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普陀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2015.12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学者威尔?杜兰在评述某古代文明时说:“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人力之外,主要即系靠河流的定期泛滥。”属于“这里”的文明成果是
A B C D 2. “站立在诸王诸帝之后者,是升斗小民。撑持着庄严华丽巍峨神庙宫殿及金字塔的,是无数工人及农夫。” 上述文字最能说明该文明的特征是 A.农业立国 B.王权神授 C.来世信仰 D.专制统治 3. 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看,《荷马史诗》与希罗多德《历史》最本质的不同是 A.从讲述“神”到记录“人” B.从英雄史诗到叙事体裁 C.从荷马时代步入古典时代 D.从道听途说到实地考证 4. 罗马城邦实行共和制的时期是 A.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1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末 C.公元前5世纪初—公元前1世纪初 D.公元前5世纪初—公元后1世纪初 5. “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上述材料体现的统治秩序是 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6. 有学者认为,“神话的虚构是一目了然的;传说则包含有事实的成分,即使这成分很少” 。据此理解,以下属于传说的是 A.盘古开天 B.姜寨遗址 C.炎黄二帝 D.二里头文化 7. 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 者为同, 者为异。 义立,则贵贱等矣。 文同,则上下和矣。”以上反映周公思想的文字,空格处分别是 A.礼、乐、礼、乐 B.乐、礼、乐、礼 C.乐、礼、仁、人 D.乐、礼、礼、乐 8. “这一时代和印度的佛陀时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正好相当,有人把世界史上的这一时代称之为‘轴心时期’。”“这一时代”中国正值 A.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 C.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D.罢黜百家并独尊儒术 9. “用功名利禄来引诱士人,把士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于儒家经学之中,专注于诠释章句而无暇旁骛。他的这套衣钵,为后来很多治国者所继承。”“他”的历史事绩还有 A.统一全国文字 B.建隋灭陈再一统 C.创设刺史制度 D.带来“贞观之治” 10. 以下概念,有可能在其所指的历史人物在世或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记载中出现的是 A.西周 B.战国 C.孝文帝 D.开元 11. 右图当是我国古代哪朝的西北边疆版图?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12. 至和元年(1055)孔子后代首次被朝廷封为衍圣公;天禧二年(1018)孔庙由政府大规模扩建,由原来简陋的三十多间增拓为三百一十六间,奠定今日孔庙辉煌的基础。带来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国策取向 B.理学得到官方推崇 C.完善科举树立楷模 D.战乱频繁安定人心 13. “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的机构是 A.唐尚书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4. 有学者认为,“16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场文化伦理革命”。最能代表“革命”的是 A.《梦溪笔谈》 B.《四库全书》 C.《几何原本》 D.文字狱 15. 以下是对我国历史上某项内容的统计图,依据所学知识推测其纵坐标的名称和单位最有可能是 A. 王朝疆域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B.海关税收总额(百万银元) C.白银与纸币比率(%) D.人均耕地数量(亩)
16. “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含着大量的黄金,我身边的这些印度人说他们在这些岛上挖金子……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我认为不用带着回西班牙,只要带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就能卖得很好。”该日记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7. “ 在世俗社会的第一批支持者当属帝国骑士,他们痛感自己的特权不断遭到侵蚀,对许多周围的人因为效命于教廷而大发利市愤满不平。”空格处当填 A.城市自治 B.君主专制 C.早期殖民 D.宗教改革 18. 符合“形成民族国家——克服专制权力——走向工业革命”现代化轨迹的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9. “显而易见,战争给美国经济结构带来了重要的变化。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利坚贸易一直依赖不列颠帝国体制,战后人们突然发现一切必须依靠自己,经济活动也不再有大不列颠海军保护。”该“战争”发生在 A.18世纪下半期 B.19世纪下半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20. “它将公民权力和政治权力结合起来——个人言论、结社和宗教信仰的自由……,——为现代自由主义文化提供了蓝图。” “它”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宅地法》 21. 左图是英国诗人威廉?莫里斯创作于1870年的《地上的天堂》部分内容,它可以用作研究当时英国哪一问题的直接证据?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现代工厂制度的诞生 C.城市化进程以及影响 D.时人对工业革命态度 22. 依据左图史实,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德国的统一为工业化创造前提 B.工业化助推了德意志帝国诞生 C.“德国造”实为“奥地利制造” D.标志德意志帝国成为军事强国 23. 当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的那个年代(注: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如将1980-1989定为8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大事有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C.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启 D.