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1. 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晨昏线(圈)、昼夜交替的意义、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了解世界各国的实用即计时方法,理解北京时间,了解地转偏向力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地方时的计算、不同类型的太阳光照图中晨昏线判读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昼夜交替 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它可以表示地球上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 如: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900 即太阳位于正头顶,为最大值 晨昏线——太阳高度00 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0 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0 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下 地球不停地运动,地球上各地太阳高度在变化,昼夜也在不断的交替。 3、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1个太阳日就是24小时。(比恒星日长) 意义: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是基本的时间单位。 太阳日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于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 一)地方时 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 计算 一天分为24小时,太阳升到最高时为12时(正午)。 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隔1小时(经度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偏东地点的时刻早于偏西地点(因为同纬度偏东地点比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 例如:某地太阳升到最高时,北京时间为12时20分,求该地经度。 分析 —— 两地时间相差20分,折合经度为50;该地时间晚于北京时间,即位于1200E以西;该地经度为1150E。 二) 区时与日界线(略)见初中地理 三) 各国特别的计时方法 ①用半时区:印度东5.5区,82.50E的地方时作为全国共用时间。 ②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朝鲜跨东8区和东9区,采用为东9区的区时,可充分利用太阳照明。 ③领土跨度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 | ||||||||||||||||||||||||||||||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