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给分。30题×2分=60分)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3~5题: 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4.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5.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6题。 6.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7.“数字地球”是 ( ) 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8~10题。 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0.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1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 A.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12.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15.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下图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B.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7.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 下面两幅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 )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19.四省市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匹配正确的是 ( ) A.甲—荒漠化 B.乙—红漠 C.丙—水土流失 D.丁—生物多样性减少 读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20.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C.过度采矿 D. 过度养殖 21.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22.下图显示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某处的景观。其中草方格沙障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有 ( ) 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减少蒸发,防止土地盐碱化 ④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 A. ③④ B.②④ C.①③ D. ①② 23.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 ( ) 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下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4.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是华北平原上的铁路枢纽 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 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25.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 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C.自然带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26. 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27.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8.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题。
29.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30.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13分) (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4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乙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8分)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8分) (4)分析甲区域A平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4分) 32.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 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图2)。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10分) 图2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