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12月第四次模考历史试卷
文件大小 133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12-24 10:25:4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12月第四次模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

C.县的面积比郡大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2.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3. 汉代刘向《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 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B.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C.材料不可信,吴人不可能衣豹裘、狐裘

D.有助于研究古代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4.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5.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国内知识界的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论定朝鲜战争是义战”。这些观点的本质是

A.认定战争是推动文明的根源 B.坚持认为战争可超越国家利益

C.以狭隘地区观总结战争性质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6.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7. 图8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与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8. 1953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B.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

C.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9.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乡恋》的解禁表明

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B.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

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

10. 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教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段论述充分反映了( )

A.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

B.儒家施行“仁政”的思想主张

C.法家“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

D.道家对“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现象的痛恨

12、下列哪一史实与右图这一著名古迹直接相关?

A.张骞通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佛教传入中国 D.文成公文入藏

13、2010年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闽西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共同欢度新春佳节。胡主席所到的当年闽西革命根据地与另外哪一块革命根据地后来发展成为了中共革命根据地?( )

A.湘赣革命根据地 B.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C.赣南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14、1940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与德军激战时,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在哪个战役与日军激战?( )

A.百团大战 B.枣宜会战 C.台儿庄大战 D.太原会战

15、观察1953-1957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额及实际完成情况统计表

年份

计划投资额(亿元)

实际投资额(亿元)

实际完成计划(%)



1953年

74.3

80.81

101.67



1954年

78.3

96.92

115.73



1955年

97.9

93.02

101.44



1956年

140.0

148.02

100.45



1957年

111.0

138.29

124.59



你认为形成表中反映出的经济形势的原因应是( )

A.制定和实施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制定了“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6、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之一是( )

A.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B.改变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C.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D.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17.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18.《史记·货殖列传》:“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该材料反映出

A.战国到西汉前期商品经济活跃

B.巨商地位很高,超过了王侯

C.司马迁具有重农抑商思想

D.西汉政府据此实行了盐铁专卖

19.朱弁《曲淆旧闻》“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司马光《涑水纪闻》“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下列对唐宋时期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干弱枝,内外相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对军力部署的基本要求

B.唐朝后期这一原则被破坏

C.北宋初期将兵权收归中央

D.封国是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20.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言,我之言也。名,我所称之名也。今人作述,必袭古人之文,官爵郡县,必反今世之名,何其猥而悖也。” 他一生“不为应酬之文,意所欲言则言之。”材料可以看出他主张

A.冲破八股取士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B.提倡人权和言论自由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21.图5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产品

B.破扇子:中国政府保护和发展实业的政策

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

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艰难发展

22.下列由国家牵头制定的“计划”中,与我国发展高科技直接相关的是

A.“863”计划和“星火计划” B.“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C.“希望工程”计划 D.“211工程”计划

23.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这句话反映的核心思想或精神是

A.宽容精神 B.理性精神 C.和谐思想 D.民主精神

24.康拉德·阿登纳(图6):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

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

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表明欧洲

初步走向联合的动因之一是

A.联合美国对苏联和东欧实行冷战

B.在两极格局中寻求欧洲的生存和发展

C.加强经济联合,促进经济发展

D.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25、以下几组对现今几个少数民族及其祖先相对应的连线,正确的是( )

A.裕固族——回纥 B.维吾尔族——吐蕃

C.满族——南诏 D.彝族——女真

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50分)

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贸易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也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材料二: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

1851年马克思在一篇《国际述评》说:“成千上万的英美船只开到中国,这个国家很快就为不列颠和美国廉价工业品所充斥,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工业经不住机器的竞争。”

材料三: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890种商品进口关税提高近40%,由此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到1932年,先后有七八十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关税。

为了用本国廉价商品去攻破别国的关税壁垒,各国纷纷贬值货币。1931年,英国宣布英镑贬值30%,1934年,美国宣布美元贬值40%。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一片混乱,到1935年,逐渐分裂成若干区域性的、彼此对抗的货币集团,主要有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日元区等。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四: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朝贡贸易”的特点,(2分)并指出其对中国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的印度、中国与英国之间贸易往来状况,(3分)并从英国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概括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及其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举措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2分)

(4)材料四列举的三个国际经济组织在宗旨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中国在1991年和2001年先后加入了其中的哪两个组织?(2分)