大企业与垄断盛行 24. “‘文明开化’口号中蕴含的发展确定性也给1868年前压垮了人民的所有‘落空期望’的集体记忆,带去了另一种振奋人心的解决方法。”这一“解决方法”是 A.废除黑奴制 B.“铁血”政策 C.废除农奴制 D.“脱亚入欧” 25. “终结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人们不再认为政治高于人民,也不再认为人民处于政府之下”,对这一转变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26. “那次战争所完全暴露的、在体制和军事上已采取的现代化措施的不适宜性,表明了中国通商口岸时代,变成列强割据中国时期的可能性。”“战争”当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 时人讥讽某新生事物为“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未同而言,斯文将丧”、“以中华之儒臣而为丑夷之学子”,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的士大夫群像。该新生事物当诞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清末新政时期 28. 某护照内容:国民政府外交部,发给护照事,兹有王贻橙,取道前往日本国台湾台北州七星郡……请友邦地方文武官员妥为照料,遇事相助。该内容的出现,与哪一条约的签订直接相关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9. 他的报章文体一经出现就受到国人的热情追捧,一如他自己所述“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他”当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梁启超 D.严复 30. “尽管具有强烈的折衷调和的守旧倾向,但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西文化之伦理型与知识型的基本特征”,评论的是 A.“中体西用”论 B.《天演论》 C.共和革命思潮 D.“德先生”与“赛先生”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 如果对中国古代历史作如下划分的话,那么③处最合适的是 A.青铜时代 B.帝国时代 C.郡县时代 D.大一统时代 32. 如果以右侧内容为小论文提纲,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A.主权在民与主权在王 B.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 C.热爱智慧与重视伦理 D.中西文化源头之差异 33.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是 A.中国自称天下宗主与西方国家主权观念的不兼容 B.中国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外交往来体制间的冲突 C.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扩张之间的对抗 D.中国禁烟派的激进与西方资本原始积累间的矛盾 34. 1789年,法国到处都在准备陈情书,以下是罗森居民的陈情书内容:“罗森城要求取消那些对本城毫无贡献而且成为本城负担的人们所享受的年金;要求取消肉类、面包、食盐的税;要求新闻自由;请求陛下允许居民进入陛下可防御的树林中的牧场…… ”上述现象表明 A.等级制度弊端凸显 B.政治改革的迫切性 C.城市进行自治斗争 D.三级会议的适时性 35. 奕䜣等在《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中说: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结合总理衙门的发展历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洋务派的政治智慧 B.中国外交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C.洋务派的艰难处境 D.总理衙门演变为西方侵华工具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中世纪欧洲(13分) 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这种将社会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分别主要指哪些人?(3分) (2)你是否同意“这种将社会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0分) 37.画像中的孔子(11分) 观察以下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画家所绘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问题: (1)这三幅画像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4分) (2)这些画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反映出后人对孔子的历史记忆有何共同之处?(4分) (3)你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画像的史料价值?(3分) 38.中外碰撞中的自我认识(12分) 有学者说,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认识的亟变。试以“中外碰撞中的自我认识”为主题,叙述这一变化过程。 39.移民美国(14分) 移民美国,1860—1910年 问题: (1)这一时期移民美国呈现出哪些特点?(4分) (2)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6分) (3)上述现象有何历史影响?(4分) 40.《裁撤无用之船精炼兵船懿旨》(25分) 前经设立海军事务衙门,特派醇亲王奕譞(注:光绪之父)总司其事,举凡造船、购器、选将、练兵,均应由该衙门主持考核,次第办理。目前应办事宜,以操练轮船为最要,尤以裁节冗费为最先。各省所有轮船,每年养船之费甚巨,考其实际,大半供解饷、运械之用,甚至终年往来江海迎送差遣。以有限之帑金,供无益之靡费,年复一年,船日朽坏,人日懈惰,设有缓急,毫不足恃。现在海不扬波,绸缪未雨,必须将无用之船分别裁撤,腾出饷项,精炼兵船,为有备无患之计。著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将各该省现有大小轮船可留者若干,可裁者若干,分晰开单,咨商海军衙门汇核具奏。该督等均为国家倚任大臣,务当破除成见,核实办理,不得听信管带之员迁就因循,坐糜饷项。其裁撤之水勇,在船多年,如有熟习风涛沙线之人,尽可挑选留用。前令曾纪泽、许景澄所定快船四号,不久亦可驶到,需人正多。李鸿章等尤需将管带快船之员留心物色,务得果敢耐劳、不染习气之人,预为初步。……总之,创立海军,事关重大,一切机宜,该衙门责无旁贷。嗣后各该省于海防应需购买器械,拨用经费等项,均著先期咨报海军衙门,斟酌妥善,再行办理。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注:1887.5.21) ——《清末海军史料》 问题: (1)懿旨提出的改革内容主要有哪些?(4分) (2)该懿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6分) (3)你如何看待该懿旨?