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 历史
文件大小 153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10/26 12:41:4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试卷类型:A      2016年高二年级开学调研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5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8分)

1.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2. 敬天法祖是周礼的核心信仰,天就是天神、上帝;祖就是宗庙的祖先神。敬天许多民族都有,但法祖将汉人彻底与其他民族区分。这说明

A. 汉人崇拜祖先 B. 宗法观念影响民族性格

C. 家族认同感强 D. 血缘关系作用不断强化

3.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条曾广为传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代形成该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4. 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5.“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6.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入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7.“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中的集体认同感

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8.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典中经常出现“贵和尚中”,“决今日讼以止明日讼”的语句。在地方官看来“无讼”是其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外儒内法的结果 B.儒学执政理念的追求

C.封建法制的完备 D.追求执政境界的结果

9.“宾萌”是上古时期对游士的称呼,《韩非子·诡使篇》记载:“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状(藏)匿以为宾萌,付托有威之门以避徭役,而上不得者万数。”由材料可知

A.战国时期游士阶层的地位上升 B.生产力进步使游士转型到农业

C.新的生产关系在逐渐滋生暗长 D.秦国较早的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1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

12.古代曾有人认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该古人最有可能是

A.韩非 B. 墨翟 C.王阳明 D. 黄宗羲

13.1930年和1972年,在居延地区(现内蒙古额济纳旗)先后发掘出土汉简30000余枚(图3)居延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鄣的文书档案,其最早的纪年简为武帝太初三年,最晚者为东汉建武七年。对此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②当时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

③汉朝公文已用隶书书写 ④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5.中国古代某学者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思想主张。该思想家理论的建立

A. 促使道家学派核心思想的创立? B.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C.有利于专制之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D.推动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16.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的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17.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夏四月,天气异常,黄雾四塞终日。皇帝为之惊心,询问大臣,大臣回答这是因为“阴盛侵阳”,上天示警所致,“今太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不符合高祖皇帝留下的规矩。于是,太后之弟王凤不得不上书辞职。汉成帝也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有过失的,因此造成了这种异常的天气。由此可知当时

①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②“天人感应”说深入影响朝政

③外戚专权引发朝臣不满 ④皇帝重用外戚力图削弱相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19.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式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20. 魏晋时期,名士纷纷崇尚清谈,蔑视礼法,不谈国事及民生俗事,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知识分子

A. 存在虚浮风气 B. 追求精神自由

C. 反对纲常伦理 D. 脱离社会实际

21.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22. 宋代《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开始更多地被关注,这反映出宋明理学

A. 具有信仰色彩 B. 回归儒学本原思想

C. 强调生活实践 D. 重视内在道德修养

23.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4.“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A.孟子“仁政”学说 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

C.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D.董仲舒的“新儒学”

25.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理学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盛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26.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27.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往往局限在它的发源地,推广极慢。但两宋时期,技术发明的推广速度明显加快。如发明于北宋的犁刀,到南宋时已经成为江南各地开荒的必备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两宋时技术发明“推广速度明显加快”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印刷业的蓬勃发展 B.指南针的应用

C.造纸术的发明应用 D.科举制的扩大

28.宋代以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一现象

A.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

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D.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

29.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30. 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晋商家族则有“学而优则商”的传统,这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晋商经营理念先进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D.科举制度业已衰落

31. 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32.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的共同点是

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

C.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 D.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

33.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C.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3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35.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古代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而设计的。这种笔画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A.篆书 ?????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36.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狠残暴???????D.铁面无私

37.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政府发布了下图中的告谕。从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是



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B.清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C. 清政府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38.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 … 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39.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这表明黄宗羲

A. 主张建立代议制度???????    ??B. 主张以学校限制君权

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40.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同时也禁止民谣“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

