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奉新一中2017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5、4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面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聚落主要沿( ) A.河流分布 B.海岸线分布 C.山谷分布 D.公路干线分布 2.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有( ) A.武汉 B.上海 C.北京 D.大庆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3~4题。 3.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 北界( ) A.不断南移 B.不断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4.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C.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起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回答5~7题。 5.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6.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危害 D.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7.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最可能是( ) A.春夏季;华北平原 B.12~3月份;华北平原 C.5~9月份;三江平原 D.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8~10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 200 8 952 18 245 3 357 8 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 045 514 387 288 1 344 8.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9.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C.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D.水污染严重 10.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优先发展工业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读以下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C.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1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B.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C.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3、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丙、乙、丁 B.甲、丁、丙、乙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14、甲地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 B.劳动力不足 C.教育压力大 D.死亡率极高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回答15~16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 600 5 000 25—44 2 000 30 000 15—24 2 400 27 500 0—14 640 5 000 15.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C.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16.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A.中小幼教师 B.环卫人员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15~16题。 17.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 A.科学技术 B.消费水平 C.自然资源 D.开放程度 18.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政策扶持 B.矿产枯竭 C.经济落后 D.教育需求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完成19~20题。 19.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 B.广东、浙江、上海 C.上海、新疆、云南 D.湖南、福建、海南 20.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图(图a)和该城市用地结构图(图b),完成21~22题。
图a 图b 21.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公园绿地 D.行政用地 22.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 B.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声污染 C.位于与盛行风方向相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 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4.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 km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如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25~26题。 25.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来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迁移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市从阶段I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28.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城市沿河流延伸 D.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读“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路径”(图4左)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图”(图4右),完成29~30题。 图4 29.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30.我国城市化属于图中的 A.I 型 ?B.II 型 ?C.III 型 ?D.IV 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泛珠江三角洲(9+2)” 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3分)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3分) (3)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3分) 32.(9分)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2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2分)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2分) 33、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巴西人口分布图” 材料二 2014年巴西世界杯将于6月13日至7月13日举行。2014年巴西许多城市遭遇40年不遇的干旱,他们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已经拉响水危机的警报,这里将举办6场世界杯赛事,巴西世界杯或许将成为一届“缺水”的世界杯。 材料三 圣保罗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三步曲”:第一步,建市阶段。由于这里气候条件适宜,村落不断扩大。1836年,人口大约2万多;第二步,咖啡繁荣阶段。随着咖啡种植园兴起,这里修建了通往沿海和内地的铁路。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00年人口约24万;第三步,工业化阶段。咖啡生产和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圣保罗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600万。 (1)在我国,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但在巴西,亚马孙平原人口十分稀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什么?_________.(2分) (2)巴西是贫水还是富水国?2014圣保罗缺水的最主要原因是哪两个?。(3分) (3)结合材料三,归纳圣保罗城市化发展体现的特点,并概括出各阶段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因素。(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2012年8月14日,美国人口普查局报告公布了美国人口数字,升至314 159 265人,恰好相当于圆周率(π)的一亿倍。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2分) (2)描述出目前美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分) (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承载力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4分) 奉新一中2017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D A A B C 06-10 D B D C D 11-15 D C A C B 16-20 A C A B D 21-25 B C B C B 26-30 D C C D C 二、综合题 31、(12分) (1)沪、苏、津、粤。(1分) ① 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分) ②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分) (2)分布不均;(1分)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1分) 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1分) (3)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1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1分)户籍制度的改革(1分) (4)变小(1分) 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1分)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1分) 32、(9分)(1)文教? 住宅 (2分) (2)①??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城市外围,地价低 (3分)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污染小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4)东北部 ? 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2分)(或西南部 ? 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33、(9分)(1)我国平原地区气候宜人,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活动(2分) (2)富水国(1分) 缺水原因:气候异常,降水稀少(1分);城市人口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1分) (3)特点: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工业化阶段,城市人口迅猛增长)。(1分) 主导因素:第一步:气候因素(1分);第二步:交通因素(1分);第三步:经济因素(1分) 34、(10分)(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2分)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 (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2分) (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承载力减少。(4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