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地理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文件大小 677KB
所属分类 高一地理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12-8 9:14:3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图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

A.①俄罗斯 ②印度 B.①德国 ②日本

C.①肯尼亚 ②法国 D.①英国 ②巴西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老年人口比例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人口学家一般将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在50%以下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图”回答2—3题。



2.我国人口红利期大约持续

A. 5年 B. 15年 C. 35年 D. 65年

3.以下措施不利于我国实现人口红利的是

A.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 D.限制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4.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是

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     

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

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请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③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读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完成7—8题。

7.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四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④生态移民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9—10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



9.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10.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的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消费水平

C.科技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右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读图分析回答11题。

11.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

最慢的分别是

A.A、C   B.B、D

C.C、D   D.A、D

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

1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2005年和205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13—14

13. 205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总量大 B.人口就业压力

C.人口严重老龄化 D.劳动力不足

14. 2050年与2005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45岁以下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减少

②5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增加

③60岁以下的人口大约是2005年的3倍

④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15. 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A.中国、日本 B.科威特、德国

C.尼日利亚、墨西哥 D.埃及、印度尼西亚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图中三条曲

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16—17题

16. 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17. 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 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C. 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 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18.上海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

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9.下图若为印度半岛某地的情况(此地还受西北风的影响),则布局合理的是



20.市中心区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反映了城市空间形态的紧凑程度:比重越大,紧凑程度越高。下表是2000年甲、乙、丙三个城市人口与面积的统计数据。三个城市紧凑程度排序是

城市

甲

乙

丙



城市总人口(万人)

994.2

1381.9

1673.8



中心区人口(万人)

210.5

231.7

539.0



中心区面积(km2)

52.4

87.1

132.0





A.甲最高,丙次之,乙最低 B.乙最高,甲次之,丙最低

C.丙最高,乙次之,甲最低 D.丙最高,甲次之,乙最低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请回答21-24

2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22.四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四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四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请回答25-26

25. 图中通达度好的区域是

A.①区 B.②区 C.③区 D.④区

26.该处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下图为某城市1987年和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图。完成27-28

27. 该城市是

A.成都 B.沈阳 C.杭州 D.包头

28. 1987年至2002年该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长最快和变化幅度最大的分别是

A.耕地和建设用地 B.林地和草地

C.建设用地和水域 D.草地和未利用地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29—30

29.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30.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

31.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A.夏季无污染  B.交通的便捷程度高

C.地价低廉 D.工人素质高

32.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33-34



33.图中的地理含义是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读下面“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5--36



35. 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36. 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B.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C.交通便捷程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D.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37.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原因是

A.技术力量达不到 B.不利于水土保持

C.不能耕作 D.交通不便

38.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农业技术的推广 D.交通条件的改善

3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

40.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政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41. (18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

1970

1990

2025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0%





图A(上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

图B(下图) 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量及变化

41.(1)A图中乙代表________国家。另一类国家在70年代后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相比而言增长速度变慢的主要原因是(4分)

(2)从表1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70年代以后____________国家上升较快。目前_____________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3分)

(3)对照图A和表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_________,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_____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分)

(4)根据B图资料回答问题。(5分)

①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超过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2.(12分)下图是一个市镇的平面略图,该市镇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东南风。请从该市镇建设的合理布局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2分)

东段: 西段:

(2)说出影响图中城市地域形态的自然因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三地中,适宜建化工厂的是_____地,阐述你的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D、E两地中,适宜建卫生防护绿化带的是________地。(1分)

43.(5分)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用地类型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用地。

(2)商业用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的拓展,工业用地将向城市__________移动。

44.(5分)读下面“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问题:



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答案:

41.(18分)(1)发展中 人们对环境要求提高,周围的小城镇及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分)

(2)发展中 发展中 发展中 (3分)

(3)快 高 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国家总人口数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6分)

(4)①数量增多,速度加快(2分)

②数量增长速度快,现已超过发达国家,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分布在发展(3分)



答案:CCDBB AABCD DDCDB ADBAD DACCC ADCCC BDCCB CBCDA

41.(18分)

(1)发展中 人们对环境要求提高,周围的小城镇及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分)

(2)发展中 发展中 发展中 (3分)

(3)快 高 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国家总人口数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6分)

(4)①数量增多,速度加快(2分)

②数量增长速度快,现已超过发达国家,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分布在发展(3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临沭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