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下列符合该评论的解读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家天下取代天下为公 C.私学取代官学 D.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变化 2、某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几位同学对此发表议论,其中正确的是 A.英国据此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B.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导致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表明英商势力已经深入中国内地 3、“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4、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方针和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按照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下列方针政策排列正确的是 ①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 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③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④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6、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7、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9、一位学者研究晚清中国对美国总统制的解读发现, 1870年代以前的中文资料,对President的翻译有头人、总理、首领主、国主、酋长、邦长、统领、总统等,到了1870年代,报刊已将President习称为“总统”。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两种文化的隔膜 B.民族工业和维新思想的兴起 C.广播影视的普及 D.“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 1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1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读下表。它说明了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居世界位次 1 4 2 5 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B.美德迅速崛起,英法面临挑战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3、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广播里的特别报道都在声嘶力竭地宣称接下来的法兰西战役是迫使宿敌归降的闪电战: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大西洋海岸……就这样,我们地理课的内容随着国土的扩张而不断地扩充:接二连三,节节胜利。”由此可见 A.该作家当年的政治立场是反对法西斯国家扩张的 B.该回忆反映的是1940年德军在西线的战况 C.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二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德国地理教科书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15、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16、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17、《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19、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20、“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 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 1953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3个五年计划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 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200万人 1956年1月 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 1956年2月 143个大中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人 1956年6月 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 1956年12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公私合营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一定程度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 22、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23、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网址是www.m1905.com,其中“1905”是为了纪念 A.世界电影诞生 B.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C.京剧《定军山》摄制 D.《歌女红牧丹》公映 24、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0 分,第27题18分,共52分。) 25.(24分)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1)材料一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4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4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3分) 26.(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 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7.(18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 2014学年第一学期乐清市二中10月高三 历 史 答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0 分,第27题18分,共52分。) 25.(24分) (1)材料一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4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4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3分) 26.(10分)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7.(18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 2014学年第一学期乐清市二中10月高三 历 史 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C B A D C A B C D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B A C B B B A D C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0 分,第27题18分,共52分。) 25.(24分) (1)生活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2分) 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2分)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应该纠正这种状况。(2分)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8分) (2)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 作用:更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有助于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4分) 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上仍在向前推进。(3分) 27.(1)亚洲。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6分) (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2分) 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3分)
出卷人:张承凯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