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2014.11.12 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48分) 1、解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椐下图推断,西周( ) A.封国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 B.通过封国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同姓封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D.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异姓封国 2.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3.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4.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下列选项中最适当这一制度评说的是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5.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6、“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7、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8、下列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集体执政 B.直接民主,陶片放逐C.人民主权,抽签选举 D.公推直选,轮番而治 9.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希腊)许多城邦都是民主的,全体成年男性市民聚集于市场,选举官吏,讨论公共事务。奴隶、无公民身份的居民(被称为外邦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因此在现代意义上,这些城市并不是民主的。"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希腊城邦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 ?? B.希腊城邦的民主是男性的民主 C.希腊民主与现代民主还有差距??? ??? D.希腊部分城邦实现了现代民主 10、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11、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 A.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 12、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精简机构后提高了行政效率 B.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C.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D.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13、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 ) A.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 B.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 C.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 D.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14、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A.帝国皇帝???B.帝国议会?C.联邦议会??D.天主教会 15、“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朝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17、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一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18、以下卡片资料摘自中国近代某文件,该文件的颁布( ) A.为结束专制独裁统治扫清了障碍?????B.正式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预示了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D.为共和政体提供了法律保障 19、有学者认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一 '反西化'一 '现代化'”。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后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由此可以判断出毛泽东所说的“某次会议”的影响是( ) A.中共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B.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C.中共进入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D.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1、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22、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目在2014年隆重推出“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纪念中共成立93周年。其中的背景标语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共党史。下列标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 23、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5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制定 国民议会制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 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 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 点???????????? D.评 价 24.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 ?25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一直作为“临时国会”而发挥作用;其退居为“协商机构”是在 ( ) A.《共同纲领》失效后 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 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 26.下图所示为新中国某一时期中学课本教材封面(上方文字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这一历史时期 A.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得以奠定????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中断 C.奠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基层民主有一定扩大和加强 2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1980年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强调了( ) A.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B.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改革开放重要性 D.必须进行依法治国 2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29、据台湾新闻网2013年10月31日报道,台湾企业联合会总会长郭山辉31日率领30多位台商会长,一起对外喊话,希望台湾立法机构能尽速让延宕多时的服贸协议过关。他呼吁“立法院”能放下争议,为了两岸和平、台湾的经济与未来,朝野双方应共同携手尽速通过服贸协议。由这段资料可见( ) ①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②经济利益的驱动促成两岸政治对话 ③岛内政治斗争影响经济交流 ④台商拥护一国两制,推动两岸统一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30、1950年7月,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另起炉灶 31、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 ) 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 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32.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A.睦邻友好????????????????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3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1)分别举出导致太平军“胜利”和“危机”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材料二 “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1913—1919》 (2)材料二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 ——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画册》 (3)依据材料三,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1分) 材料四 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0月) (4)材料四中“十五个月经验”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有何深远影响?(5分) 材料五 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大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就是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多党制。 ——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5)材料五表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或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 (6)上述五则材料揭示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2分) 34、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和外交活动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1)材料一表明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是如何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和推进民主化进程的?(3分)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2)材料二说明了美国的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规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3)依据材料三,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3分) 材料四: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材料五 在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发生的一件事,表明周恩来对藐视中国民族尊严的敏感程度。周代表着中国,约翰·杜勒斯(美国国务卿)代表着美国。杜勒斯对一个记者说,“只有在我们的汽车相撞情况下,两人才会会晤。”一天上午,当双方都提前到了会场时,他们彼此遭遇了。杜勒斯摇摇头,走出会议室,完全藐视这位中国外交部长。……(到了1971年)因此我走下首次抵达北京的飞机向他(指周恩来)走去时,就主动伸出了我的手。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1982年6月写的回忆录《领导者》 在周恩来同尼克松第一次会晤时,对尼克松说:“你刚才不是在毛主席那里已经说了么,我们握手了。杜勒斯就不敢这样做。”尼克松则说,“总理也不一定愿意同他握手。”周恩来肯定地说:“不见得,如果他愿意的话,我也会跟他握手的。”尼克松说:“那好,我们握一次手吧。”他们隔着茶几又伸出手相握,周围的人都笑了。 ──《谈判大师周恩来》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产生的影响。(4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妥协的认识。(3分) 三、选修题(共1题16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之处。两者改革对于各自的政治体制带来怎样的影响?(8分)
材料二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dí,即买进粮食)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珍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8分) 2014-2015武平一中高三历史半期考试卷 命题审核:陈接斌 2014.11.12 一、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36分) 33.(1)“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危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 目的和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 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