A.抑制民间手工生产 B.维护专权统治权威

C.确保外贸商品质量 D.保证政府利益垄断

41.江太新在《清代前期押租制的发展》中指出,清朝康熙年间有押租(租赁土地刚支付的保证金)记载之州县数为2个,雍正年间3个,乾隆年间30个,嘉庆年间62个。能够证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清政府不断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C.清初农业生产技术的实质性变革 D.农村人地关系紧张局而得到缓和

42.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   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

43.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4.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45.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记载,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 。据此分析其主要作用是

A.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B.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为抗战提供了物资保障

46.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五部曲。推动其作为“有益补充”出现的原因有 ①十年动乱的结束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国民经济调整任务顺利完成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7.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所述属于挑战范畴的是

A.原始社会先民以刀耕火种进行集体劳动   B.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C.岛屿港湾众多有利于希腊创造城邦文明   D.两极格局背景下中国建设采取苏联模式

48. 据安格斯·麦迪森统计,1300-1800年,中国人均GDP一直为零。而1700-1800年美国人均GDP增长率72%,欧洲19%,全世界为6%。这可能是因为中国

A. 封建社会已陷入停滞 B. 元明清时期封闭保守

C. 缺乏新的生产力因素 D. 封建经济周期性降低

49. 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后,“所有生熟铁至津,按照市面价值,先听机器局取用,煤照市价先听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售,或由招商局转运别口销售”。这说明

A.企业经营按市场规则运行 B.属于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享有特权和优惠 D.政府垄断企业经营

50.陈旭麓认为,“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以下符合这种“新意义”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

C.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D.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51.1974 年5月,毛泽东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希思说“如果欧洲是软弱的,苏联就有可能实现对中国的企图。因而一个强大的欧洲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苏联发愁”毛泽东表示:“你们欧洲强大起来,我们高兴啊!”谈话表明

A.英国积极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B.多极化进程有利于世界和平

C.西欧已经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D.中国希望借助欧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2.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3.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列宁和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度过饥荒。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的口号,这表明

A.农民从根本上反对苏维埃 B.农民阶级愚昧落后思想觉悟不高

C.农民要求恢复沙皇专制统治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54.“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他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批判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B.加强国家干预,健全福利制度

C.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市场自由 D.同情各种弱者,加强社会救济

55.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国家控制了‘制高点’——土地所有权。”这说明苏联(俄)当时正在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集体化

56. 20世纪五十年代,各社会主义国家兴起了一股重新研究新经济政策浪潮,这反映了

A. 战后恢复经济需要 B. 赫鲁晓夫推进改革

C. 经济体制弊端明显 D. 政治上出现大争论

57. 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下图推论正确的是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58.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这种反思

A.引发学术界对“西方中心论” 的全面批判

B.有利于破除“西方中心论”、“洋教条”崇拜

C.侧重于关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现实和历史

D.体现了经济实力对文化地位的决定性作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道小题,共42分。第59题24分,第60题18分)

5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子·入国》述周代实施“养疾之政”,专设“掌病”一职,负责给老人“问病”;有“八十者,一子不从政(意为不服徭役);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汉代《王杖诏令册》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北魏,首创“存留养亲”制度,准许死囚在家“侍亲缓刑”,等家里老人去世后再服刑。《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贞观政要·孝友》又称,房玄龄“事继娘,能以色养(和颜悦色之意),恭谨过人”。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太祖朱元璋曾先后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对孤贫老人实行终身养老。

???????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史料汇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养老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徽州是全国现存历史契约文书最多的地区之一,它所存留的契纸中,以田土买卖的契纸最多……(这些契纸又以)明清(及)以后的契纸更多。

——周邵泉《试论明代徽州土地买卖的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契纸众多”的背后主要是怎样一个社会群体的因素在起作用?(2分)什么经济政策致其大量购买田地?(2分)试分析这一政策在历史上的影响?(4分)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所举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现象?其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

材料四? 日本政府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日本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日本厚生省、大藏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辅导就业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

——摘编自刘清芝《美国、日本、韩国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3月) 历史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模拟(一)历史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3月) 历史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年度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