(5)有人认为,APEC、NAFTA等组织的产生阻碍了WTO主张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试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至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劝说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太后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起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3分)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2分)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法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1分)袁世凯的告密又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4分)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本书在研究戊戌变法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4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追求自由与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两大终极目标。革命者“不仅想建立民主的制度,而且要建立自由的制度;不仅要摧毁各种特权,而且要确认各种权利,使之神圣化”。尽管《人权宣言》里也将“自由”与“平等”并列,但托克维尔还是相当失望:“在为大革命作准备的所有思想感情中,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自由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消失的。”

在革命的大潮中,“自由”之所以敌不过“平等”,法国在中央专制集权统治下长期缺乏公共自由,是一个重要的背景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正如托克维尔所说:“对于那些善于保持自由的人,自由常常带来财富;但有些时候,它暂时使人不能享受这类福利;在另些时候,只有专制制度能使人得到短暂的满足”——“自由”没有办法像“平等”那般,在革命的进程中随时给跟随的革命者以物质的鼓励(譬如均分财产、土地革命),所以,不光是法国大革命,放眼世界史,近代以来绝大多数的革命,都逃不脱“平等”凌驾于“自由”之上,甚至为了“平等”,不惜牺牲“自由”的命运——当革命为了实现“平等”而不得不借助“专制”的力量时,革命往往毫不考虑“自由”的感受,义无反顾地选择与“专制”结盟。

法国大革命的结局,显然是对这种“要平等不要自由”的革命模式的一种嘲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只承认人民,没有其他贵族,除了贵族公务员;只有一个惟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由它领导国家,保护个人”——国民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名义上的一切主权权利;而单一的国民却仍然没有摆脱被政府奴役的命运。最后,大革命偃旗息鼓,拿破仑的专制独裁从天而降,心灰意懒、精疲力竭的法国人也就此满足于在“一个主子下平等地生活”。

为什么法国大革命没有能够把“自由”坚持到底?托克维尔的理解是:“人们平时所热爱的自由,其实只出于对主子的痛恨”——当大革命摧枯拉朽般把旧王朝推翻,“主子”不再存在,“自由”也就被革命者抛弃了。所以,托克维尔留下了这样一句告诫:“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

——摘编自腾讯网历史频道 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评材料中关于对法国大革命追求的平等与自由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D

C

D

C

A

A

A

D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A

B

C

A

D

A

C

A

B

B

A





26、(24分)

(1)特点: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对外来货物给予高额回报。(2分)

影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1分)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1分)

(2)状况:英国在印度、中国的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印度、中国向英国出口农副土特产品;印度、中国的手工产品无法与英国机器产品竞争。(3分)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大肆侵略扩张,印度成为其殖民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3分)

(3)举措:提高关税,贬值货币;组建区域货币集团。(2分)

特点:立足于本国利益,各自为战,以邻为壑。(2分,答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可以给1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2分)

影响:各国矛盾日趋尖锐,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2分)

(4)共同点: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世界和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化。(2分)

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分)可以直接写出组织名称或代表番号,但顺序错误不给分)

(5) 看法:APEC、NAFTA等组织的建立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增强了区域内部的经济贸易联系,推动了区域内部的贸易自由化;(2分)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有可能出现排他性的贸易保护,但在根本上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2分)(若考生对本问有其它不同看法,言之成理可同等给分)

27、(14分)

(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尹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3分)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综合作用的结果。(2分)

(2)不成立。(1分)从材料中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2分)

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强度。(2分)

(3)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2分)应重视史实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2分)

28.(12分)法国大革命的革命目标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和自由。从《人权宣言》中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安全、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到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因此资产阶级部分地实现了革命初期所追求的平等与自由。但平等与自由缺一不可,只实现了平等而缺少了自由,人民的基本权利依然难以保障。只有自由而没有平等必然会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大革命后期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以及拿破伦的军事专制都最终离这两个目标差之甚远。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内外部环境不佳即普奥联军和欧洲反法同盟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以及国内封建势力的反扑,使得平等与自由目标的最终实现曲折艰难;人民为实现平等而抛弃了自由,为了保护即得利益而屈从于拿破仑的独裁专制,从而悖离了大革命初期的革命目标。

相关资源: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12月)历史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等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历史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五中高三月考(12月)历史试题
·山东省郯城一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12月月考(一轮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