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庄浪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卷) 历 史 说明: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对甲骨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 B.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 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书法艺术 D.奠定了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 2、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 “国”紧密结合在,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 ) ①宗法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 科举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 A.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4、《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记载的是(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5、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九卿制约,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重视严刑峻法的制约作用 C. 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度 D. 开创的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7、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8、“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9、《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表明,内阁( ) A.在太祖时期正式建立 B.在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成为朝廷的法定中央机构 D.六部百司为大学士属官 10、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11、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12、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它们曾经都发挥过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彻底解决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4、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15、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16、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④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黑格尔指出:“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强调了(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要有高尚的道德 C.要肯定人的价值 D.人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8、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 ①解除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 ②实行将兵法以控制军队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④派文官管理地方政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农田水利法 ③市易法 ④征收算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 “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 A.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B.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C.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D.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21、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辱、勇敢和高尚的品性”;伏尔泰说:“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生而平等的。”两者所引观点的共同点是( ) A.都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B.都赞成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 C.都包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D.都主张推翻不平等的世界 22、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A.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B.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D.民主共和、崇尚科学 23、 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 ) A.代议制民主制度毫无益处 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 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 D.人民手中的权力不断增强 24、 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25、《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 ?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26、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近代列强一步步侵略中国的经过时说:“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7、《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28、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29、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 3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第Ⅱ卷(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40分。) 31、(15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成果斐然,近代中国历经东西文明对接,浴火重生。 材料一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中国文明能结合内聚、弹性、磁力于一体是很令人惊奇的,因为这些特性很难在如此大规模的成长之中维持不变。自古以的外族侵略者也每每屈服于中国文明的优越,即便在战场上把中国人打垮,例如……元代的蒙古人、清代的满族人无一例外;……尽管被统治的汉人总视他们为异族,统治者却都迅速彻底接受中国的传统。 ——摘编自[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文明的力量》 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变,黄远庸在《远生遗著》中称:“晚清时代,国之现象,亦惫甚矣。然人心勃勃,犹有莫大之希望,立宪党曰,吾国立宪,则强盛可立致;革命党曰,吾国革命而易共和,则法美不足言。今以革命既成,立宪政体,亦既确定,而种种败象,莫不与往日所祈向者向左。于是全国之人,丧心失图,皇皇然不知所归。” ——摘编自杨国强《百年嬗蜕》 (1)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中发生的变化。举例说明战国时期法律对新政治秩序的维护作用。(6分) (2)结合所学,从政治领域方面论证上述观点。(4分) (3)概括民国建立前后的社会现象。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5分) 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 ——整理自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到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材料三 从影响方面看,19世纪西方的冲突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之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 “双元革命”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双元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5分) (2)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请以中国为例,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5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这句话加以说明。(5分)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B A B B D B D B A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D B D A D C B A C A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B A B C D 材料解析题 (15分) ⑴ 旧政治秩序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严重破坏;新政治秩序形成,强国对峙,法律成为新政治秩序的维护工具。(3分) 秦商鞅变法确立国君控制地方官吏、以军功受爵、推行什五连坐,维护统治秩序。(2分)(或魏、楚、韩、秦等国纷纷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确立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 观点:中国文明具有内在稳定性和吸引力,能同化其他民族。(1分) (2)证据:元借鉴唐宋政体实行中书省和行省制度;清沿用明朝内阁、六部制、建立建立近臣掌握的军机处。(或元、清统治者实行了仿效汉族官僚和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政治体制。)(3分) 结论: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体制汉化过程,说明中国政治文明具有稳定性和优越性。(1分) ⑶ 现象:民国成立前后,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时代潮流,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纷纷主张建立立宪政体以振兴国家;民初没有实现强国梦,社会心态不稳。(3分) 原因: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民众启蒙没有协调进行;传统影响根深蒂固;军阀政治与列强控制相结合。(2分) 32、(10分)外变:戊戌变法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分,其中“戊戌变法”2分,阐释2分)或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辛亥革命”2分,阐释2分)(本问考生答“预备立宪”可在总分范围内给2分。) 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或甲午战败,掀起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洋务运动的弊端,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启蒙思想的影响;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6分,答对3点即可) (15分) (1)双元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或答法国大革命)。(2分) 表现:(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建立或完善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思想文化上)自由民主思想广泛传播。(3分) (2)经济: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商品输出,冲击力传统的经济结构。(2分)(或逐渐沦为西方经济附庸;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等。) 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分) 思想: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分) 政治:资产阶级虽然进行了改革和革命,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最终确立;(2分)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畸形状态,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 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没有改变,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和发展。(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