 D.出兵吞并奥地利 21.1939年,美国修改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的中立法案条款,通过了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此举主要是为了 A.发战争财 B.支持英国 C.打击日本 D.避免卷入战争 22.“到了11月中旬,隆冬来临,德国坦克乘务员发现,坦克推进装置上…… 的油已经凝固。……12月初,一场大雪使气温突然下降到华氏零度以下,……希特勒的军队陷入绝望的境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一战役中出现?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阿拉曼战役 23.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大国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下列各项中,属于《波茨坦公告》内容的是 A.“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 “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 D.“德国……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先后组织了对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这一“正义的审判”的法律基础是: A.《日内瓦议定书》 B.《洛迦诺公约》 C.《非战公约》 D.《联合国宪章》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25小题25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图片
材料三 1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 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 天皇裁可法律 7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 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1)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1分)为此,日本有识之士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日本政府为实现“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的目标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4分)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积极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君主在近代宪政上的权力差异。(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的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对国人报告说,他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2分)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2分)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何时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1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法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1)依据材料一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1916年战况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二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比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2)国联盟约的主要成果有哪些?(2分)它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国联在美国的命运说明了美国政治的哪些特征?(2分) 材料三: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炉边谈话”后,美国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这一变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影响?(2分) 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