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3.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亚 D.日本 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M、N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据此回答4~5题。 4.N点的地方时是( ) A.6时 B.10时 C.14时 D.22时 5.此时,下列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到台风侵扰 C.地中海沿岸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7.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列两国家农事安排及分布图,回答8~10题。
8.当乙国A区域人们农闲时,甲国的主要农事活动是( ) A.剪羊毛、配种 B.播种、剪羊毛 C.收割、犁地 D.打草、贮藏牧草和饲料 9.属于乙国B带农业地域类型特点是( ) A.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 C.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D.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 10.甲乙两国均有C带的农业地域类型,乙国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原因不同于甲国的是( ) A.纬度偏高,气温低,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B.市场需求量大,人们生活水平高 C.交通方便,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图示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D.劳动力充足 12.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克隆牛故乡”山东曹县五里墩银香伟业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由有机牧草→有机养牛→有机牛粪→有机蘑菇→有机土地→有机牧草,形成整个畜牧业有机闭合循环经济体系。该公司日产鲜奶经物流配送至周边数百个县市消费市场。据此回答13~15题。 13.银香伟业集团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游牧业 D.混合农业 14.影响银香伟业发展的条件可能有( ) ①国家的政策和技术支持②便利的交通条件 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肉、奶的需求逐渐增大 ④传统农业区丰富的秸秆等青饲料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有机农业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是( ) A.农村劳动力丰富 B.大型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C.耕地资源丰富 D.气候类型单一 16.如图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 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 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 )
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 km圈层中 最少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 1.0~1.5 km圈层中最小 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 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18.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9~20题。 19.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20.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箭头表示其流动方向,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洋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B.①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C.②洋流为暖流 D.④洋流为暖流 22.若图示海域有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则②洋流增强的年份,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②海域渔业增产 B.②海域沿岸降水增加 C.①沿岸台风出现次数减少 D.①海域沿岸变得干旱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24.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5--27题: 25.如图是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 26.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 27.这种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 ) A.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B.提高了商品制造业的比重 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 D.调整了商业区的空间布局 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28--29题: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9.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31.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下图为北京时间2013年1月20日21时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A点的纬度是15°S,B点的经度为105°W,读图回答32~34题。
32.图中各点,昼长大于12小时的个数为(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33.关于以上几个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D点小于F点 B.这一天C点比A点先看到日出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C>B=G>A D.G点在75°W以东 34.下图能表示此刻GAE线上各地昼长的折线图是( ) 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α角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回答35~36题。 35.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α角为28°,是为了( )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36.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 第二卷主观题(28分) 37.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 (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 38.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4分) (3)顺德区家具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3分)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2分) 高一参考答案 【答案】 4.C 5.A 【解析】 第4题,根据“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可确定P点纬度为68°N,位于北极圈内;再根据晨昏线和地球自转方向,可判定北极周边地区出现极夜,P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P、N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30°,即N点比P点早2小时,为14时,选C。第5题,根据上题判断,68°N及其以北为极夜,北半球为冬季,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我国东南沿海冬季一般不会受到台风侵扰;地中海沿岸正受西风带控制;北极地区正值极夜,不适合进行科考活动。选A。 确;丙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低,故C错误;丁以牲畜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低,故D错误。 答案:6.A 7.B 16.解析:C 依题意及读图分析,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三类企业数量统计,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0.5km圈层中最小,故A错;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0~0.5km圈层中最小,故B错;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故D错。四选项只有C正确,所以答案选C。 