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05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2/18 10:35:1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

1.宋徽宗崇宁年间,宋廷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承认了侵街的合法性。上述现象

A.折射出宋朝开放的时代特色 B.说明了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C. 反映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 D. 改变了都市汴梁的城市布局

2.《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 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 ?B. 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C. 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 ??D. 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3.“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关注农民利益 ③抑制商业发展 ④力求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

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

5.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6.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7.《易传》:“农工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8.《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主要反映了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灌溉技术的发展 C.耕作制度的变革 D.生产工具的进步

9.右图印文为秦篆字体,右上起交叉读“小厩南田”四字。此印是

秦至汉初管理官田的印章。这表明当时 ( )

A.秦朝以来建立了森严的官僚政治

B.汉承秦制汉代一贯采用篆体书法

C.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D.秦至汉初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多样

10. 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是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11.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

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朝 ( )

A.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13.唐代多有严禁各级官员从事工商业的规定,而宋代则多有皇室成员利用权力之便从事商业

的记载。这说明 ( )

A.唐代工商业秩序管理规范 B.宋代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C.唐代注重保护民间工商业 D.宋代的工商业政策较为宽松

14.《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一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下列能准确解读该材料的是

①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 ② “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正处于第一次发展高潮 ④北洋军阀政府压制实业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家数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领导新文化运动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6.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7.据史载,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脧削……民间资金若无出路,壅塞于外国银行。在外商银行全盛时期,国人存款,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由此可见,“民间资金”寻求“出路”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政策的引导促进 B.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盘剥

C.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驱使 D.外国银行对中国资本收取保管费

18.陈真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战争一旦结束,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公营事业人员也好,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天津的四百家工厂,就是被这些部会和局均分了事”。材料说明的是

A. 一战之后民族工业重新萧条 B.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体制

C. 抗战后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 D. 建国初期民族工业的改造[学

19. “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跌致受损失。”“米煤布匹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整个中国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物资供应紧张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20.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已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1.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22.1903年,张謇开始致力于南通的城市建设,一度使南通成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1922年,朱葆三在上海郊区购地1000亩,欲仿南通经验建实验城,同期,荣氏兄弟在无锡尝试“劳工自治区”,此外,卢作孚在重庆北碚,陈嘉庚在福建集美均有类似的城市改造与建设的努力。这些现象在本质上反应出当时

A.商人群体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阶层意识 B.中央集权孱弱社会缺乏有效整合

C.战乱频繁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寻求自保 D.中国现代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23.1961年一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 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24.对下解读合理的是

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

年份

1992

1995

1998

2000



东部

总量/亿美元

98.6

319.7

386

348.9





所占比重%

89.6

85.9

85.2

86.5



中西部

总量/亿美元

11.3

52.5

66.8

54.4





所占比重%

10.4

14.1

14.8

13.5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

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 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

25.英国1802年通过的《工厂法》明确规定“每个学徒都应该得到两套整齐的衣服;……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在学徒的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工厂法》的制定表明

A.工业革命加速社会阶级分化 B.学徒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C.社会问题推动法律体系完善 D.社会保障的思想逐渐形成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27.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2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9. 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30.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31.对右边“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2.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33.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一现象表明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

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而大量内迁 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

34.阅读材料:下表中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的历史过程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 B.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

C.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D.从国民经济调整到“文革”发动

35、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36、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37、《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

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

C、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

D、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国情怀

38、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B、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工业化

C、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促进中外贸易

D、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39、《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40、2015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夕,中国驻乌兹别斯坦大使孙立杰撰写道:“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现在已超过1200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10多倍……成员国连续多年举行‘和平使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有效震慑了‘三股势力’的器张势头。”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 )

A.以经济和安全合作为主 B.以中俄两国为主导力量

C.促进了东亚地区的发展 D. 成为军事政治同盟组织

41.看民国风景,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民国范儿”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外国传教士的影响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的影响 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其表现之一,与此同时中国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亦呈现繁荣景象,有人甚至称其为不成功的商业革命,就经营方式而言,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与欧洲商业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A.贸易范围的扩大 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C.农副产品大量商品化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4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44. 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 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

4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________”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这里的“________”应填入

A.技术传播 B.市场拓展 C.殖民扩张 D.制度渗透

46.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①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④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7.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48.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到:“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是:

A.自由主义开始盛行 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C.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D.“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49.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有关这种经济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典型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B.这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C.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

50.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表明英国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以度过经济危机

C.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增强英联邦的政治向心力

D.认识到了只有放弃贸易保护、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51.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如下:

超级富户

非常富户

一般富户

其他户



户数比重

0.5%

0.5%

9%

90%



股票比重

46.5%

13.5%

29.3%

10.7%



该表反映出美国社会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

A.股票分散化 B.劳资矛盾尖锐

C.贫富分化严重 D.工人阶级越加贫困

52.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A卷)试题 PDF版含答案
·江西省名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 历史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零班、培优班、补习班)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重点、潜能、特长班)
·江西省上饶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 历史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山东省聊城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