(15分) 2015学年普陀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A B B C D A C D C B C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A A C D B B D C C B D C A 【31-3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采用差异评分法,具体见下表】 分值 31 32 33 34 35 3分项 B A C B B 1分项 CD BD AB AC AC 0分项 A C D D D 二、 非选择题(共75分)(以下仅为参考,其他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36.中世纪欧洲(13分) (1)教士(教会贵族)、贵族(世俗贵族)、农奴(农民、自耕农)(3分) (2)同意(1分)。 “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政治上,封建等级制下,教会贵族与世俗贵族(或二元政治)统治农奴;社会上,基督教会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教士成为最高等级;经济上,庄园经济(或采邑改革)使农奴依附于庄园主(或贵族)。(3分) “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中世纪后期(或11世纪以后),经济上,庄园逐步衰落,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产生新兴的市民阶层;政治上,等级君主制逐渐取代封建等级制,王权提升,市民分享权力;社会上,近代大学兴起,逐渐冲破教会的思想控制。(6分) 37.画像中的孔子(11分) (1)可以从相貌、服饰、神态等角度等加以比较。(4分)(任两个角度,具体论述) (2)都是一个穿着儒服正在作揖的彬彬有礼的学者形象。(2分)体现了后人对孔子作为儒学创立者及教育家历史地位的共同记忆。(2分) (3)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从单幅看,可以反映创作时期的时代特征(风貌)、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创作风格等;(1分)连缀起来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人们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认识延续性和认识差异。(1分)另一方面,人物画像也是艺术作品,是主观的,需要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1分) 38.中外碰撞中的自我认识(12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战胜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外交由朝贡体系转入不平等条约体系。在炮火震撼下,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该主张表明:一方面开始认识到自身技术与西方的差距,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天朝大国的心态。(3分)(背景+史实+观点各1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深受刺激的实力廷臣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上述主张和实践表明:一方面被迫放弃天朝心态,将外国视为平等的主体,并将学习技术化为行动,另一方面依然保持对“中体”的自信。(3分)(背景+史实+观点各1分) 甲午战争,中国被自唐以来一直向自己学习的东邻小国日本打败,并签订《马关条约》。国人深受巨创,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举行“公车上书”,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同时,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梁启超认为甲午战败唤起了国民意识,倡导以国民群体为重心的新史学。上述主张和实践表明:国人已全面失去对“中体”的自信,并对君主专制产生不满,进而多渠道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4分)(背景+史实任二+观点) 总之,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失败,伴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深入,国人的自我认识也不断深入,开始了艰难的自我否定的心路历程,并为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持续实践探索。(2分) 39.移民美国(14分) (1)移民来源广(多个大洲);移民主要来自欧洲;移民大多通过海路到达美国等。(4分)(任二,具体论述) (2)美国视角:边疆拓展、南北战争、两次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等;政治氛围相对宽松;历史文化因素等。各国视角:欧洲国家,宗教迫害,贵族社会,地缘和文化优势等;中国、日本:国内动荡,向西方学习的需要等。世界视角:工业时代,世界联系加强,现代航运技术的发展等。(6分)(任二,具体论述) (3)美国视角:带来了大量人才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也导致美国成为移民社会,导致文化冲突与文化多元并存。各国视角:培养了人才,学习了美国的制度、文化等。世界视角: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融、世界市场的形成等。(4分)(任二,具体论述) 40.《裁撤无用之船精炼兵船懿旨》(25分) (1)主要改革内容:操练轮船(精炼兵船);裁节冗费(裁撤无用之船);精选人员;海军衙门统一管理。(4分) (2)世界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3分)国内背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洋务运动深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学传播,早期维新思想兴起。(3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3分)、史实(4分)、论述(5分)、组织(3分)。本小题共15分。 观点参考:一方面反映出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及西学东渐背景下,洋务派及统治者在海军近代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如造船、练船、用人及统一管理等)。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旧习气、旧观念、旧制度等(如腐败、专制、疏于操练、官僚倾轧、满汉争权等问题)在中国海军近代化进程中打下的深刻时代烙印,体现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艰难。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