解析:17.C 18.B 第17题,如图是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读题分析,A、B两选项都说反了,故排除;乙模式为绕行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小,故D错;甲模式为穿越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故答案选C。第18题,城市化初期,为防止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造成交通拥堵等不利影响,高速公路与城市间会有一段距离,故A错;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原高速公路经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城市建成区,故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故B对;在城市化推进时期,甲模式还会存在,故C错;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有可能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故D错。因此答案选B。 【答案】 19.D 20.B 【解析】 第19题,考查读图能力。根据经纬网定位、北部山峰和1月0℃等温线经过地区可判断该地地处秦岭南坡,1月0℃等温线向北(高纬,暖温带)方向偏移,向高海拔,落叶阔叶林带偏移,故选D项。第20题,考查等温线图的相关判读。图中甲乙大致位于同纬度,其等温线的凸向受地形影响,1月0℃等温线在甲地凸向较暖方向,在乙地凸向较冷方向,说明甲地气温低,海拔较高,为山岭,乙地气温高,海拔较低,为山谷。比较两个时间段的等温线位置可知,1月0℃等温线向北、向高处偏冷方向移动,说明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因此A、C错误,B正确。甲地海拔高于乙地,因此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D错误。 【答案】 21.B 22.A 【解析】 第7题,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则②洋流为寒流;③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流向为自东向西;①洋流应流向正南;④洋流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选B。第8题,由图可知该海域为南太平洋,②洋流为秘鲁寒流,①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②洋流增强的年份,秘鲁寒流势力更强,出现拉尼娜现象,有利于渔场增产;此时西太平洋中低纬度上升气流较强劲而易出现洪涝灾害;太平洋的东岸地区由于更寒冷而出现干旱现象。选A。 【答案】 23.B 24.B 【解析】 第1题,考查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温最低时,陆上气温低于海上气温;气温最高时,陆上气温高于海上气温。在日出后的升温阶段,陆地升温快,因此在某一时刻陆上气温会达到与海上气温相等的情况,该时刻过后,陆上气温高于海上气温。图中海陆间等温线平直,说明此刻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6时大致是气温最低的时刻, 14时气温最高,12时为正午,气温接近最高,因此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出现的时刻最可能是9时。第2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某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说明是太阳直射丙地所在纬线20°N。比较甲乙日落时刻的早晚,可参考下图:甲丁同纬,乙丁同经。此时越往北昼越长,因此丁日落晚于乙。同纬度的甲处,日落晚于丁,因此日落时刻甲晚于乙。因此A错误,B正确。甲位于21°N,乙位于19°N,甲乙分居直射纬线20°N两侧对称位置,因此甲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D错误。 解析:25.A 26.C 27.A 第25题,此题考查的是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问题,图示为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因为是夜景照片,图中发亮部分是灯光,灯光强的部分分布的是城区和道路,从灯光的位置和亮度并不能准确看出耗能状况、城市的空间结构及人口密度,所以只能选A。第26题,此题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问题,因为材料中要求熄灯时间为20:30~21:30,因此要保证此时间段在世界各地都为黑夜,而只有全球各地接近昼夜平分时才能满足此要求,只有在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接近昼夜平分,故选C。第27题,此题考查的是城市的服务范围,此题材料给的是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从小型商品集散地到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的变化过程。题干问的是这一变化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材料反映的是该地区商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而此变化不能反映B选项商品制造业的比重和D选项的商业区的空间布局的调整。该商业集散活动不是在中心商务区进行的,与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关系不大,故选A。 解析:28.D 29.B 本题组利用城市常住人口密度曲线与商务楼相对高度变化图,考查了城市人口变化、城市服务范围等知识。第28题,甲城市1982~2000年市中心常住人口在减少,而乙城市1982~2000年市中心常住人口一直在增加,故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故A项错误。两城市边缘区1982~2000年常住人口密度都在增加,变化特征相同,故B项错误。从常住人口密度数值上分析,甲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大于乙城市,服务范围也比乙城市大,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29题,2000年,分析人口密度变化及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的变化,甲城市在N处形成人口密度次高区,商务楼相对周边要高,形成次级商业中心,很有可能是卫星城所在,而甲城市M处人口密度下降,M处商务楼不如周边高,所以甲城市M处不是中心商务区,故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乙城市的P处人口密度大,商务楼高,应为中心商务区,而卫星城的设置,则无法判定。故②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解析:30.A 31.B 第30题,根据图示,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明显的减少;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中心城区人口仍以迁出为主,只是人口减少幅度有所降低而已。第31题,从折线图上看出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人口增长率逐年增长,说明移入的人口数不断增加,吸引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城市带各大城市在这一阶段合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区域经济得以稳定、协调发展。 【答案】 32.B 33.D 34.C 【解析】 第32题,根据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特点可知,等正午太阳高度线为纬线,E为南极点。A为等太阳高度线的圆心,B、G所在的纬线为赤道,因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即昼长大于12小时,即A、H、E、F四点昼长大于12小时。选B。第33题,因AD和AF各跨纬度90°,所以D、F纬度分别为75°N,75°S,D、F两点的昼夜变化幅度相同;这一天,C点昼长小于A点,C点日出比A点晚;C、A两点的纬度分别是15°N、15°S,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因A点正值正午时刻,北京时间为21时,可算出A点经度为15°W,AG之间的距离等于AK,等于60×111千米,但因15°S纬线上经度1°的纬线长小于111千米,AG之间的经度差也就小于60°,故G点在75°W以东。选D。第34题,G在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A点昼长大于12小时;南极点E正值极昼,昼长为24小时,C图符合题意。选C。 【答案】 35.C 36.D 【解析】 第35题,保持α角为28°,主要是保持纬度不变,纬线指示东西,故是为了向西航行。选C。第36题,结合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只有丁航段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选D。 37【答案】 (1)西 6 (2)北 60°E (3)11 (4)69° 【解析】 第(1)题,东西半球以20°W、160°E为界划分,甲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为6时。第(2)题,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地方时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经线。第(3)题,比较甲、乙两地可知,晨线附近乙地夜弧比甲地长7.5°,昏线附近也应如此,故乙地夜长比甲地长1小时。第(4)题,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其效益最高。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